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按“上岸率”收费,如此求职指导纯属忽悠

 zhb学习阅览室 2024-05-16 发布于上海

作者:王钟的

为了帮女儿找到一份国企工作,江苏南京的程女士从2023年年底开始,陆续给北京菜鸟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转账近4万元。该公司销售人员声称,“一万多(元)的上岸率93%,三万多(元)的上岸率98%”。实际上,程女士交费后,不但孩子工作没着落,缴纳的费用也追回无门。面对质疑,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个别销售为了签单,说了稍微夸张的话”。

面对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上岸”稳定程度更高的国企成了不少毕业生求职的优先选项。这也意味着国企特别是央企的求职竞争更加激烈,淘汰更加残酷。一些国企的热门岗位招聘时,恐怕淘汰率都在90%以上,而“菜鸟无忧”宣称经过他们指导以后的“上岸率”达到90%以上,明显违背常识。

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应聘者找到理想工作的概率,一种可能是该机构确实有独到之处,能够明显提高求职者参加招聘笔试、面试的分数;另一种可能就是该机构有不为人知的“门路”,能够通过内部推荐等方式“保送”求职者录用。

在社会密切关注下,国有企业招聘普遍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毕业生要顺利通过国企招聘,一般要经过多轮笔试和面试,拟录用名单还要面向社会公示,尽最大可能杜绝招聘舞弊等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因此,一些求职辅导机构的销售人员时常暗示自己有“关系”,实际上就是利用家长和毕业生求职心切的心理搞忽悠。

从报道提供的信息看,有关机构也没有什么“独门秘籍”。受访家长表示,“菜鸟无忧”的服务老师以让孩子学习为由,发了很多企业的测试真题和投递简历的链接,孩子将对方指点过的简历大量投递后并无收获。不少央企在招聘时反复申明,“招聘官网为唯一官方渠道,并未授权其他机构发布招聘信息,也不组织任何辅导培训”。而且,用人单位在开展校园招聘时,会结合求职者的学历、在校表现、个人性格、与岗位匹配度等因素综合判断,换言之,求职者的竞争力很难在短期内迅速提高,求职机构在这方面的意义终归是有限的。

客观来说,从校园到职场,毕业生求职时确实容易陷入迷茫,也面临着不少的信息差。求职指导机构提供的服务,有助于部分求职者转换身份角色,更好地进入求职状态。不过,利用家长和毕业生的焦虑情绪,随意许下各种不切实际的承诺,甚至以忽悠的话术引诱家长交钱,则明显违背商业伦理,甚至触碰了法律底线。

对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求职指导机构的规范,查处虚假宣传、漫天要价等违法违规行为,保护家长和学生的正当权益。同时,学生和家长也要意识到,求职不是“临时抱佛脚”的事儿,更不要有走偏门、后门的侥幸心理。否则,不仅可能花了冤枉钱,还会耽误求职进程,承受“人财两失”的后果。

当然,高校的责任也不能缺失,加强就业服务,多为毕业生提供公益性、实用性的求职指导,才能消除求职者与就业实际的信息差。毕业生自己也不妨想清楚,做好务实的职业规划,有意识地培养求职竞争力,如此才能帮助自己找到理想的岗位,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王钟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