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乳腺癌年轻患者,在接受内分泌治疗时,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刘永毅医生 2024-05-16 发布于陕西

与西方国家相较,我国乳腺癌患者发病中位年龄偏低,一些医疗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40岁以下的患者约占总体患者的20%左右!

年轻乳腺癌患者,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比例比较大,大约占据到了50%-60%左右,内分泌治疗成了这部分患者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然而,年轻患者在治疗过程有一些“特别之处”,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年轻乳腺癌“特别之处”

♦️年轻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往往具有➡️较高的侵袭性,这意味着癌细胞生长和扩散的速度相对较快,使得治疗难度加大。要求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更加精细和个性化,以尽可能控制病情的发展。

♦️年轻乳腺癌患者在接受长期内分泌治疗时,往往表现出➡️相对较差的依从性。可能与年轻患者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以及治疗带来的身心负担有关。内分泌治疗通常需要持续较长时间,且伴随一定的副作用,年轻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治疗中断或不够规律的情况。

♦️年轻患者➡️卵巢功能较为活跃,在化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停经的情况,但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年轻患者的停经率往往偏低。这意味着在化疗期间,患者的卵巢功能仍可能保持一定的活性,增加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复发风险。

✍治疗方案选择

📎芳香化酶抑制剂有非甾体类药物,代表药物有来曲唑、阿那曲唑等,还有甾体类药物,代表药物有依西美坦。

📎卵巢功能抑制剂代表药有戈舍瑞林、亮丙瑞林等。

📎CDK4/6抑制剂有阿贝西利、瑞波西利等。

与单纯使用他莫昔芬相比,采用卵巢功能抑制联合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综合治疗方式,能够明显提升绝经前患者的生存质量,尤其对于已经接受过化疗的患者而言,其效果更为显著。

在接受卵巢功能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相较于其他年龄段,⚠️年龄在35岁以下的女性明显获益更为显著

最新的指南建议,对于复发风险较高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推荐使用CDK4/6抑制剂(如阿贝西利)+卵巢功能抑制剂+芳香化酶抑制剂或他莫昔芬进行治疗。

卵巢功能抑制剂的剂型

1个月剂型和3个月剂型在生理和临床结局上表现出相似的效果,两种剂型均能在2至4周的短时间内迅速降低雌二醇水平,并在整个治疗期间稳定地维持在绝经后水平。

卵巢功能抑制剂3个月剂型还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就诊次数,显著提高治疗的便捷性,有助于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进一步提升其生活质量。

卵巢功能抑制剂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何时启动芳香化酶抑制剂?

👉有一些人认为,采取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之前,应确保卵巢已经得到有效抑制,以此来防止单独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可能引发的血浆雌二醇水平上升的问题。

👉也有一些人认为可以同时启用卵巢功能抑制剂和芳香化酶抑制剂,原因有二:

♦️卵巢功能抑制剂通过调控脑垂体的功能,有效降低了激素水平,而芳香化酶抑制剂在刺激脑垂体方面的作用则相对较为有限。

♦️大多数接受卵巢功能抑制剂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都是化疗后的病人。化疗常常导致闭经,因此,同时开始使用这两种药物也是可行的。

注意!⚠️化疗后停经的年轻患者来说,停经并不等同于绝经。停经只是暂时的生理现象,而绝经则是指女性生殖功能的永久停止。

雌激素水平监测

许多医学专家对雌激素检测的准确性存在怀疑,并指雌激素水平检测可能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经济压力。因此,并不推荐常规进行雌激素监测。

但是!

卵巢逃逸!即卵巢功能抑制剂治疗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年轻乳腺癌患者发生的概率大约在5%左右。因此,建议卵巢功能抑制剂治疗期间,每三个月或按照常规的复查频率进行雌激素水平监测,也是可以的。

若怀疑患者存在卵巢逃逸现象,比如发现阴道出血,应及时确认其雌激素水平。

参考文献:

中国年轻乳腺癌诊疗专家共识(2022年版)

感谢阅读!支持一下呗 👇  点一点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