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生优选 | 立夏之后:越热越要吃的几种食物,养护阳气,补足精血

 昵称51657969 2024-05-16 发布于山西

转眼进入立夏,北斗七星斗柄指向东南方,标志进入农历四月。

夏天真的来了。

图片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假,是大的意思,夏天,所有的生命都已经醒来,天地万物进入由“春生”到“夏长”的状态。

天地之间的阳气,在经历了秋、冬蛰伏、潜藏,又在春天蓄势酝酿已久后,终于迎来了它们最鼎盛的夏季。

人与自然相生相依,那么这个时节养生有哪些要注意的呢?

图片



少吃苦味,多食酸补肾助肝


养生达人孙思邈活了 101岁,养生比治病更在行,他的《孙真人逐月养生事宜》说:

「四月肝脏已病,心火渐壮。宜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胃气。」

进入夏季后,万物从升发,到生长,肝木的能量渐弱,心火的能量渐强,饮食上,少吃苦味,多吃酸味,养心的同时,补养肝肾,调养胃气。

图片

  • 别让苦寒之物,浇灭阳气小火苗

心阳为火,苦味多寒,容易抑制正在上升的心阳,特别是寒凉味苦的食物,比如:苦瓜、苦菜、苦菊、苦丁茶、莴苣、鱼腥草等苦味野菜、啤酒等。

吃多了容易让人「泄气」,好像一盆冷水,浇灭身体里的阳气小火苗。

图片
  • 酸味食物,收敛气血,滋养人

农历四月进入夏季,此时正是肝木把“重心”移交给心火的关键时期,肝减弱,心渐强,此时应多食乌梅、山楂等酸味食物补肾养肝,调养胃气,尤其是夏天爱上火的人。

这个夏天,降雨多,湿气重,还可以多吃些豆类。可以健脾祛湿,调畅胃气,不仅符合孙思邈的养生原则,《遵生八笺》也说:

「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不可一于热也。」

菽,指豆类,如黑豆,绿豆,黄豆,豌豆,红豆等,大多性凉或性平。还有豌豆,白扁豆等也很适合夏天。

图片

唐代的《本草拾遗》说:

「黑豆明目镇心,温补。久服醋泡黑豆,好颜色,变白不老。」

中医认为黑色入肾,“黑豆乃肾之谷”,肾气不足的人多吃黑豆,可以使肾气充盈、温煦。

醋是入肝的,可以酸收,用醋泡过的黑豆,可以把黑豆的滋补之力,引到肝里,养眼睛特别好。

图片

很多人说吃了醋泡黑豆,视力变好了,眼睛不干不痒了!

熬夜多、肝肾不足导致发白、脱落、齿松的人群,也不妨每天吃点能助力一下。

另外,吃的时间也有讲究,在下午的5点—7点(肾经循行时间)为最好, 能把黑豆滋肾阴的力量更好地锁住。

▼点击购买
图片


 夏天,最要多吃红色食物


《孙真人逐月养生事宜》说:

「此月四日,宜沐浴,拔白发。七日宜安心静虑,斋戒,心有福庆。其日忌远行。」

夏属火,与心相应,炎炎夏日最需要重视心神的调养。晚上可以静静看一些书,但不要过多思虑。

过度思虑,不仅会消耗气血,心神也会处于亢奋状态,容易失 眠、焦虑、心肾不交,而越是失 眠,越容易持续思虑,陷入恶性循环……

图片

《黄帝内经》:“心者,君主之官也”。中医养生说的养心,范围比心脏病要大。

中医认为心“主藏神”,保证人体生命体征和意识、思维、精神的正常运行;也“主血脉”,推动和调节血液循行于脉中,是身体各种生命活动的领导者,在古代的思维里如同君王一样重要。

按照中医五行学说,夏应心,红色入心,红色食材养心、补益气血极好。

五红汤,非常出名且经典的食疗方,涵盖了养生届最养血的五种红色食材,把养心脾、补气血两者发挥得淋漓尽致!

图片

  • 花生能调和脾胃,兼能补肾,从而达到养血止血的作用。这里特别选用带红皮的,花生红衣专入血分。

  • 红枣补心气、平胃气、健脾气、生津液、养血安神,特别适合心脾两虚的人。

  • 红豆补血养颜、健脾益肾的作用,它还入心经能调和血液。

  • 枸杞补肝血,又补肾精,精能生髓,髓又能化血。

  • 甜菜根+蔓越莓,补充铁元素、花青素,减少气血消耗。

图片

再加入三味食材,让补五脏血的力量更全面——

  • 桂圆则能心脾气血双补,既能养脾胃,还能养血安神。

  • 桑葚亦有滋补肝肾之功,还能补血养颜、生津止渴。

  • 酸枣仁助力睡眠,系统修复气血。

还有一味五指毛桃,通过祛湿来健脾能通畅经络,更好地把化生的气血输送到全身各处,同时能提升脾胃运化功能,补而不滞。

图片

心养好,气血足,就会睡得好。一个人精神头足了,便会少一点内耗,多一点行动,这个「所爱在外」的夏天,希望你可以热烈热切地活在这个美丽的世界!

好物推荐▼
图片


 养阳气:冬吃萝卜夏吃姜

到了夏天,为什么要吃姜?

夏季阳气集中表现于体表,体内处于虚寒状态,表现为外热内寒,加之夏天阳热于外,人们喜寒凉,如冷饮、空调,脾胃变得敏感而虚弱。

正所谓“脾主长夏、春夏养阳”,中医认为吃生冷最先伤及脾胃,进而损伤阳气,因此,夏季养生宜健脾养胃,少食生冷,重在养阳。

图片

生姜的辛散之力很强,吃完姜一股辛辣的味道,从内到外透发出来,毛孔都能张开。这是一种偏阳偏升的力量,能暖脾胃、能驱散寒气和湿气。

《药性类明》:「生姜去湿,只是温中益脾胃,脾胃之气温和健运,则湿气自去矣

姜怎么吃最好呢?

阳气不足的人,常常伴着气血不足。光有姜来补阳气,没有补 血的,行 气的,身体也不平衡。

图片

所以我们经常姜枣同用,其妙处在于:

枣为脾之果,能补气益中,滋脾土,润心肺,补气血;生姜为解表散寒代表,能益脾胃,散风寒,温中止呕。

两者相配既可以调和营卫,又能健脾暖胃,调和气血,从而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