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8)

 知易行难nev5ph 2024-05-16 发布于河南

前 言

史学研究公众号已有16.5万的订阅者,2024年继续设立新书单栏目,推介本年度高质量的史学研究著作。第一季度适当推介上年度的图书。另外公众号也常年推介新出版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期待各位学人的推荐与支持。word版论文一般收到后,经过简单的技术性审核、编排在一周内推送。已经授权其他公众号发布且标注了原创的论文无法推介。投稿邮箱:shixueyanjiu2015@163.com。请勿通过微信发给编辑。感谢您的关注。本期书单为2024年第18期新书单,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欢迎转发,注明出处。

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枣庄徐楼青铜器科技研究

图片

作者:胡钢 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04月 

定价:158

图片

本书运用多种科技方法,对山东枣庄徐楼出土青铜器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器物材质成分、制作工艺、腐蚀行为、保护对策等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解析了红铜铸镶工艺、錾刻工艺、垫片使用、纹饰特征等内容,阐释了徐楼青铜器的文物价值。本书的研究成果,可为山东枣庄地区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物质文化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图片

胡钢,男,1971年生,博士,湖北黄冈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文物保护。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保护技术与修复材料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中国铸造学会等学术机构委员。

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魏晋南北朝文论范畴的现代阐释 

图片

作者:赵建章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03月 

定价: 139.00元

图片

本书运用语言哲学的语法分析和概念分析方法对魏晋南北朝文论中十个(对)文学理论范畴进行分析,力图澄清它们在逻辑、语法层面言说与在经验事实层面言说的混淆。

这些范畴可以分为五组:第一组是道和情志,这是“本体论”层面的范畴;第二组是言意、形神和文质,这三对范畴描述的是文学作品的逻辑结构;第三组是神思和比兴,这两对范畴涉及创作的心理现象与创作方法;第四组是隐显和刚柔,它们是关于作品形态或风格的范畴;第五组是通变,这组范畴综论文学的变与不变、普遍与特殊的问题。

图片

赵建章,男,生于1969年11月,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2002年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文学理论和美学研究。在《文艺理论研究》、《人文杂志》、《山东社会科学》、《学术论坛》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桐城派文学思想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魏晋南北朝文论范畴的现代阐释》。

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宫廷卫士与文臣

图片

作者: 王军营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宋代皇宫宿卫禁军与士大夫论兵从政研究
出版年: 2024-3

图片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原为前代后周的禁军高级将领,又通过发动“陈桥兵变”才坐上皇帝之位,因而他深知禁卫武装对王朝兴替的重要性。但是,宋朝又以长期推行“崇文抑武”的治国方略而于史著名。在这种特殊国策与社会氛围中,皇宫宿卫禁军究竟是什么状况?有哪些军队?怎么组织管理?大体什么特征?等等,本书主要内容之一,即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深探究。再者,主要思考士大夫群体与政治方面一些问题。北宋以后,众多科举出身的士大夫逐渐成为政治社会的上层人物,部分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重要力量。在各种因素的促进与影响下,宋代士大夫群体中逐渐产生、形成了一种谈武论兵的风尚,反之,这种风尚又对当时的政治、军事、文化与社会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且,在长期的政治生活中,宋代先进的士大夫们,如范仲淹、王安石等人,大力倡导诸多积极向上的从政原则和精神理念,不仅成为宋代政治文明的独特标识,而且也在中国政治史上具有许多积极作用,至今仍有一定时代价值。然而,又因一些传统局限,宋代士大夫政治也存在着深层的弊端,直接关系到两宋王朝的最终命运。

图片

王军营,男,1978年12月生,历史学博士,中国史博士后出站,西北大学宋辽金史研究院暨历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宋代军政史、陕西区域文化史研究,以及古代汉语、中国古代史相关领域教学工作。在《中国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光明日报·史学理论》《中国典籍与文化》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另有百十篇杂文、随笔与诗作散见于诸种报刊杂志,主持或完成国家与教育部等数种基金项目,并荣获若干国内文史类奖项。

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体统相承,分数秩然

图片

作者: 武文君、 陈俊达著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副标题: 辽朝驻防体系研究
出版年: 2024-4
定价: 98元

