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麦粒灸”医案两则:治低烧、白血球减少症,取得良好效果

 顺势而为frfi8r 2024-05-16 发布于河南

图片

中医书友会第3879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一般我们认为艾灸特别适宜于治疗虚证、寒证,本文中有一例阴虚骨蒸的病例,用麦粒着肤灸疗愈。可见灸可能具有双向调节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阴阳,而并不是只取其温补作用。

—本文约1000字,预计阅读3分钟—

图片

着肤灸治二则

作者/廖方正  胡玲香  严明芳


我科采用麦粒着肤灸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显著,无副作用。

方法:用艾绒捏成麦粒大小圆柱。辨证取穴,灸治壮数由病情需要确定,一般每穴灸1~7壮。现举二例,供同道参考。


一、灸四花穴治低烧症

秦×,女,28岁,护士。

患者素有胃痛,长期纳差,一年前自然流产,自此感全身乏力,精神萎靡。三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午后潮热(37.5℃—38℃),自觉五心烦热,午后尤甚,失眠多梦,服药无效。遂来我科住院治疗。

症见:消瘦,面色萎黄,午后体温37.3℃~38℃(腋下),舌尖红,苔薄干,脉细数。

辨证:气阴两虚,骨蒸潮热。

治疗:取四花穴,麦粒着肤灸,每穴5~7壮,每日一次,灸后即效,当天体温降到36.9℃。如此三周。

体温保持正常(36.5℃左右),痊愈出院,至今3月未发病。

图片

图片来自大家中医app

注:四花穴源见《针灸大成》,即膈俞,胆俞。


二、灸治白血球减少症

杨×,女,20岁。

患者入院前6月无明显诱因,感乏力,心累,气短,失眠,纳差。查白血球2400,诊断“白血球减少症”。经中西药治疗,白血球升到3600,停药后又下降到原来水平。

症见:消瘦,面色萎黄,舌淡嫩,苔薄白,脉细弱,证属心脾两虚

治疗:取大椎、命门、足三里,麦粒着肤灸各三壮,每日一次。

两周后白血球上升到3000,三周后上升到3600,四周后上升到4100,上述症状全部消失。继续巩固治疗,取穴如上,每穴三壮,每周两次,连续四周,痊愈出院。至今3月未复发。

图片

图片来自大家中医app

图片

图片来自大家中医app


体会

灸法能治疗多种疾病,我们通过临床实践,初步认为,灸法不仅适宜于气虚,寒症,而用于实热,阴虚阳亢也未出现“火邪入腹,干错五脏”、“助阳伤阴”、“焦骨伤筋”等副作用。灸法可能具有双向性,通过调节脏腑、经气、气血,平衡阴阳,达到治病的目的。

图片



就如文中所示,艾灸不光能进行日常保健,对于一些疾病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前提是要正确的操作使用,选准穴位和艾灸的方式很重要。

欢迎加入5天线上艾灸训练营,这是一个可以改变你观念,教你实用艾灸的训练营。案例+实操+答疑,专业医师,学霸助教,全程护航


原价 99 
现价 39 元
拼团价 9.9 元

↓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5天时间,知艾用艾!
从此秒变艾灸达人不是梦

↓学员反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