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引气功中的“闭气”绝不是憋气,那“闭气”到底咋回事?

 随求小筑 2024-05-16 发布于上海

练习立式八段锦,不少版本会讲停顿“闭气”。

事实上,坐功八段锦也有“闭气”动作。

甚至古代很多静坐呼吸吐纳功中也有“闭气”的专门练法。

然而,闭气往往会被误解为“憋气”。

朋友们,闭气绝对不是憋气,如果憋气不如自然呼吸更好。

导引气功中的“闭气”绝不是憋气,那“闭气”到底咋回事?

一、道家陶弘景讲“闭气”

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有非常详细的闭气练法,而且有层层递进的训练之路。

陶弘景引彭祖说服气法:“常閉氣納息,從平旦至日中,乃跪坐拭目,摩攝身體,舐唇咽唾,服氣數十,乃起行言笑。其偶有疲倦不安,便導引閉氣,以攻所患。”

譬如:“時氣中冷,可閉氣以取汗,汗出輒周身則解矣。”

闭气数数200下,就非常厉害了:“閉氣不息,於心中數至二百,乃口吐氣出之,日增息。如此身神具,五藏安,能閉氣至二百五十,華蓋明,華蓋,眉也。耳目聰明,舉身無病,邪不干人也。”

然而,陶弘景并没有明确闭气具体细节,只是讲行气法:“凡行氣,以鼻納氣,以口吐氣,微而引之,名日長息。”

明代流行的坐功八段锦中也明确闭气的应用:“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

但是也没有说明如何闭气?

这和吸一口气,头面埋在水里面熬时间一样吗?

导引气功中的“闭气”绝不是憋气,那“闭气”到底咋回事?

二、什么是正确的闭气?《道枢》有正解

南宋养生大家曾慥《道枢》中对闭气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閉氣者,自一至十以心默數之九九而止。閉氣者,非閉噎其氣也,乃神定氣和,絕思忘慮,使鼻之息悠然若有若無;診其脈以六動為一息,九九者八十一息也。 ”

曾慥这个讲解非常清楚:

1. 不是憋气,而是精神和身体都放松状态下,神定气和,无思无虑,鼻子不故意去呼吸,因此会若有若无。古人也有用鹅毛放鼻孔不会被吹动。简单来讲,就是停止呼吸,但不用猛吸一口气,然后憋住。而是轻轻吸气,然后不呼出,但气息会微微鼓荡皮肤。此时即为闭气。是非常自然的状态。

2. 练习从默念10个数开始,数到99就非常厉害了。

导引气功中的“闭气”绝不是憋气,那“闭气”到底咋回事?

三、从每个人都会的伸懒腰理解闭气的完成过程

不少朋友肯定会依然无法把握这个闭气状态。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只是没有认真觉察它而已。

为什么?

导引气功中的“闭气”绝不是憋气,那“闭气”到底咋回事?

因为,每个人都会的伸懒腰动作就是非常好的呼吸闭气吐纳过程:

伸懒腰时,一般都会不由自主吸一口气,或清或重,胳膊四肢身体都会随吸气展开;

然后拉伸,很自然的“哼”一声,闭气,再暗劲伸展;

最后长出一口气。

注意,哼之后的闭气气息是向外鼓荡的,但是呢。却不是呼气,而是闭气。之后放松下来才会长呼气。

导引气功中的“闭气”绝不是憋气,那“闭气”到底咋回事?

是不是很巧妙。

只是呢。伸懒腰运用到八段锦等功法闭气功中,不一定用哼字,最好不气血上头憋劲,自然而然慢慢来更安全。


读过加关注,创作更有力。

卫昌国学

2024年5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