图片

本书对辽朝驻防体系进行系统研究,包括诸系统军队的驻防机制、驻防体系的平时运作与战时协作等诸多方面。辽朝整体的驻防体系存在内层与外层之别。内层驻防以辽帝-捺钵为中心,负责保护辽帝和中央政府,兼具监管地方的职能。外层驻防则镇戍地方与边疆,呈现出层级化与区域化特征。其层级化体现在存在高级、中级、低级三级军事路/军事机构,其区域化体现在以高级军事区划为主导,领衔构成区域性的驻防体系。辽朝驻防军主要征集自宫帐、部族、京州三个系统,基层建置虽分契丹(奚)、汉人(渤海),但其在实际管理和运作中,已经超出了契、汉之分,更注重的是军、政两方面。辽朝国家运作中注重的是军、政双重运行模式,而非契丹、汉的双轨运行。

图片

武文君,现为吉林大学文学院助理研究员。先后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古代文明》《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辽代部族军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青年社科基金1项、其他各级项目3项。

陈俊达,现为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系副教授。先后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史学集刊》《古代文明》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辽朝节镇体制研究》《从“交邻”到“封贡”:高丽与辽朝交聘研究》等四部专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其他各级项目10余项。

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高丽与中国的海上交流(918—1392)

图片

作者: [韩] 李镇汉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译者: 宋文志 / 李廷青
出版年: 2024-5-1
页数: 260
定价: 65.00元

图片

本书以海洋为空间,考察了从高丽(918—1392)初期到末期,在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等中国王朝和日本、大食、琉球等国家的影响下,高丽周边海域所发生的事件以及海洋在其中发挥的功能。整个高丽时代,周边海洋较为开放,成为公私贸易和文化交流开展的舞台。通过与中国的贸易,高丽不断接受来自中国的先进文化、制度、器物,这些又通过商船传播到高丽境内各地。对于物资匮乏、农业水平低下的高丽来说,与中国的贸易是其接受先进文化的途径,而促成双方贸易的最大助力就是海洋。

图片

李镇汉 1964年生,先后于韩国高丽大学取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师从韩国高丽史研究大家朴龙云教授。现为高丽大学教授,曾任韩国历史研究会会长、高丽大学韩国史学系系主任、日本九州大学客座教授。早期主要研究高丽政治史,近期亦关注高丽对外关系史、中韩关系史、海洋史等。著有《高丽时代宋商往来研究》《高丽时代对外交流史研究》《韩国对外关系与外交史(高丽篇)》《高丽前期官职与俸禄关系研究》《〈高丽图经〉译注》等,并在韩国、日本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所著《高丽时代宋商往来研究》已列入“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出版。

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朔漠烟云

图片

作者:白拉都格其 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05月  

定价:128

图片

《朔漠烟云:蒙古史与内蒙古地区史研究》是内蒙古大学白拉都格其教授的学术文集。作者长期从事于蒙古史的研究工作,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论文。本书收录其文章20余篇,内容涵盖制度、经济、社会、军事、经济及史学史等多个方面,其中如对早期蒙古社会制度、清代蒙古基本制度、近代内蒙古地区经济史的论述,上及成吉思汗之前的蒙古人从原始氏族社会过渡到私有制阶级社会时期,下至近现代,言之有物,注重传统文献与档案、社会经济、军事政治等多学科领域的综合研究部分内容为首次发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图片

白拉都格其,内蒙古赤峰人,1950年生,内蒙古大学历史学教授,曾任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近现代史研究史所长,兼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参事、内蒙古史学会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等社会工作职务。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蒙古史、内蒙古近代史。论著有《蒙古族简史》(合著,1985)、《蒙古民族通史》(第五卷主编,2002)、《蒙古史纲要》(主编之一,2006)、《成吉思汗的遗产》(2009)等。

7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山林之间

图片

作者:特尔巴衣尔 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副标题:乌梁海部落史研究

出版时间:2024年04月 

定价: 88元

图片

乌梁海为蒙古一古老又重要的部落,其对蒙古起源、蒙古民族的形成和整个蒙古历史发展进程都有着重要影响。乌梁海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复杂的变迁历程,对它的研究是蒙古史中的难点和重点。本书从乌梁海人起源开始,梳理元明时期兀良哈(乌梁海)人历史,重点探讨清代统一和统治乌梁海部的政治、军事活动,最后交代唐努乌梁海被俄国吞并过程。本书将研究重点放在清代,除参考官修史书及其他传世史籍外,还利用了大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代“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及蒙古国、俄罗斯出版的相关档案,并通过这些零碎的档案材料梳理出相关事件的来龙去脉。

图片

特尔巴衣尔,男,蒙古族,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察合台文、波斯文文献与西域史研究,满蒙文文献与清史研究等。在《清史研究》《西域研究》《中国藏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8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传统的踪迹:古典章回小说的现代承继 

