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门子VS飞利浦:磁共振参数卡深度对比解析

 pppsss 2024-05-16 发布于内蒙古

在当今日新月异的医疗科技领域,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以其独特的非侵入性和高分辨率成像能力,成为了临床诊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在众多磁共振设备制造商中,飞利浦和西门子无疑是两大领军品牌,他们各自凭借卓越的技术和创新能力,为全球医疗界提供了诸多优质的磁共振设备。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飞利浦和西门子两大厂家磁共振设备参数卡片的内容,通过详细的对比分析,揭示两家设备在性能、功能、操作等方面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希望通过这样的对比,为广大影像同仁在使用磁共振设备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图片
图片

本文13792个字,建议阅读时间30分钟

磁共振参数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类:几何类

类:分辨率类;

类:对比度类;

类:生理运动类;

类:系统后处理类。

电梯直达:飞利浦MRI各部位扫描方案....

电梯直达:西门子MRI各部位扫描方案......

图片

西门子MRI参数卡

图片

飞利浦MRI参数卡

飞利浦Summary参数卡 

“摘要”参数里主要显示常用的参数,例如:视野、体素、矩阵、层厚、层间距、激励次数

图片

FOV:各个方向上的视野(FOV),单位为mm,

Voxel:各个方向上的体素大小,单位为 mm,

Matrix:各个方向上的矩阵大小,即体素数量 x 体素数量 x 层数,

Gap:层间距(此项可以通过勾选来启用或禁用,还可以输入值进行调整),单位为mm,

NSA:激励次数(NSA),通常为整数,即1、2、3目前philips的系统中NSA可用小数,如1.2、1.6等。

西门子Routine参数卡 

Philips-Summary参数卡对应的是西门子Routine(常规)参数卡;同样,参数里主要显示常用的参数,例如:视野、体素、矩阵、层厚、层间距、激励次数

图片

Slice group层组,常用于扫描多层多角度的序列。例如:颈椎、指间关节等等。

Slices:Slice group层组为1时,该参数表示扫描层数,当层组不为1时,即为当前层组的层数。例如脊柱横断位的扫描,会分为多个Slice group,点击切换Slice group,可以查看不同层组的层数,不同的层组层数未必一致

Dist.factor %层间距,层厚的百分比值。

Position:位置,定义了被扫描对象的中心位置,鼠标移到该位置时可以显示对象相对中心位置的偏移值。当对象处于中心位置时,列表以灰色显示。Orientation:方位,用于修改序列使用的扫描方位。常规有横断、冠状、矢状。另外,可以使用参数后面的标识来选择想要的断面。

Phase enc. dir.:相位编码方向,利用病人的坐标位置来表示,所以在登记病人时必须把病人位置输入准确。可以通过修改相位编码方向达到去除卷褶伪影血管的搏动伪影,同时也可实现矩形FOV的扫描。

AutoAlign:自动定位,可以用于头颅、膝关节、脊柱等等。比如设置为Head-brain,在头颅横断位定位时,设备会自动平行于AC-PC线。

Phase oversampling:相位过采样,在FOV相位编码方向上对称地增加相位编码数,在相位编码方向以虚线表示,图像不显示。其作用是可以避免卷褶伪影、提高信噪比;但是会增加采集时间。

FoV read:频率编码FoV,其显示的是FoV中频率编码方向(读出梯度)的大小。

FoV phase :相位编码FoV,其值是FoV read的百分比值。

Slice thickness:层厚,决定在层面方向上的范围。

TR:重复时间,相邻两次激发的间隔时间。更改TR值会影响对比度及扫描时间。

TE:回波时间,激发脉冲回波采集时的时间间隔。更改TE值会对图像的权重及信噪比产生影响。同时可以通过更改多对比得到多TE,取得多回波效果。

Averages:激励次数,重复采集次数,可以达到提高信噪比的目的,但扫描时间相应增加。

Concatenations:分次采集,此参数规划了在给定的断层数中需要几个TR时间来完成采集。最后系统分配断层的扫描方案。它有以下几个用途:(1)多次屏气完成腹部的扫描;(2)进行t1_fs时可以将TR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3)可以减轻层面间的串扰(haste序列)。

Filter:此处显示的是该序列所使用的滤波技术,由后面Filter参数卡的参数决定。Coil elements:      所编辑序列选择的线圈单元,由后面的参数决定。

飞利浦Geometry-'几何'参数卡

卡片包含了与'几何'有关的扫描参数:线圈,体位,视野,矩阵,矩形视野因子,扫描百分比,扫描顺序,饱和带,片数,间隔,片厚,编码方向,卷摺抑制,并行采集有关的设置(加速方向,倍数)等。

图片

Recon voxel size : 指的是重建体素,同理Reconstruction matrix重建矩阵,一般情况下重建体素会小于采集体素,在2D序列中推荐重建体素不要小于采集体素的60%,3D序列可以允许重建体素小于采集体素的60%。

Fold-over  suppression:卷褶抑制,可以理解为相位编码方向过采样,例如在日常的腰椎扫描中,由于椎体范围长,但扫描范围有限(脊柱的矢状位扫描通常设置为头足方向),如果不做处理那么就可能产生卷褶伪影,此时可以通过施加过采样技术来减少卷褶伪影。

