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方草原的战国时代:成吉思汗如何打破“四面皆敌”的死局?

 supermbt 2024-05-16 发布于浙江

成为乞颜部首领后,成吉思汗就算冲出新手村、走上江湖路。而当时的草原江湖特别乱,完全就是一幅草原版的战国时代。

北方草原的战国时代:成吉思汗如何打破“四面皆敌”的死局?

相比其他部落,成吉思汗的乞颜部不仅实力不强,总共也就三万多人,关键是位置极差,堪称四面皆敌。

东面的札答兰部:首领扎木合是成吉思汗的幼时俺答,还帮他从蔑儿乞人那里夺回新娘孛儿帖。但一山不容二虎。两个年轻可汗,同样出类拔萃、同样野心勃勃,同样想当蒙古部大汗和整个草原的大汗。于是,从分道扬镳到反目成仇,就是一瞬间的事。

南面的塔塔儿部:这伙人几乎跟所有草原部落都有仇。因为他们是女真人的二鬼子,替大金朝盯着草原。跟蒙古部之间,则是世仇中的世仇。蒙古部的俺巴孩汗就是被塔塔儿人出卖给了金人,最后钉死在木驴上。为此,蒙古部跟塔塔儿人进行了十三次战争。

西面的乃蛮部:相比其他草原部落,乃蛮人要文明得多,已经有了国家雏形。距离也比较远,跟乞颜部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但乃蛮人跟克烈部的关系非常差。而克烈部又是乞颜部的盟友。所以,乃蛮部也就成了敌人。

北方草原的战国时代:成吉思汗如何打破“四面皆敌”的死局?

北面的泰赤乌部和蔑儿乞部:泰赤乌部跟乞颜部一样,都是能出蒙古部大汗的贵族部落。身份决定立场、立场决定关系,竞争也就不可避免。蔑儿乞部跟蒙古部也是世仇,跟成吉思汗之间还有私人恩怨。抢成吉思汗的新娘的,就是这伙人。

处四战之地还四面皆敌,这就是个死局。不管是长期来看还是短期来看,乞颜部要成为草原霸主的可能性极低。

这一点,对比一下战国时期的韩魏就清楚了。一个武器装备天下第一、一个变法图强天下第一,结果都是最先被打死。原因就是四战之地且四面皆敌。那这种死局,应该怎么破?

北方草原的战国时代:成吉思汗如何打破“四面皆敌”的死局?

只能采取曹操的破法:先是一直苟,慢慢壮大;后是一把赌,干掉袁绍;最后吊打四方。

成吉思汗未必知道曾经有过一个曹孟德,但他的战略操作跟曹孟德几乎一模一样。唯一不同就是:成吉思汗没有汉献帝,做不到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他有乞颜部的高贵血统。所以,从一直苟到一把赌的效率,就比曹操高太多。

苟的方式,是拜大哥当小弟。

曹操拜河北袁绍当大哥,然后在大哥的支持下一直壮大自己。成吉思汗拜克烈部王罕当义父,然后在王罕的支持下一直壮大自己。

但相比袁绍,王罕这个大哥的质量太差。他能提供的力量支持不多,只能提供声势支持。背后有个大哥,能让敌人忌惮、能然自己不慌。王罕的作用,也就到此为止。

所以,大哥还得继续找。

于是,成吉思汗找到了女真大金朝。你塔塔儿人可以给大金朝当二鬼子,我乞颜部也可以,而且带上盟友克烈部一起给大金朝当二鬼子。

的确很不光彩,也配不上成吉思汗的英明神武。

但光明正大的算法无法适应残酷的草原。在初入江湖之时,成吉思汗就是苟在克烈部王罕和女真大金朝的羽翼下。

北方草原的战国时代:成吉思汗如何打破“四面皆敌”的死局?

苟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没能苟到成功那一天。

但苟的前提,是拥有生存下来的力量和壮大自己的能力。这两点缺一不可。生存都成问题,那不叫苟,而叫听天由命;壮大不了自己,也不叫苟,而叫自甘堕落。

所以,就像曹操一样,成吉思汗也要拿出真本事,在草原上打出一片“河南根据地”,打造一个谁也惹不起的强者标签。

十三翼之战:不胜而胜

战争的对手,是扎木合为首的札答阑部以及泰赤乌部等十三个草原部落,总兵力大约三万人。

战争的目的,是争夺蒙古部落联盟首领和统一蒙古诸部落。

战争的时间,是公元1190年。

战争的原因,一说是成吉思汗在前一年被推举为乞颜部可汗,引发了扎木合的严重不满;一说是金世宗在前一年去世,给草原混战提供了机会。

战争的过程和结果非常荒诞。

先是,扎木合组织十三部联军,准备对铁木真的营地发动突然袭击,目的就是要一举歼灭铁木真和乞颜部。

北方草原的战国时代:成吉思汗如何打破“四面皆敌”的死局?

