分享

突破个体的局限 续

 商坛论衡 2024-05-16 发布于上海

突破个体的局限 

——“异”故我在再续六十七

在新形势下,越来越多人的自我大异需要通过集资、集智等联异的方式来实现和展现形成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种联体。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将大小不同的现代企业看做不同层次联异的实体在一个企业内部突破个体的局限实现“无边界”行为,共同享用某一个人自我大异所拥有的“鱼”,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减少成本同时发挥另一个人自我大异所拥有的“渔具”作用,形成核心竞争力,以分享做得更大了的“蛋糕”是合理合适的

这样去联异,在个性化的时代,是自我大异高度分化之后的重新整合,正如道士将鱼与渔具分送两人之中所隐含着的相关性一样有着客观存在的趋势。我们不必担心这种整合使个性归于泯灭在联异的群体中大家共同生存,仍然可以发挥彼此自我大异的作用。正如我们通过一个很有特色的大戏,仍然可以看出舞美、表导、编剧等等个人的风格一样。但是这种整合也不是可以坐等的需要我们共同做出努力,克服个人自我大异的束缚,将联异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变为积极的行为,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实践中,人们自我大异的分化虽然要比鱼与渔具的分解精细的多,大家早己谁也离不开谁。2003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推出了大型话剧《赵氏孤儿》,舞台采用了大面积的实景,创造出一个空廓而富有灵性的表演空间大幕拉开,高耸入云的山崖挡往了全部天幕,嶙峋的巨石显示出沉重的戏剧氛围和厚重的历史感。忽而,一枝灿烂的桃花从漆黑的崖壁前缓缓飘下,凌空而立。其间还以真马现身,以喷水“降雨”,让观众的眼球大快朵颐。但是当观众看完全剧后,并没有报以如潮的好评。戏剧评论家甚至提出了尖刻的批评,称其为“一流舞美,二流表导,三流编剧。”此说是否精当,我们不敢苟同,但是可以看出,一出好戏的顺利推出,仅仅靠某一个方面的积极努力或者出色表现还是不够的需要舞美、表导、编剧等不同的个体在自我大异的联合中各自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任何人的懈怠和消积都可能使得联异的效果功亏一篑。

从导演的角度讲,他何尝不想过一个大制作剧目展示自我的大异,体现个人的价值呢?但仅仅靠个人的努力此路不通,戏剧本身是一个“多种艺术元素共生的鸟巢”,导演不能不从对个人自我大异的关注转向同时关注其他人的自我大异,不得不依靠其他人的自我大异,依靠需要在同一个鸟巢中共生的其他艺术元素,其他的“鸟”都有出色的表现。在关注自己所持的“活鱼”,还要盯住别人的“渔具”,反过来也是一样否则都回影响到整部大戏的艺术水平

谢谢关注公众微信号《商坛论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