Slice oversampling:层面间过采样。一般在3D序列里会用到。

Sense并行采集加速因子。并采技术主要利用多通道线圈,减少相位编码采集,然后通过探测线圈敏感度,利用算法去除卷褶伪影。使用Sense可以减少扫描时间,同时信噪比下降不多,图像质量影响较小,随着Sense因子不断增加,信噪比会下降,同时加速过猛可能会产生Sense伪影,建议Sense一般不要超过2倍。

Stacks:分组叠块,常规扫描一般会用一个叠块,但是当要分别扫描如椎间盘时,就需要多个叠块进行扫描。类似西门子的Slice group。

Slice orientation:采集方位,可以选择横轴位、冠状位、矢状位采集。

Fold-overdirection相位编码方向,可选择不同的相位编码方向,如前AP、RL等。

RESTslabs:饱和带;可以起到防止运动伪影,抑制化学位移效应(波谱),抑制折叠等功能,但同时也会降低信噪比(参与成像的质子数量减少)。RESTslabs在后面修改需要添加的饱和带参数即可,最多可以添加6条饱和带,同样可以通过修改参数来调整饱和带的位置、层厚以及方向等。

Matrix:矩阵 矩阵大小直接影响空间分辨率,同时决定扫描的时间。大距阵空间分辨率高,但扫描时间长(相位编码步数多),信噪比低。当需要高矩阵扫描时,为信噪比提升计,可以适当加大片厚。

RFOV矩形视野因子 可以在保证分辨率的条件下缩短扫描时间,应当在允许的情况下使用。使用低于100%的扫描百分比能够减少扫描时间,在组织/器官的锐利边界可能出现“振铃”伪影(相位编码方向),打开“ringing filtering” 有助于减低这一效应。
Scan percentage:扫描百分比和半扫描(half-scan)相比,100%--80% 扫描百分比不会造成明显的分辨率的损失,信噪比则有所上升,但低于70%的扫描百分比会造成可观的分辨率损失。
Scan Slice Order:多片扫描顺序根据设置不同,采用不同的扫描顺序,间隔扫描,升序扫描,降序扫描等等。


西门子Geometry-'几何'参数卡:

图片

Multi-slice mode:多断层模式,此参数决定了多断层模式的K空间填充方式,可以分为Sequential:顺序扫描,即先扫描第一个断层的所有行,然后扫第二个,依次类推。Interleaved:间隔扫描,即在一个TR时间内扫描所有的断层的第一行(相位步级数),然后在第二个TR时间内扫描第二行,依次类推。Single shot:单次激发模式,激发后扫描第一个断层的所有行,然后扫描第二个断层的所有行,依次类推。如haste序列,一次激发出一层图像。

Series:序列,此参数决定了射频激发断层的顺序。包含有:          Ascending(1):升序,即从断层组或断层片组的起始处开始激发。          Descending(2):降序,即从断层组或断层片组的结尾处开始激发。          Interleaved(3):间隔,即按奇数或者偶数断层激发。

Sat.region:饱和带,此参数显示了当前饱和带的编号,并利用厚度、位置、方位参数确定饱和区的位置。          

Thickness:厚度,此参数决定了饱和区的大小,以毫米为单位。          Position:位置,此参数定义了饱和带的中心位置。    

Orientation:方位,以全身坐标系表示饱和带所处的空间位置。

Special.sat:特殊饱和,此参数只设定一个平行或跟踪饱和区,只能在只有一个断层或断层组中使用。

Gap:间距,决定了饱和带到断层或断层组的距离。

Navigator:导航,此参数决定了当前显示导航的编号。

图片

Position:位置,显示了当前导航条的中心位置

Orientation:方位,以全身坐标系表示导航条所处的空间位置。

Rotation:旋转,此参数决定了导航条的旋转角度。只能为0或90,当为90时,即对调读出和相位编码方向。

FOV phase:导航条相位方向的大小。

FOV read:导航条读出方向的大小。

Thickness:导航条的厚度,以mm为单位。

飞利浦“Contrast”参数卡

该主要涵盖序列选择有关的参数,对图像的对比度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图片

扫描模式(scan mode)决定扫描是单片还是多片,是否3D。MS和M2D的区别在于是贯序法激发还是交叉多层激发。
扫描技术(scan technique):基本序列类型有自旋回波(SE),梯度回波(FFE),反转恢复(IR)及 SE/IR 交替同时成像(MIX)。

Modified SE:优化SE,主要是将常规SE序列的相位编码梯度从重聚脉冲之前移到其后,抑制短TR的SE扫描激发回波引起的伪影。

Acquisition mode:采集方式这里只要是指K空间的轨迹特征。K空间有不同的填充轨迹(trajectory)和填充顺序(Profile Order)。常有三种形式分别为笛卡尔、放射状以及螺旋。其实更简单的可以把K空间的填充轨迹分为笛卡尔式和非笛卡尔式。笛卡尔为常规K空间轨迹,即平行填充,一条接一条;放射状模式是以通过K空间原点的星形线覆盖K空间;螺旋模式用多个K空间原点发出的螺旋线遍布K空间。后两种方法具有对运动不敏感以及扫描速度快等特点。