但是,扎木合联军内部出了叛徒,铁木真提前获悉扎木合大军的动向,并召集十三翼军队(成吉思汗首创的军队编制,相当于十三支部队)做好应战准备。

最后,铁木真兵少、扎木合人多,所以铁木真打了败仗,只能率部众退入峡谷,扎木合得胜而归。

显然,扎木合没能实现灭掉铁木真的战争目的。这就为铁木真提供了翻盘的可能。而且,他还做了一件非常丧人品的事情,架起七十口大锅,把俘虏给煮了。十三翼之战是蒙古部的内部战争。你扎木合这么做,让其他蒙古部落怎么想?

而铁木真的做法则完全相反,战后积极安抚部众,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草原人。所以,虽然输了战争,但铁木真的部众反而越来越多。

书上是这么写的,逻辑也很能讲通。但还有一个更能讲得通的逻辑,那就是血统。在扎木合和铁木真这两个强者之间,草原人更倾向于拥有纯真尼鲁温血统的成吉思汗。所以,才会有战前获悉情报、战后部众归属的情况发生。

对战塔塔儿人:获得金朝册封

公元1195年,金章宗派左丞相夹谷清臣联合塔塔儿部进攻弘吉剌部等三个蒙古部落。进攻很顺利,而且抢了很多牛羊物资。

但战后“分赃”出了问题。

夹谷清臣带走了全部战利品,一只牛羊没留给塔塔儿人。这就是当时的女真大金朝,不仅毫无智慧而且目光短浅,硬是为了几只牛羊逼反了二鬼子塔塔儿人。塔塔儿人动手抢劫,金军责令归还,塔塔儿人拒不归还,然后金军向塔塔儿人开战。

夹谷清臣的这个操作,蠢不可及。于是,金章宗下令将他罢免,换右丞相完颜襄负责北方防务。

北方草原的战国时代:成吉思汗如何打破“四面皆敌”的死局?

但没有最蠢,只有更蠢。

你完颜襄安抚一下,然后再出点儿钱,那塔塔儿人就还是女真人的二鬼子。这么多年来,塔塔儿人几乎得罪了所有的草原部落,他们没有退路,只能继续给女真人当二鬼子。可完颜襄是咋办的?

公元1196年,完颜襄竟联合铁木真的乞颜部和王罕的克烈部一起进攻塔塔尔部。这就是自断臂膀,用两只饿虎干掉了自家的“忠犬”。

战争结果毫无悬念。二鬼子塔塔儿人做事是真得贼、打仗是真不行,首领被杀、辎重被掠。

战后,克烈部王罕被封为“克烈部王”,王罕这个名字就是从这里来的;铁木真被封为“札兀惕忽里”,相当于招讨使。

有了女真大金朝的政治背书,王罕的克烈部和铁木真的乞颜部立即实现等级提升,完全可以狐假虎威地横行草原。

支援盟友:王罕大哥是真无能

曹操拜袁绍当大哥,拜得非常值。关键时刻大哥是真出兵。但铁木真拜得这位王罕大哥,则是要多亏有多亏。

北方草原的战国时代:成吉思汗如何打破“四面皆敌”的死局?

公元1189年,也就是十三翼之战前,王罕的叔父古儿汗将王罕逼走,取代他成为克烈部首领。铁木真带兵援助,赶走古儿汗,帮王罕复位。

公元1196年,也就是进攻塔塔儿之战后,王罕在拉着战利品返回营地的路上,就被异母弟额儿客合剌和乃蛮人打了伏击,又丢了汗位。铁木真只能再次出兵,赶走额儿客合剌,再次帮他复位。

在这两次之前,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也帮助过王罕复了两次位。也就是说王罕这家伙,动不动就能混丢汗位,而铁木真父子时不常就得帮他重新夺回汗位。

但王罕在草原上很有影响力。而克烈部还是与蒙古部并驾齐驱的草原部落联盟,超了乞颜部一个等级。所以,铁木真虽然能征善战,却仍旧一直苟在王罕之下。凭借王罕的影响力和克烈部的联盟,一个一个地兼并草原部落。

在联合克烈部进攻塔塔儿部的同时,铁木真顺手兼并了同宗主儿乞部,巩固了“纯种蒙古人”的内部团结。同时,为消除周边威胁,还联合克烈部于公元1197年击败蔑儿乞四部、于公元1199年击败北乃蛮部、于公元1200年打残泰赤乌部。

北方草原的战国时代:成吉思汗如何打破“四面皆敌”的死局?

对铁木真来说,以上这几场仗就是大哥王罕的价值所在。单靠乞颜部的力量,他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摆脱“四面皆敌”的死局。虽然大哥很残废,但大哥的作用无可替代。

自公元1190年十三翼之战到公元1200年击败泰赤乌之战,除了第一次外,成吉思汗几乎就是全胜战绩。对于崇拜强者的草原人来说,成吉思汗俨然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

至于王罕和扎木合这两个与铁木真齐名的草原英雄,一个是水平真得菜,一个是血统不够纯。所以,草原三杰中,只有成吉思汗铁木真最有可能成就统一草原的功业。

当然,接下来的江湖考验,当然会更大更难更险。成吉思汗将要再次面对来自扎木合的挑战。到底谁能成为蒙古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与扎木合之间必须要来一场“官渡决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