图片

作者:张蕾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05月 

定价: 148.00元

图片

章回小说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成就,其独特的形态体现出中国小说的最大特点。晚清以来的现代通俗小说继承了章回小说的传统,在故事、文体、结构、语言等方面,可以清晰见出两者之间的血脉关联。《传统的踪迹:古典章回小说的现代承继》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花月痕》《儿女英雄传》这八部著名的古典章回小说的现代接受为基础,着重探讨这些古典小说和现代通俗小说之间如何对接转化,在传统与现代、承继与变革、影响与焦虑等方面做出细察与剖析。《传统的踪迹:古典章回小说的现代承继》运用英国F.R.利维斯、T.S.艾略特,美国哈罗德·布鲁姆,法国雅克·德里达、朱莉娅·克里斯蒂娃、蒂费纳·萨莫瓦约,荷兰杜威·佛克马等文学理论家的著述,对“传统”“影响”“踪迹”“互文”等文学史问题进行研究阐释,不局限于现代范畴,也超越内部或外部研究视域。面对《红楼梦》《水浒传》等作品的伟大传统,现代文学家的焦虑是如何运用与对抗传统来维系他们的创作,从而实现中国小说古今传承的整体演化。

图片

张蕾,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中文系副主任、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通俗文学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出版专著《“故事集缀”型章回体小说研究》(2012)、《章回体小说的现代历程》(2016)、《出入于虚构和现实之间——现代通俗小说的社会情态》(2017),主编主撰《江苏新文学史·通俗文学编》(2023)及其他合著、主编多种,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转载多篇。获首届“江苏社科优青”,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9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从塞北到西域

图片

作者: [美]欧文·拉铁摩尔
出版社: 光启书局
副标题: 重走沙漠古道
原作名: The Desert road to Turkestan
译者: 王敬
出版年: 2024-5
定价: 108

图片

本书是1927年拉铁摩尔从北向南穿越新疆的游记。他与新婚妻子在塔城会合后,经乌鲁木齐、玛纳斯、吐鲁番、伊犁、阿克苏、喀什、莎车等著名地标,穿越了天山、喀喇昆仑山等著名山脉。与19世纪以来具有政治、商业等动机的其他外国旅行者不同,拉铁摩尔真正地深入民间,记录了沿途的风土人文。而他对亚洲腹地历史地理的联系,也让我们看到了这片土地在动荡时代所经受的考验。

图片

欧文·拉铁摩尔(1900—1989),汉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在中国度过童年和青年时代,多次在中国各地游历,曾担任哈佛燕京社研究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利兹大学教授,曾于1937年访问延安,1972年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再度访华。他主张以平等客观的态度看待中国,在美国是与费正清等齐名的“中国通”学者。他破除“华夷”之见,一视同仁地看待长城内外的中国历史,其学术研究成果具有深远的影响。

埃莉诺·拉铁摩尔(1895—1970),作家,欧文·拉铁摩尔的妻子和工作搭档。

10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下天山

图片

作者: [美] 欧文·拉铁摩尔
出版社: 光启书局
副标题: 亚洲腹地之旅
译者: 王跃
出版年: 2024-5
页数: 393
定价: 102.00

图片

本书是1927年拉铁摩尔从北向南穿越新疆的游记。他与新婚妻子在塔城会合后,经乌鲁木齐、玛纳斯、吐鲁番、伊犁、阿克苏、喀什、莎车等著名地标,穿越了天山、喀喇昆仑山等著名山脉。与19世纪以来具有政治、商业等动机的其他外国旅行者不同,拉铁摩尔真正地深入民间,记录了沿途的风土人文。而他对亚洲腹地历史地理的联系,也让我们看到了这片土地在动荡时代所经受的考验。

图片

欧文·拉铁摩尔(1900—1989),汉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在中国度过童年和青年时代,多次在中国各地游历,曾担任哈佛燕京社研究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利兹大学教授,曾于1937年访问延安,1972年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再度访华。他主张以平等客观的态度看待中国,在美国是与费正清等齐名的“中国通”学者。他破除“华夷”之见,一视同仁地看待长城内外的中国历史,其学术研究成果具有深远的影响。

埃莉诺·拉铁摩尔(1895—1970),作家,欧文·拉铁摩尔的妻子和工作搭档。

1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印地语公共领域

图片

作者: [意]弗朗切斯卡·奥尔西尼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1920—1940 : 民族主义时代的语言与文学
译者: 任筱可
出版年: 2024-5
页数: 553
定价: 158.00