Fast imaging mode:快速成像模式在选定基本序列后,又有几种快速成像技术可供选用:SE/IR/MIX 类序列有TSE/EPI/GraSE, FFE 有 TFE/EPI/TFEPI 等加速方式.TFE 是一种趋近稳态过程采集的快速成像技术,TSE 为多重聚回波技术,EPI 为梯度翻转回波串技术,而 GraSE 则是 TSE和 EPI 混合的采集技术.根据对扫描速度/对比度/伪影/SAR/PNS 等的要求进行选择。

Flip angle:翻转角在FFE中翻转角是一个非常重用的参数,主要是描述射频脉冲效果的一个指标,在射频脉冲作用后,把宏观纵向磁化矢量翻转到偏离原来纵向的方向。

Halfscan半扫描技术,只采集半个(略多于半个)K空间的数据,省略去的数据通过计算出来,加快扫描速度减小回波链长度并可可以改善图像质量。半扫描技术不影响图像分辨率,但会影响信噪比。选择下拉菜单,可以选择开启半扫描,有yes和default两种选择。选择yes以后,用户可以自动设置半扫描因子(也就是填充K空间半分比),选择default的话,系统自动设置。

图片

Water-fat shift:(水/脂肪位移)由于化学位移差引起的水/脂肪成分在图像上相对位移的像素个数。水/脂肪位移越大,采集带宽越窄,所需要的频率编码梯度幅度越低,信噪比高;反之采集带宽越宽,所需要的频率编码梯度幅度越高,信噪比低。WFS用户可以选择minimum(最小)、maximum(最大)和user defined(用户自定义)。

图片RF Shims即通常所说的多源,可以通过打开多源来消除3T体部扫描的介电伪影。该参数有两种选择:fix和adaptive。选择adaptive则开启了多源,系统会再扫描一个B1 calibration去校正B1场,然后采用多源方式纠正介电伪影。一般在3.0T的体部扫描中,都建议打开。

Shim:匀场通过这个参数可以对扫描的范围添加匀场在1.5T中一般三种方式,分别是:default默认、auto自动和volume容积。选择前两种都不用额外操作,系统自动匀场。而选择volume,则会出现一个绿色的框(匀场框),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放置这个匀场框的位置和调整大小。在3.0T的磁共振中,由于有HOS(高阶匀场),所以shim里可以选择的项目就多了,包括:default、auto、volume、PB auto、PBvolume。PB代表(Pencil Beam)是一种高阶匀场方式。匀场对于特别是做脂肪抑制及MRS尤为重要。局部磁场的均匀性直接影响图像质量。

图片

TSE factor即快速自旋回波因子,从名称可以看出这一参数和TSE序列的加速有关。TSE factor可以理解为重聚脉冲的个数,但不能完全认为就是重聚脉冲数。

Echo spacing:回波间隙或者回波间隔,即一个TR内两个相邻回波之间的空隙。日常使用中通过提高TSE因子可以加快扫描速度,但并不是TSE因子越大越好,因为到了后半部分采集到的回波越来越弱,所得到的信号强度会减弱,重建得到的图像模糊效应则会越来越重。另外,TSE factor越大以后,有可能扫描时间反而增加,因为一个TR无法交叉激励的层数太多了,可能导致反而扫描时间加倍的情况。

Profile order:可以将它理解成K空间的填充顺序,基本上飞利浦设备几乎所有的序列都可以调整K空间填充的顺序。在这里常见有三种方式linear(线性填充)Low-High(中心优先填充),以及Asymmetric(非对称性填充)。在这里我们需要知道一个参数有效TE,是填充到K0所需要的时间。根据K空间的特性我们知道K空间中心决定图像的对比度,K空间周边决定图像的解剖细节(分辨率),K空间填充顺序不同,K0的时间不同,有效TE不同,图像的对比度不同。

Linear:是通过一条一条按照顺序去填充K空间,为了完成填充则需要一个长的TE时间,获得的图像一般偏T2权重。

Low-High:则首先K空间中心,那么他的有效TE非常短即产生回波就填充到K空间的中心,然后在依次填充K空间,这样得到的图像一般偏T1权重。

Asymmetric:填充方式是飞利浦独有的一种K空间填充方式。类似于用户自定义填充方式。这个参数的最大意义在于,使用了非对称填充方式,用户可以自定义回波间隔。

Echo spacing :回波间隔(间隙),间隔越短,对运动伪影越不敏感。回波间隔这个参数,在大部分设备是上不能修改的。根据序列不同,系统根据TR、TSE factor自动进行计算的。而使用了非对称填充方式以后,则用户可以自由的定义Echo spacing。

DRIVE:在TSE序列中将TSE-DRIVE称之为快速恢复TSE序列;这种技术实际上主要是利用长T1的组织(比如水),他的T2值也长,把回波链采集后遗留的较大横向磁化矢量加速(施加一个负90°的射频脉冲)返回B0方向,加快了长T1组织的纵向磁化矢量恢复,从而可以用一个较短的TR去完成T2WI成像。目前新版本里,在Drive里除了选择yes,还多了一个选项anti。可以理解为Drive是为了在短TR下增加T2对比;anti-Drive则是为了增加T1对比,一般用于3D TSE T1WI序列中。

