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最大的本领应该是什么?

 元祉心育 2024-05-16 发布于河北

文/元祉

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最大的本领应该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这个本领大多数家长是不具备的,我们很多家长在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家长也在折腾,像一个长不大的小孩,把一个原本很小的事儿,折腾成了一个大事,最后家庭不可开交,后果无法收场。

看过一个短片,一个14岁的小男孩儿叫沐泽,是个初中生,成绩优异,可是沐泽在一次比赛中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个女孩叫千惠,俩人顺其自然的开始了早恋,沐泽父母如临大敌,一激动,一着急,结果采取了一些不合适,不恰当的一种方式,坚决的要斩断沐泽这段恋情,甚至给千惠的家长打电话。

事情做到这个地步,两个孩子其实都受到了伤害,沐泽从此之后一蹶不振,原本他应该是上高三了,可是已经半年多的时间没有去学校,各科的成绩直线往下掉,孩子跟父母之间几乎就没有太多的交流,也就是这个事情,其实两年多的时间了,他没有化解。

这个时候父母才意识到,自己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开始重塑自我精神认知体系,对孩子换了一套教育系统,把孩子当独立的个体去看待,尊重他的想法,用别的方式去引导他。

沐泽父亲带着沐泽在北海道的工地上劳作了一天,推心置腹的和他说:如果你没有学历,你也许做眼前的工作可以生存,如果你喜欢千惠,你愿意她陪着你一起在工地里风吹日晒么?如果有比你能力强的男人站在她身边,你觉得她还会喜欢你么?

沐泽似乎在烈日炎炎下想通了什么,回家之后发愤图强,不仅和千惠成为好朋友,和父母的关系也融洽了很多。

所以,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出一些问题,为什么随之而来的是,孩子们走上了不同的路呢?

就取决于父母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你的方式方法,你的手段。

第一,学会尊重孩子。

我们自己也是从小孩子长大的,你说你家孩子今天遇到的这些问题,扪心自问,我们多多少少也遭遇过,只不过是今天的孩子,互联网的信息更加的发达了,各方各面的这种诱惑相比我们之前可能是一个乘以10倍,乘以百倍的这样的一种诱惑和影响,但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你要记住四个字,叫——人之常情。

无论是孩子今天他本能这个层面上的变化,还是这个孩子他开始萌生了一些欲望,还是这个孩子他开始产生了一些特有的一些情愫,这个孩子在头脑当中产生了不一样的价值观,这些东西我们都要采取尊重的姿态,我不能因为这个事情就把我家孩子说的啥也不是。

当你学会尊重一个孩子的时候,基本上这个孩子身上的问题80%就自动消解了,尊重孩子意味着什么?

你看他的眼神是平和的,甚至是柔和的,然后你面对这个孩子的时候,你是接纳的,不是排斥的,你跟他讲话的时候,你是肯定的,不是否定的,你跟他沟通的时候,你是在引导这个孩子,而不是再去打击这个孩子,因为你的底层的心态不一样了,那么你后续的一个操作的行为它就会千差万别。

第二,就是要去疏导

遇见任何的问题,不要去赌,比如说孩子早恋了,不能早恋必须断了,我不让你出门儿,我跟你学校老师讲,我对那个女孩子围追堵截,我给他家长打电话,这不就这个事情做的很极端吗?堵可以堵得住吗?

青春期的青春它就是一股能量,那个能量它就是要喷薄而出。

就像火山,你摁是摁不住的,即便你最后真的把这个孩子摁住了,你把这个孩子也给打趴下了。

什么叫疏通?比如说这个孩子刚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那么这个时候他对于如何经营两性关系或者对于情感问题他是没有认知的,他头脑当中是混乱的,父母应当以过来者的姿态,就好像他一头乱麻,头发是混乱的,我们拿一个梳子给他轻轻的梳理清楚,疏顺了,让这个孩子在思想上面理顺了。

很多家长只喜欢去赌:“你不要干这个”,但是从来没有教过你应该怎么干。

比如说“孩子呀,你不想读书是不对的,你不去学校就不行”这个叫赌。

如果家长的认知到位了,把你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轻轻的云淡风轻的分享给自己的孩子,就相当于在孩子的心田当中播下了一颗种子,这些内容,孩子慢慢的把这个东西就琢磨过来了,脑袋瓜子他就转过来了,他就很明白我今天到底应该怎样走好我的人生之路了。

《共情的力量》一书中曾说:“我们对孩子说的话,无论是正面反应还是负面反应,都会导致大脑发生改变。”

所以,家长如果能尽快先提高认知,把孩子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么也就是共情了孩子的成长问题,孩子也会从中学到生活的智慧。

~END~

【育儿先育己,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就要拥有什么样的智慧,我是家庭教育师元祉,相信每个父母都可以成为好的父母,只要肯改变,欢迎点赞关注,可私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