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人的流浪猫效应:一个不聚财的家庭,有以下三个共性

 布衣粗食68 2024-05-16 发布于湖南

有一个女人,外出散步的时候,遇到一只流浪猫。

女人可怜猫,就把猫带回家喂养。

接着,女人遇到第二只流浪猫,同样带回家。

不知不觉,女人家有了一大群猫。

好端端的家,因为猫太多,开销变大,并且家人互相抱怨。

更可怕的是,猫太多,家很乱,谁都不愿意多待一会。

这就是“流浪猫效应”。

任何一种关系,一种心态,都要有边界感,有底线,否则就会给家庭带来灾难。

我们都希望家庭聚财,因此很相信一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本想通过善行来改变家庭的运气,促进家业的发展,没想到把家庭的财运破坏了。

看看你的家庭,若有以下几个共性,就要改正了。

01

过分的善良,只会伤害到自己。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发布了一个案例。

在上海闵行区,吴某与同事在羽毛球馆内打球,不小心踩到流浪猫的肚子上后摔倒,构成了十级伤残。

之后,吴某把投喂流浪猫的肖某,羽毛球馆都告上了闵行法院。

经过一审,法院认定,肖某赔偿吴某二十多万,羽毛球馆附带补充责任。

很快,事情就被大家关注,也有媒体进行跟踪。然后事情进行再审。

肖某发声,自己根本负担不起赔偿金,生活也因此陷入困境。

当然,我们相信,真相终究会来到,但是这件事确实给肖某带来困扰,为什么自己好心却没有好报呢?

还有人指出,要有责任,这个抛弃猫的人也有责任。但是我们去哪里找这个人呢?

《奇葩说》辩手柏邦妮,说了这样一个观点:“善良是很珍贵的,但善良要是没有长出牙齿来,那就是软弱。”

不管什么人,向你借钱,要东西,你都大大方方地给。

来了外地的人,你不认识,也让他到你家借宿,吃饭,还给他路费。

万一对方是骗子,是一个逃犯,你还对他客客气气,这不是被他连累了?

就是猫猫狗狗,你都带回家,万一这是病猫病狗,你不是捡来一个大麻烦,甚至让家人很不安全。

还有一种情况,你一直对某个人善良,一旦你不持续帮助他了,他就对你厌恨。

“碗米恩,担米仇”的情况,我们也不是没有遇到。

你做一百件好事,但是一次拒绝做好事,就被对方认为,太恶毒,不值得信任,所有的善良,都清零了。

一家人都善良过度,这是更不可取的,被坑的机会很大。

02

什么都舍不得扔,只会麻烦不断。

为什么发现一只流浪猫之后,会接二连三发现流浪猫呢?

为什么你不舍得抛弃猫呢?

猫被抛弃过,因而担心再次被抛弃,就会做出更乖顺的样子,你就于心不忍了。

当家庭里很乱了,你还是不扔,这就让家庭不再干净,甚至臭气很大。你的邻居,会因此对你很不客气。

心理学上,有一个“视网膜效应”。就是你发现某样东西之后,会持续去发现类似的东西。

以此类推,发现垃圾的人,会不断发现垃圾。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家庭里,人人都喜欢带垃圾回家。

一块没有用的塑料,你认为可以卖钱,就带回来;一块木板,你认为可以用,就带回来。满屋子,都是囤积的垃圾。

屋里很多东西,毫无用处,你却认为,未来的某一天,可能用得上。

再深层次分析,就会发现,不舍得扔东西的家庭,越来越抠门。一分钱都会使劲藏起来。

这就说明,大家不懂得“有舍有得”的智慧,只是抠钱,而不是投资兴业。钱到了家里,就是一笔存款,并且一直不用。

钱如水,不流动起来,而是不断囤积,这也会导致钱贬值。

家庭里乱了,生活环境差了,人的脾气就大了,家人的争吵也多了。

03

不自量力的行为,只会适得其反。

在电视剧《欢乐颂》里,樊胜美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

她对家里的每一个人,都竭尽全力地帮助。

可是她三十岁还没有对象,沦为了剩女。反过来,家人嫌弃她,怎么就嫁不出去呢?

樊胜美忍不住,发牢骚了:“作为一个30岁的女人,没有一分钱存款,哥哥结婚的房子首付是我出的,还贷也是我,连生孩子的钱都是我出的......”

樊胜美,是一个白领,在上海打拼。

本来收入不错,但是她不知道,一个人是撑不起一个家庭的。一个人也改变不了一家人的命运。

不自量力的行为,从来不会带来财富,而是让自己亏损,这是高估了自己的社会上的地位,在别人心中的位置。

大量喂养流浪猫的人,不也是看不清自己的实力,导致亏损严重,从此站不起来吗?

人、家庭有几斤几两,应该看清楚。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作为家庭,应该想一想,大家一起努力,到底能够做成什么,千万不要好高骛远,不要认为无所不能。

根据能力去开店铺,打工,创业,那么每一步都是胸有成竹的,会带来财富。

04

《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中写道:“我为我的生命负责,你为你的生命负责,绝不轻易越界。”

家庭内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每个人都按照角色去努力,各司其职,然后大家凑拢,就能做成一件大事。

相处的时候,需要善良,但是更需要彼此善待,而不是单方面付出。

家庭和外部,帮人要看对方的人品,要看自己的能力,更要懂得拒绝,避免对方不断索取。

帮人的方法,不是持续投喂,更不能包养,而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任何一样物品,一旦超量,多余了,就应该及时扔掉,学会丢包袱。

一家人,善良有尺,待人有度,量力而行,有舍有得,不愁不富。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