图片

Fid reduction主要是用来抑制FID伪影的参数,FID伪影是由于自由衰减信号没有完全衰减,180°脉冲与之部分重叠导致的,在TSE序列中TIWI-TES产生FID伪影的概率高。在这一参数栏内可以选择default或者strong来选择抑制等级。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FID伪影,可以通过修改这个参数来削弱伪影的影响。

图片

新版设备上这个参数增加了一个选项,除了default和strong,还有exat strong,强度进一步提升。

Refocusing control:重聚脉冲,根据磁共振序列的原理,180°重聚脉冲可以让质子重聚相位,在信号没有完全衰减完,通过多个重聚脉冲进行信号重聚,并采集信号,但在实际应用中TSE序列在很多情况下重聚脉冲很少选择180°进行信号的重聚,在原始卡片中默认的重聚脉冲是120°,如果每个回波均采用180°脉冲进行重聚,那么SAR值则会升高,这样会影响扫描。其次相对于小于180°比较激发角度越大扫描时间相应时间会变长,所以经常见到TSE中重聚角并非180°,当然,非180°的重聚能效会低于180°的重聚能效。

Diffusion mode :扩散模式,主要是指分子(MR中主要指水分子)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布朗运动。选择Diffusion Mode,启动DWI相关扫描序列。下面有三项选择:分别为no、DWI以及DTI。no顾名思义指的是没有选择此选项,即没有开启扩散敏感梯度;DWI主要检测水分子的的运动方向和位置的一种技术,基本上适用于全身各部位检查以及类PET检查;DTI是一种用于描述水分子扩散特征的一种技术,目前主要用于白质纤维束示踪等检查。在DWI的模式下可以在nr of b-factors中设置B值个数。飞利浦普通模式下,最多可以一次扫描序列同时做16个B值的DWI扫描;而科研版的则更多。当设置完B值个数后接下来就要设置具体B的值大小,在b-factor order中可以选择B值的顺序(是依次上升,还是用户自定义)。选择user defined,则可以自己想要输多大就输多大,可以分别输入0、1、2...。

而且飞利浦系统中,B值大小的变化,最小步级是1。比如,5个B值,分别为0,1,2,3,4。当然,一般我们不会设置这么密集的B值变化。比如,熟悉的IVIM,一般设置5~10个B值,B值从小往大,200以前是拐点,可以设置密一点,后面可以设置稀疏一点,比如:0,10,20,50,80,100,200,500,800,1000。如果设置为Ascending,则指的是增长。

图片

西门子“Contrast”参数卡:

图片

MTC:磁化转移技术,利用此技术能够将结合水的磁化矢量传递给自由水,如进行Tof_MRA成像时利用此技术可以显示细小的血管。

Magn.preparation:磁化准备,利用此技术可以实现某一种对比,具体与参数设置有关。

Flip angle:翻转角,改变翻转角可以改变图像的对比度。

Fat.suppr:脂肪抑制,包括频率选择脂肪抑制(Fat Sat)、使用绝热脉冲的脂肪抑制(SPAIR)、快速脂肪抑制(Q-FS)

Water Suppr:水抑制

Restore magn.:翻转恢复技术,利用此参数可以增加水的信号。

Average mode:平均模式,分为短期和长期。

Reconstruction: 重建,决定了要重建图像的类型。可以分为幅度、相位、实部重建。幅度图像:为我们日常应用中的图像,即MR的信号直接显示在图像中。相位图像:图像的灰阶取决于组织的自旋相位。实部图像:图像的灰阶显示的是信号的实部部分。

Measurement:循环扫描次数,此参数决定了扫描的次数。

Pause after meas.n:多期扫描第n期扫描后的暂停时间

Multiple series:多个序列,是否将多个扫描周期的图像存储在各自的序列中。每个扫描:每个扫描的图像存储到一个序列中。

每个断层:所有扫描周期中的每个断层存储到一个序列中,该参数不能应用于Bold序列。 

每个断层和扫描:每个扫描和每个断层都会生成一个单独的序列,同样不适用于Bold序列。     

关闭:同一扫描的所有图像都存储于一个序列中。

飞利浦“Motion”生理参数卡片:

图片Respiratory compensation:呼吸运动补偿:主要分为三种模式:trigger(呼吸触发)、breath hold(屏气)以及PEAR。在使用呼吸补偿的时候,一般会用到门控技术,采用的装置主要是呼吸传感器。放置的时候,放置于患者呼吸动度最明显或者最大的部位(一般是下腹部),胸式呼吸的,可以稍微训练一下。将传感器末端通过软管与无线PPU模块相连接。PPU分为五部分,分别为:用于呼吸传感器的连接器,用于周围脉冲单元(PPU)的连接器,设备类型指示符(VCG或者SpO2),当前网络指示,电池状态指示符。

trigger:呼吸触发指在达到某一条件或者位置时才开始采集信号,在某一特定条件或者位置的时候停止采集信号。在触发扫描中,用户需要定义或者控制的参数主要有trigger delay(触发延迟时间)。理论上,trigger delay的时间加上“info”中“scan duration”时间不能大于呼吸周期。一般在使用中常用1000除以10秒钟窗口下的呼吸次数,得到大概的trigger delay值,输入到相关参数栏里。打个比方,如果10s内有两个完整的呼吸波,那么trigger delay建议设置为450~500ms;以此类推,如果10s内有三个完整的呼吸波,则trigger delay建议设置为300~330ms。