图片

本书以20世纪上半叶以标准印地语为基础形成的北印度地区性公共领域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语言、文学、性别、历史以及政治话语的角度分析印地语区文化的核心要素,进而探索语言和文学勾勒与书写一个新的民族的过程。这一过程对现代印度的政治、文化、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带来了实践、新视角、大胆批评,以及重新讨论一切的意愿,助推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统一的印地语受教育群体的品味。1920年至1940年是一个振奋人心、令人陶醉的时代。印地语界把这个时代称作现代印地语文学的“黄金时代”,而且各领域都展现了真正的、超乎寻常的文学创造力。

图片

弗朗切斯卡·奥尔西尼(Francesca Orsini),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FBA),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南亚文学荣休教授,世界著名南亚语言文化学者。主要从事北印度多语文学史、书籍史、世界文学等领域的研究。迄今已出版《印地语公共领域1920—1940:民族主义时代的语言与文学》(2002)、《德里以东:多语文学文化与世界文学》(2023)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专著,编著有《爱在南亚:一部文化史》(2006)、《帖木儿离去后:15世纪北印度的文化与流通》(2014)等。担任印度“穆尔蒂经典系列”丛书分区主编、《世界文学学刊》主编、“剑桥世界文学系列”丛书主编、欧洲研究理事会重大课题“多语地方与重要地理:探索世界文学新路径”首席专家。

1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金色沼泽

图片

作者: [英]巴尼·怀特-斯普纳(Barney White-Spunner)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柏林的严谨与叛逆
原作名: Berlin: The Story of a City
译者: 王琼颖
出版年: 2024-4
页数: 580
定价: 108.00元

图片

柏林,这座建立于沼泽之上的城市始终承载着统治者建立普鲁士王国、统一德意志的伟大梦想,却屡遭劫难。它既是一个西欧化的城市,又在地理上更接近东欧,所以在柏林的“一生”中,始终面对着来自两个方向的碰撞。在这里,19世纪的民主浪潮与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相互冲击,思想多元给这座城市带来政治和艺术风格上的碰撞;而在这一切之下,则深藏着柏林人与普鲁士人在身份认同上的碰撞,这座拥有移民传统的城市曾经是普鲁士的首都,却从来不是普鲁士风格的城市。碰撞中的柏林总能给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激动,是一种兴奋、期待、紧张和意外结合在一起的激动。霍亨索伦的选帝侯、普鲁士的国王、德意志的皇帝,柏林的命运与这些统治者交织在一起。本书不是普鲁士的历史,却是这些君主的历史,讲述柏林如何支持他们,反对他们,逐渐憎恨他们,最终抛弃他们。作者尝试揭开柏林的历史,让读者领略德国首都柏林拥有的独特而令人好奇的非日耳曼传统。

图片

巴尼·怀特-斯普纳(Barney White-spunner)生于 1957 年,英国历史学家,毕业于伊顿公学和圣安德鲁斯大学。1992年开启文学生涯,著有多部历史作品。

1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帝国为什么衰落

图片

作者: [英] 约翰·拉普利 / [英] 彼得·希瑟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罗马、美国与西方的未来
译者: 魏微
出版年: 2024-6-1
页数: 292
定价: 78

图片

本书是一本将国际政治与历史叙事相结合的人文思想著作。在过去的三个世纪里,西方世界崛起并主宰了地球,科技、经济、文化全面领先亚非拉诸国,更鼓励世界其他地区追随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然而,在千年之交,面对经济停滞和内部政治分裂,西方世界发现自己开始衰落,像极了当年的罗马帝国。在本书中,政治经济学家约翰·拉普利和历史学家彼得·希瑟利用罗马帝国的历史重新思考和演绎当代西方的危机状态,从新奇的角度,用独特的案例分析探讨了罗马和美国不可思议的相似之处和差异,解构了西方文明如何迎接挑战,获得新生的思路。在世界局势风云变幻的当下,本书对于普通人了解历史和当前的局势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图片

〔英〕约翰·拉普利,英国知名政治经济学家,剑桥大学和约翰内斯堡高等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他的著作《理解发展》作为发展研究的教科书仍然被广泛使用,其他著作有《全球化和不平等》《金钱之神的黄昏:作为一种宗教的经济学以及这一切是如何出错的》。

〔英〕彼得·希瑟,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世纪历史系主任,著作有《罗马帝国的衰落》《帝国与野蛮人》《罗马的复兴》《基督教世界:宗教的胜利,公元300—1300 年》。

