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仨之母子恩怨

 程小鱼719 2024-05-16 发布于浙江
小嘟语文练习册上有一道小练笔的题,写我的妈妈,需要从两个不同的面来写。小嘟写了我对他的耐心和温柔,同时也写了我发脾气。原文是怎么写的记不住了,但印象很深刻的是写了我摔东西。
我:妈妈没摔过东西啊,你冤枉我。
嘟安慰我说:我知道啊,这么写是为了文章效果。
好吧,我社死在文章效果里。

前两天很郁闷地跟嘟爸抱怨:我对你真的不好吗?你儿子怎么说我是个恶老婆?

嘟爸:别理他,他是被那些笑话啊相声啊洗脑了。

第二天早饭时,我问嘟:你老说老婆这个物种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你以后还娶得到老婆啊?

嘟:我又不傻,娶到之前肯定不会这么说的,当然是娶到之后说啊。

我:那你不是骗婚吗?

嘟:哪骗了?

我们辩了几句,才明白他的意思,是成为老婆之后才出现的逻辑。

我叫了一声埋头看手机的嘟爸。

嘟爸:嗯?

我:说说你儿子。

嘟爸:说啥?

合计着我们刚才一番争论他充耳不闻。

我:说你跟手机的故事。

前一天晚上还义正言辞地说是儿子不该听这些段子,还义愤填膺地说现在各种对孩子的舆论导向不好。狠狠瞪了嘟爸一眼:猪队友。

嘟:看吧,老婆这个物种不好惹啊。

“啊”还故意拖音了。

看官们,那种感觉是,做了这么久人家的老婆,做了这么久人家的妈妈,因为段子的节目效果所以被轻易打败了。

过了几天摘抄本发下来,我看到之前写的关于妈妈的小练笔他誊抄到这个本子上了。

我:你怎么还写我摔东西啊?

嘟:我懒得改了,放心,没说你,是为了文章效果。

我:能不能说我点好?

嘟:上次考试作文不是说你好了啊。

想起了,那篇《我的妈妈》,结尾有句话我还记忆犹新——冰心用诗歌来赞美母爱,我用实际行动来回报。

结合最近他对我的各种言论,我有那么点不信:会不会也是为了文章效果?

嘟:没有啊,基本都是真心话。

我:10分,几分真几分假?

嘟:九分真一分假吧。

虽然,但是有点不甘心,怎么不是10分真呢?不过按照这娃的逻辑,应该是假在一些细节上。

嘟:妈妈,上次我在同学面前说你好了。

我:真的?啥情况下说的? 

嘟:不就上次我语文考了89嘛,他们问我,回家会不会被妈妈凶。我告诉他们,我妈妈才不会因为考试没考好凶我呢。

这话一出,极大地惊喜了我,挽回了一些为娘深明大义的形象,好吧,那之前的恩怨一笔勾销。可新的恩怨又起。


最近每天下午放学后,我们都会去河边跑步。我是减肥,嘟也是减肥。哪晓得,这娃一年前还在平均体重以下好几斤的范围内挣扎,一年以后就到了要减肥的地步了,准确地说,是10个月。

跑步是个好事,但和嘟一起跑就没那么愉快了,是指我不那么愉快。

他一会嫌弃我跑得太慢,一会又说我体力太差,时不时还叫我加速。他就像一只苍蝇一样嗡嗡个不停,时常弄得我一肚子火。

我:你能不能不说了?我这么久没运动了,一开始速度慢、吃不消不是很正常吗?

嘟:我……

我:唠唠叨叨个没完。

嘟愣了一会,然后咧开嘴笑:妈妈,你以后可别双标,你对我就跟我对你一样的,这下我的苦你知道了吧。

最近和嘟爸稍有意见不同,嘟就毫无原则地站在嘟爸那边,即使明显嘟爸的问题,嘟也会帮他圆一圆。这点颇让我恼火。

嘟爸担心我“慈母多败儿”,在教育问题上,我们达成了一个默契:我做严母,他做慈父;我唱白脸,他唱红脸。

就拿最近家里的热点问题——小嘟的饭量。

嘟爸好几次跟我吹枕边风:明显壮实了,再下去要变成小胖子了,吃太多了,要控制下他的量。

实际状况就是:在吃饭时,我从语言和行动上限制小嘟的饭量,小嘟稍微跟我“哀求”两句,嘟爸马上就来当好人了,“少加点没事”,“今天的菜下饭”。我瞪嘟爸两眼,埋怨他“猪队友”。然后小嘟就不肯了——“妈妈不是个好老婆,会欺负老公”。

真的是无语问苍天,最后所有的锅都我背了。

下回有机会,我一定要唆使小嘟写一个“我的爸爸”,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以上的“恩怨”还带点喜剧性,看官们会有种“家庭氛围真好”的感觉,实际上还有很多深切带点痛的“恩怨”。


小嘟觉得,他很多事情自己做不了主,要经过妈妈的同意,小到今天穿哪双鞋,都要问过妈妈。有回我们开批斗大会(家庭卧谈会)时,小嘟跟我说“妈妈,我觉得你无所不在,对我的影响都带到了学校里”。

我不为自己辩解,虽然有很多理由,有些管与教我这么做是对的,但小嘟的感受却是真实的。

我知道,这是他对我最大的槽点。以前我和嘟爸发生分歧,他说他不偏帮,谁有理就帮谁。而现在经常出现我以一敌二的局面,不是因为他更爱爸爸了,而是纯粹为了对抗我。

而我觉得,小嘟把我对他的照顾和关爱当成了理所当然,在他眼里是我该做的,不做就是我的不对。

他的餐勺是我装进书包的,水杯是我灌好水的,要穿的衣服是我准备好的……哪天我要是忘记了没做,他会埋怨我。

这些明明是他自己的事,为什么却是我的问题呢?

虽然开始反省自己,借着又一次冲突的时机,让他做自己的事。但当他用行动或者语言对抗我的时候,那种“养了只白眼狼”的伤感还是隐隐存在。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要解决好这些“恩怨”,最终的关键还是得看我这个“母亲”。
刚刚过去的母亲节,小嘟很郁闷。老师组织了孩子做小手工送给妈妈,但是小嘟中午因为身体不舒服接回家了,便没做成。明明他准备了做手工的材料,偷偷准备的,和嘟爸说“不要告诉妈妈”,他要给我一个惊喜。结果没有惊喜,给我带来的是操心。
若是爱与付出也要计较,这爱与付出也就毫无意义了。父母与子女,更多的是爱的方式与爱的语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