Breath Hold:屏气,相对容易理解,就是通过控制呼吸运动来冻结呼吸运动伪影。通常让被检查者吸气-呼气(吐气)-屏气(憋住气)。在屏气扫描中,同样一个序列,总的扫描时间是固定的。举个例子,要获得36幅图像,需要扫描的时间是38秒。大部分病人无法一次屏气这么长时间。那么可以通过设置上面的参数(一次屏气获得的最大图像数)。比如,填入18,那么一次屏气采集18层,就将原来的36幅图像,拆分成两次屏气完成,单次屏气的时间就缩短为19秒。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设置,适当的拆分屏气次数,减少单次屏气时间。

通过Breathhold guidance来选择指令方式。这里提供了两种方式即语音自动播放以及手动控制系统输出语音的方式。

PEAR:Phase Encoding Artifact Reduction,简单的说就是在呼吸周期连续信号根据相位编码重新进行K空间的排布,从而抑制呼吸运动伪影。在呼气末端相对运动较小的阶段,这个时候采用对运动敏感的低频相位信息进行信号编辑;在其他呼吸阶段,呼吸运动相对剧烈,采用对运动不太敏感的高频相位信息进行编码。根据呼吸波形,将所采集的K空间相位信息进行重新排列。采用低频相位编码编辑的信号填充在K空间的中心;高频相位编码编辑的信号填充到其他位置,从而相对减少呼吸运动伪影。

Navigator respiratory compensation:膈肌导航,主要采用的膈肌导航。通过放置一个2D的扫描脉冲对膈肌的运动进行监测。时变梯度下调幅脉冲激发可以实现空间/频率多维选择性激发,膈肌导航就是选取和呼吸相关的组织/器官(通常置于肝脏和肺部之间)中激发一个柱形脉冲,利用其信号来评估膈肌运动的情况。使用膈肌导航时,正确放置导航条的位置十分重要,这样才能保证导航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图片

与呼吸触发相比,采用膈肌导航技术,理论上就不需要放置呼吸传感器。然而导航条位置的放置非常重要。在飞利浦中,一般要求导航条放置于右侧膈肌的最高点,1/3置于肺组织,2/3置于肝脏组织。定位导航条最好在冠矢轴三个方位都确定好。在膈肌导航中,参数非常多,其中scale factor(比例因子)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这一参数定义为脏器在头足方向与膈肌在头足方向之间的运动关系。因为膈肌的运动,并不等于相关脏器的直接运动,这两者之间存在一个相对的关系或者比例。举个例子:如果膈肌在呼气时,向上移动1mm,这时心脏上缘在同一时期可能只向上移动了0.6mm,那么scale factor的值就应该为0.6/1.0=0.6。在实际上使用的时候,需要根据目标脏器,选择合适的scale factor。做心脏冠脉扫描的时候系统推荐采用0.6,但是很多原始卡片设置的是0.45。做肝脏扫描,一般建议设置为1.0。膈肌导航通过导航条监测膈肌运动位置,系统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呼吸补偿,一种叫track,一种叫gate。gate就是所谓的门控技术,在一个用户设定的窄的窗口范围内,信号落到这个窗口内再采集,就能保证所有采集的信号都在一个非常窄的窗口范围内,达到相对冻结运动的目的。

图片

一般来讲,大部分导航门控的效率在45%~70%之间,被检查者呼吸越均匀(膈肌运动越均匀),导航效率越高。实际序列的扫描实际应该是系统显示的扫描实际除以导航效率。举个例子,心脏冠脉不打药序列,全心扫描,序列的扫描实际为4min,导航效率如果为50%,大概实际上真实的扫描实际为4min÷50%=8min。导航效率越高,实际上扫描的时间就越短。

西门子'Physio'参数卡:

图片

1st Signal/Mode: 第一信号/模式,决定了运动的生理信号和生理触发扫描的扫描模式。包含:ECG:心电触发,适应于心脏和胸部的扫描,以心电QRS波中的R波作为触发点。Pulse:脉搏触发,适用于抑制动脉血液或CSF产生的运动伪影或者流动伪影。Resp:呼吸触发,可以避免由于病人呼吸导致的运动伪影。由呼吸带获取呼吸呼吸曲线。Ext:外部信号触发,利用外部信号来触发一个序列的扫描。

图片

Dark blood:黑血脉冲

Darkblood thickness:黑血脉冲厚度与层厚比例

Slice-sel. IR thickness:层面选择翻转脉冲厚度与层厚比例

图片Resp. control:呼吸控制,此参数决定抑制呼吸运动伪影的方法。

可以分为:Off:关闭,关闭导航控制。     

Breath-hold:屏气,在inline display里按下屏气扫描就可以开始扫描序列。Trigger:触发,在获得五次呼吸阶段的数据之后,一旦扫描到膈肌位置,表明呼气阶段已结束将采集一部分图像数据。