1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蹒跚前行

图片

作者: [美]布拉德福德·德龙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副标题: 20世纪全球经济史
原作名: Slouching Towards Utopia: An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译者: 余江 / 冯伟珍

图片

1870年以前,人类生活在度贫困中,缓慢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果被不断膨胀的人口吞噬。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发明创造加速推进,技术能力每过一代人得以翻番,终改变了全球经济生活的面貌。前人以为,这种力量将帮助我们建立起美的理想社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本书中,知名经济学家布拉德福德·德龙讲述了1870—2010年工业实验室、现代公司组织和全球化如何带来了无例的物质繁荣,它们给人类和全球带来了何种变化,以及为何没能帮助我们建立起理想社会,反而使全球陷入了气候变暖、经济衰退、不确定性与不平等加剧的困境。本书以令人惊叹的广度与深度,向读者揭示了加长版20世纪的发展真相:远非大幅跃进,而是蹒跚前行。

图片

布拉德福德·德龙,经济史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曾担任克林顿政府财政部副助理部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史、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和金融学。

1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理解和超越印度史学转向

图片

作者: 王立新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副标题: 走向历史空间理论
出版年: 2024-4
定价: 98.00元

图片

本书稿在智识史的研究路径下考察和评析了正统印度史学和新印度史学对“早期现代”(1500-1800年)时期印度的农业社会和国家所作不同诠释,同时提出了既不同于正统印度史学的农民学模式、也不同于新印度史学的断裂国家模式的部落社会理论模式,认为这一理论模式能够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反思早期现代时期的印度国家和文明。由此,本书稿提出了诠释早期现代时期印度国家和文明的“历史空间”理论,将这一时期的莫卧儿帝国界定为印度-伊斯兰世界中的一个后游牧帝国:这种后游牧帝国既不是正统印度史学所谓的中世纪晚期帝国,也不是新印度史学所谓的“早期现代国家”。最后,本书稿还对正统印度史学和新印度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了深入解析:正统印度史学是民族国家时代的印度史学,而新印度史学则是全球主义时代的印度史学,它们都深深扎根于各自的历史时代。

图片

王立新,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和印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1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Form Follows Fever

图片

作者: Christopher Cowell
副标题: Malari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ong Kong, 1841–1849
出版年: 2024-3
页数: 376
定价: US$55.00

图片

Form Follows Fever is the first in-depth account of the turbulent early years of settlement and growth of colonial Hong Kong across the 1840s. During this period, the island gained a terrible reputation as a diseased and deadly location. Malaria, then perceived as a mysterious vapour or miasma, intermittently carried off settlers by the hundreds. Various attempts to arrest its effects acted as a catalyst, reconfiguring both the city’s physical and political landscape, though not necessarily for the better.

Caught in a frenzy to rebuild the city in the devastating aftermath, this book charts the complex interplay between a cast of figures, from military surveyors, naval doctors, Indian sepoys, and corrupt and paranoid officials to opium traders, arsonists, Chinese contractors, and sojourner architects and artists. However, Hong Kong’s 'construction’ was not just physical but also imagined. Architecture, cartography, epidemiology, and urban infrastructure offer a critical forensic lens through which to examine the shifting ideologies of public health and space, race and place-making, and commerce and politics, all set against the radical alteration of the settlement—from shore-hugging to climbing city—in response to miasma theory, a pre-bacteriological belief in gaseous emanations from a sickly environment.

This kaleidoscopic study draws upon many unpublished textual sources, including medical reports, personal diaries and letters, government records, journal accounts, newspaper articles, and advertisements. As this history is set a decade before the introduction of photography to the colony, the book relies upon a variety of alternate visual evidence—from previously lost watercolour illustrations of the city to maps, plans, and drawings— that individually and in combination provide trace material enabling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is strange and rapidly evolving society. Form Follows Fever sheds new light on a period often considered the colonial Dark Ages in the territory’s history.

图片

Christopher Cowell received a PhD in architecture (history and theory) from Columbia University. He has taught worldwide, including in Hong Kong, New York, and more recently in Dublin, where he wa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history at Trinity College. He now lectures in architectural history and theory at London South Bank University. His longstanding historical research focuses on both southern China and northern India, expl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modernity within European imperialism and its participation in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Cowell’s writing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architecture against the cultural complexity of colonialism. This intersection draws upon the study of urban militarism, spatial security, hinterland ecologies, cartography, property, climate, disease, and race, among other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