Scout mode:校准模式,此参数决定了扫描导航信号的准备阶段。通过此方式,可以查看导航是否按所需方式记录呼吸信号。

Scout TR:决定了导航脉冲的TR时间。

Accept window:接受窗,选择了呼吸控制列表参数之一后则会设置此参数。

Scout type:Liver dome scout: 膈肌导航

Phase scout:相位拟合

Liver dome scout:导航条中心放置在膈肌最高点

飞利浦“Dyn/ang”—“动态/血管”参数卡:

图片

血管造影(Angio):主要方法有流入效应/相位对比/造影剂增强等。在短 TR 相对大角度连续激发下,流入效应利用血管内血液的流动用“新鲜”的自旋取代成像容积内的饱和自旋,得到血管和周围组织之间的高对比度。相位对比法利用两次(流动补偿/流动敏感)采集之间复数相减,得到血管的相对强信号;相位对比法需要预设最高流速防止相位反叠及血流方向决定流动敏感梯度的施加方向。对比度增强法则利用试剂的首过效应,T1 的降低导致血液高信号(大角度短 TR 激发下,短 T1 的饱和效应低,信号强);两次( 注射前后) 采集相减增加血管像的对比度.血管为高信号的原始图像通过最大强度投影得到良好立体显示.

 TONE为了减小 3D 厚片的流入饱和效应,TONE 激发给出倾斜的激发包络,弥补流入饱和引起的信号下降.横断位扫描 TONE 方向可选 F->H(从脚到头方向激发角增大)或 H->F(从头到脚方向激发角增大)。

图片

CENTRA是3D 增强剂血管造影的一种特殊的相位编码顺序。将 Ky-Kz 空间化分为中心和外围两个区域,当造影剂在目标动脉中的浓度的上升期填充中心 K 空间区域,并且在填充该区域时采用随机顺序;然后填充外围区域,填充外围区域时采用低—高的顺序。

动态扫描(Dynamic study):针对随时间变化对象的连续重复扫描,要根据动态过程的特点设置相应得动态扫描控制参数。”individual” 方式下由用户指定动态数及动态扫描的时间安排(最短/手动/指定);

Keyhole:匙孔技术:其使用旨在提高动态扫描的时间分辨率,其原理是动态扫描时间序列的图像产生变化的主要是对比度,分辨率信息具有一定的可继承性。最后(或最前)的采集称为动态参考扫描,其他的采集称为动态 Keyhole 扫描。由扫描百分数决定动态 Keyhole扫描的采集百分比,参考扫描可以设置为最前或最后。

Quantitative flow:定量流动

CE profile order:对比增强血管造影填充顺序

Manual start:手动启动

Dynamic study:动态任务

dyn scans:动态期数

dyn scan times:动态扫描阻滞时间

fov time mode:视野时间模式

immediate subtraction:立即剪影

fast next scan:快速进入下一期

Prospect. Motion corr.:预期运动矫正

Arterial Spin labeling:动脉自旋标记

西门子“inline”参数卡:

图片

Subtract: 相减,决定了是否对当前扫描的序列执行相减评估,通过此方法可以生成注射造影剂后变化的图像。当前序列只扫描一次且为造影剂扫描时,系统将该序列的图像减去最后加载到图像重建缓冲区的序列。如果协议不带注射器图标,则图像会储存在缓冲区等待被减。

Std-Dev-Sag/Cor/Tra:决定是否需要在所扫描的断层中重建出矢状位、冠状位或者横断位的标准差图像,从中可以得出各个方向的像素值的散布。只有当断层数大于等于4时才能激活。

Std-Dev-Time:激活时将根据实际协议的断层组或断层后片重建出标准差图像,该结果是在断层组的方位上扫描的。可以看到扫描期间像素值的散布。多次扫描和多个时相都可以被评估。

图片

MIP-Sag/Cor/Tra:决定是否需要从实际扫描的断层组中重建出矢状、冠状还是横断的MIP图像。

MIP-Time:决定了是否可以从实际扫描协议的测量断层组中重建断层组方位中的MIP图像,计算包括了时间轴上最高像素值。只有在至少进行一次重复扫描或在触发扫描中至少扫描两个时相时才能被激活。

Save original images:保存原始图像,决定了是否保存未处理的图像。只有激活了以下其中之一才能取消激活该参数:Subtract、MIP、标准差、肝脏登记、T1图及T2图。

飞利浦“Postproc”后处理参数卡:

图片
图片
Preparation phases:相位准备
F0Interactive F0:互动
MIP/MPR:最大信号投影/多平面重建格式
Autoview image:自动查看图像
Calculated images:计算图像
Raference tissue:参比组织
Recon compression:重建压缩模式
立即:在扫描仍在运行时开始重建。
延迟:在扫描运行期间或之后立即不执行任何重建。后续可以使用延迟重建功能进行重建。
动态:在全部扫描完成之前,可以查看图像。
Save raw data保存原始数据
Preset window contrast:预设窗口对比
Reconstruction mode:重建模式
Save raw date:保存原始数据
Hardcopy protocol:硬拷贝协议名称
Image filter:图像滤波器
Uniformity correction:均匀性矫正,纠正其他非均匀性效应。对几乎所有成像序列的模量图像进行均匀性校正,PCA扫描除外。缺点:不能使用O-MAR, O-MAR XD扫描,不推荐用于脊柱成像。
Geometry correction:几何矫正

飞利浦'Offc/Ang'位置/角度参数卡:

图片
图片
Stacks:叠块
Stack Offc.(AP/RL/FH):叠块偏中心
Ang.(AP/RL/FH):叠块角度
Free rotatable:可自由旋转

西门子“Sequence”参数卡

Sequence-part1
图片
Introduction:提醒信号,此参数决定了是否通过梯度系统发出的敲击声使病人了解扫描已经开始。
Dimension:范围,决定了计划扫描的序列时二维还是三维扫描。Compensate T2 decay:补偿T2衰减,可以避免在采集长回波链时T2衰减的负面效应。
Reduce Motion Sens:降低移动灵敏度,此参数决定了是否使用修改的相位编码梯度,使得序列对轻微移动更加稳定。轻微移动易产生分割伪影。仅在TSE序列中有效。
Contrast:对比,此参数决定了使用不同的T2或者T2*加权在一次测量中要生成的图像质量。
Bandwidth:带宽,此参数决定了脂肪-水的像素偏移量和信噪比。
Flow Comp:流动补偿,此参数可以避免因流动、自旋引起的信号损失和拖尾效应。为此,附加的梯度脉冲采用适当的持续时间和幅度进行切换。Echo spacing:回波间距,决定了某些序列(如Tse)各回波之间的间距。较小的回波间距导致更短的序列时间,并可以减少图像伪影。
Sequence——Part2
图片

Define:定义,包含了加速因子和回波链。
Turbo factor:加速因子,决定了在每个RF激发脉冲中影响图像的重聚自旋回波数,当选用了Blade模式时,加速因子的意义为每个叶片所包含的的K空间线的行数。
Echo trans per slice:每个断层的回波链数,决定了每个断层扫描所需的回波链数。
RF pulse type:RF脉冲类型,此参数决定了RF激发脉冲的长度和包络。  
Fast:快速,短RF激发脉冲,可能导致串扰,建议用于距离因子不太小的快速序列。       
Normal:正常,具有良好RF分布的断层激发脉冲,允许用于串扰轻微的小间距的断层扫描。       
Low SAR:低SAR,具有良好的断层分布和低SAR的延长RF激发脉冲,但扫描性能有所下降。      
Optimize:优化,优化的RF激发脉冲,可以减少串扰。
Gradient mode:梯度模式,此参数决定了上升时间和在序列中用于切换梯度的最大梯度强度。可用的设置依赖于梯度系统,包含:
Fast:快速,充分利用梯度上升时间和强度,可能导致病人的神经末梢刺激。
Normal:正常,代表了性能和干扰的这种。
Wisper:轻,确保可接受的性能程度的更安静的梯度。
Red . EC sensitivity:减轻涡电流敏感性。

飞利浦“Coil”线圈参数卡:

图片
该选项卡显示所连接的线圈,扫描系统自动选择线圈单元,无需手动选择。

西门子“System”系统设置选项卡:

图片
图片
Position mode:定位模式,可以分为:FIX:根据协议来定义检查床的位置,系统自动查找相应的参考图像。REF:检查床的位置由当前聚焦的参考图像来确定。ISO:参考图像时协议检查床的位置是相对独立的。检查床的位置由层组的中心位置决定。使用ISO模式时,使用畸形矫正后的图像作为参考图像,并且系统自动使用畸形矫正。
Table position:检查床位置,确定扫描序列检查床的位置。零点位置由首次首次扫描的断层组测量决定。选择列表定义了检查床移动的方向。H:向头侧移动,F:向足侧移动
Image Numbering:图像编号,用于决定图像编号的先后顺序。 
MSMA:多层多角度,用来根据方位来定义第一序列,即使用MSMA序列时,由此参数决定图像重建的顺序。Sagittal:矢状,由显示的参数决定图像重建的顺序。可以从左到右、右到左,也可以由中间向两边重建。Coronal:冠状,由显示的参数决定图像重建的顺序。Transverse:横断, 由显示的参数决定图像重建的顺序。
图片
Coil Combine Mode:线圈组合模式,此参数用于决定将多个接收线圈的信号组合到一个扫描中的算法。系统具有以下算法:平方和、适应性组合。使用适应性组合能改善大部分协议的结果。
Auto Coil Select:自动线圈选择,可以分为:Default:默认,即接受系统所做的全局线圈自动选择。Open:打开,即激活各协议对应的线圈自动选择。Off:关闭,即取消各写协议对应的线圈自动选择。
Shim mode:匀场模式,可以分为:Tune、Standard、Advanced、neck、foot\ankle、cardiac、abdomen。Tune:调谐,不执行调整扫描和评估。系统使用调整时设定的值。能够满足没有特殊要求的标准扫描协议。Standard:标准,以标准模式执行扫描协议和评估。适用于具有特殊要求的扫描协议,例如EPI和脂肪饱和。Advanced:高级,以标准模式执行扫描协议和评估。这个模式主要用于波普扫描协议。高级模式是一个很耗时的模式,一般用于对磁场要求极高的协议。
Adjustment Tolerance:调整公差。是否要对近似的检查床位置应用匀场结果;
Auto:自动,匀场调整由系统确定。(最大或无)Max:最大,对近似的检查床位置使用匀场结果。Off:无,仅在同一检查床位置使用匀场结果。
Adjust with body coil:体线圈调整,在更改了线圈单元时,可以省去新的调整的步骤。
Confirm freq adjustment:确定频率调整,可以暂停扫描协议接受或更改系统的共振频率。
Confirm freq. adjustment:确认系统的中心频率做波谱扫描是同样需要勾选此参数,观察半高峰宽Brain: 1.5TSVS < 13Hz, CSI < 15HzBrain: 3T SVS < 20Hz, CSI < 25HzBreast: 1.5T< 25Hz, 3T < 30HzProstate : 1.5T< 20Hz, 3T < 30Hz
Confirm freq. adjustment:确认系统的中心频率乳腺扫描中必须要的一步系统认定信号强度最大的为水峰即中心频率乳腺扫描中脂肪可能是信号强度最大的峰,这种情况下机器会认为这是水峰,导致压脂失败类似情况也可能发生在硅胶植入的患者身上勾选Dominant Fat或者Assume Silicone没有勾选 “assume dominant fat”系统默认最高的峰是水峰此时中心频率需要手动确认。
Adjustment Volume:匀场容积,为定义磁场中用于优化参数的空间。
图片
Position:定义了调整容积的位置。
Orientation:定义了调整容积的方位。
Rotation:定义了调整容易旋转的角度。
R>>L:定义了调整容积左右方向的大小,以mm为单位。
A>>P:定义了调整容积前后方向的大小,以mm为单位。
H>>F:定义了调整容积上下方向的大小,以mm为单位。
图片
Transmitter:发射线圈
Correction factor:校正因子
Pulse Amplitude:协议中使用的射频脉冲的幅度。根据参考幅度自动计算出来。
图片
Gain:接收线圈增益。由系统自动计算接收线圈的增益。
Img scale cor: 额外的调整因子,在图像重建完成后发送到数据库之前,对图像灰白对比进行调整。

西门子Resolution参数卡

图片
Base resolution:基本分辨率,决定了在读出方向上的像素数量,同时决定了在读出方向上的空间分辨率。
Phase resolution:相位分辨率,决定了在相位编码方向上的断层分辨率。它由基本分辨率的百分比值表示。
Phase partial Fourier:相位部分傅里叶,此参数决定了在相位编码方向上以非对称方式对K空间进行采样。这样可以减少采集的时间,但是会降低信噪比。包含:4/8、5/8、6/8、7/8:所采集的相位步级数。      
Allowed:允许,序列自动计算并使用相位部分傅里叶的最佳设置。       
Off:关闭,使用整个图像矩阵。
Trajectory:轨迹,此参数定义了K空间中要采样的几何形状。
包括:Cartesian:笛卡尔坐标,K空间以行和列的矩阵采样,并且K空间逐行构建。  Blade:刀锋,数据按叶片采集,并在原始数据中覆盖一个圆形的空间。Interpolation:插值,可将图像的矩阵扩大至原来的两倍,但不会增加扫描时间。插值之后图像的过渡会更加柔和,但是需要更大的空间存储图像数据。
图片

PAT mode:并行采集的模式,分为:关闭、GRAPPA、mSENSE。仅当有两个以上线圈单元或RF接收通道时才能使用并行采集。
GRAPPA:基于GRAPPA算法的PAT重建。        
mSENSE:基于mSENSE算法的PAT重建。
PE factor :加速因子,决定了在相位编码方向上的加速因子。最大的加速因子对应于所使用的接收通道的数目。
Reference PE:参考线PE,此参数决定了在PAT重建时相位编码方向上的参考线数量。
图片
Image Filter :图像滤波器,用于对重建后的图像进行滤波。         
Intensity:分为:平滑、标准、锐利三种强度的滤波。不同强度的滤波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是强度越大,图像会越均匀,但是对比度越差。          
Edge Enhancement:边缘增强,决定了图像滤波的边缘增强值。          Smoothing:平滑,决定了滤波器的平滑限值。
Distortion Corr.:畸形矫正,用来补偿图像边缘的枕形失真(发生于大FOV或偏中心图像)。
Prescan Normalize:预扫描标准化,即为利用正式扫描之前的预扫描得到的一组数据对图像的不均匀亮度进行补偿。
以下情况不使用Prescan Normalize : 
1、使用Body线圈
2、使用收发两用线圈。
3、使用其他核图像
Unfiltered Images:未滤波图像,决定是否保存未滤波的图像。
Normalize:标准化,可以降低近线圈的亮度和提高离线圈比较远的区域的亮度。但会降低图像的对比度和增加图像的噪声。
B1 Filter:B1滤波器是一种同态滤波器,可用于降低在场强等于或大于3T时由于组织内的介质共振引起的信号差异。
图片
Raw Filter:原始数据滤波器,降低K空间周围数据的权重减少吉布斯伪影的出现。
Elliptical Filter:椭圆滤波器,只使用K空间中心的数据,K空间周围的数据全部填零,可以在不损失分辨率的情况下,增加10%的信噪比。

写在最后:
MR 扫描参数的变化和组合是无穷尽的。根据临床应用需求,操作者可以灵活多变地改变参数,并得到相应的图像对比度,分辨率,SNR 等的变化。在改变参数的过程中,只要了解每个参数的意义及其改变导致的对系统要求的改变,就能消除冲突并顺利完成设置,成功施行扫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