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尔尼洛夫之乱:远超瓦格纳之乱的规模,无形中为苏俄作了嫁衣裳

 where5 2024-05-16 发布于四川

瓦格纳叛乱对俄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不过这事儿在悄无声息中就被平定了。叛乱头子普大厨也因此彻底消失,吃瓜群众们刚捧起瓜,正打算津津有味地吃呢,结果发现,瓜没了!

一切变化实在是太快了,大家都没反应过来,可以说普大厨彻彻底底干了一件世纪性的烂尾事件,毕竟和断更比起来,烂尾才更让人头疼。

其实早在100多年,类似的事在俄国也发生过,而且无论是气势,还是结局,都远超瓦格纳叛乱。尽管,这也是一个烂尾工程,这项工程便是科尔尼洛夫之乱。

图片

科尔尼洛夫经历过2场足以改变俄国命运的大战

科尔尼洛夫出生在西西伯利亚的一个普通哥萨克家庭,哥萨克出身,在俄国自然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他的父亲是一名中尉,他本人子承父业,也进入了军事圈子。

不过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似乎不算友好,到处都弥漫着战争的味道。这对于军人来说,是危险,也是机遇。

尤其是他们那个疯狂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不仅要在东方打出一片天下,还要在西方与奥匈帝国干仗,科尔尼洛夫参与了那个时代,直接改变俄国命运的绝大多数战争。

第一,1904年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表现突出

1892年,军事学校毕业的科尔尼洛夫很快就被派遣到了中亚的土耳其斯坦服役。此后他又去过波兰、土耳其等地服役,履历算是比较饱满的。

在中亚期间,沙俄一直对中国的新疆地区垂涎三尺,因此科尔尼洛夫也着重关注过新疆问题,甚至多次潜入新疆调查,在1901年写了一本名为《喀什和土耳其斯坦》的书。

真正改变科尔尼洛夫命运的,还得是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这场大战双方都投入了超过100万人马,包括各自几乎全部的海军力量,不过最终还是以沙俄惨败而告终。

科尔尼洛夫却和国家的命运背道而驰,他本人在这场战争中有勇有谋,作战英勇,因此得到了晋升。

图片

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民族英雄

日俄战争沙俄是打败了,可尼古拉二世并没有吸取教训,他依旧想要靠战争挽回损失。因此在1914年他不顾众人的反对,毅然选择对奥匈帝国宣战,从而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理由让人啼笑皆非,还是老一套,因为巴尔干半岛上都是他们斯拉夫人的同胞,而奥匈帝国想要霸占巴尔干半岛,沙俄自然要出面保护他们的斯拉夫同胞。

可尼古拉二世从来都不掂量一下本国当时还有那个实力继续参战吗?这无非是尼古拉二世想要挽回在日俄战争中丢掉的面子罢了。

当时的科尔尼洛夫已经担任了师级干部,而且由于他本人善于防守,使得他带出来的部队,素有钢铁师的称号。这或许也注定了他的结局,毕竟一个善于防守的人,很难在进攻方面有所突破。

可惜大环境如此,战局并不是科尔尼洛夫一个小小的师长所能扭转的。因此负责垫后的他,还是被德军给俘虏了。

科尔尼洛夫传奇的人生由此拉开序幕,因为他居然从战俘营里逃出来了,而且很顺利地回到了俄国。沙皇高兴坏了,直接将其当成了民族英雄来宣传。而他本人,也顺利地荣升军长,继续带队作战。

图片

二月革命后火箭般升级

可以说,科尔尼洛夫之所以能被广大俄国人所熟知,完全是因为沙皇亲自接见,授予他英雄勋章,并且让媒体将其打造成民族英雄的形象。

所以说,科尔尼洛夫这个人身上,基本不可能摆脱沙俄时代的烙印。而且沙皇对他的知遇之恩,他是永生难忘的。

不过还是那句话,他个人是很难改变大局的,哪怕当时他已经是一个军长了,但依旧无法改变沙俄不得人心,走向覆灭的事实。

沙俄覆灭以后,苏俄并没有立刻走到台前,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之间,还有一个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当政。而该临时政府的高层,多数都来自沙俄时代的高官。

因此,科尔尼洛夫也顺道成为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一员。由于当时他们急切地希望一些有威望的军官助阵,以此抗衡苏俄的力量,为此科尔尼洛夫也就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重点栽培的对象。

二月革命后,他一开始就被任命为彼得格勒的军区司令,过了3个月,他又被任命为第八集团军司令,荣升步兵上将,又过了1个月,他又被任命为西南方面军司令。

火箭般的升级,瞬间让科尔尼洛夫从一个无法改变大局的中层军官,一下子变成了足以改变俄国命运的高级军官。

由于他解决叛乱的做法雷厉风行,十分有手段,因此在1917年7月19日,科尔尼洛夫直接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任命为俄军的最高统帅。这下好了,短短数月,这位老哥直接登顶了。

图片

科尔尼洛夫之乱,大概率是意外

科尔尼洛夫升迁的速度的确令人咋舌,这主要还是因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首脑克伦斯基,仗着和科尔尼洛夫关系不错,希望培养出一位在俄军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人物,从而平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苏俄之间的关系。

那时候虽然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拥有最高统治权,但苏俄的话语权也不小,长期有苏俄掣肘,他们很多事情都办不成。这也是科尔尼洛夫比较烦恼的地方,一个国家,怎么能有两种声音来发布命令呢?

等科尔尼洛夫被提拔为俄军最高统帅以后,他手里的权力,足以改变俄国命运。因此他开始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软弱感到十分不满,在他看来,应该对苏俄采取十分强硬的态度,有必要的时候,还得出动军队,让他们实实在在地屈服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脚下。

不过,还没等科尔尼洛夫发威,一场巨大的变动便彻底改变了他和整个俄国的命运。

9月7日,不知道抽了什么风,科尔尼洛夫以保护首都为由,直接带着第三军团朝着彼得格勒进军。与此同时,他要求克伦斯基带着他的小伙伴们集体辞职,下岗回家待业,朝中所有的权力,都得移交给最高军事统帅,也就是科尔尼洛夫本人。

图片

这可把克伦斯基给整懵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千辛万苦扶持起来的大靠山,关键时刻居然把自己给卖了。

不过克伦斯基也不是吃素的,他在9月10日,立刻宣布解除科尔尼洛夫的所有职务,将其行为定义为叛乱,并且号召所有人起来反抗科尔尼洛夫的叛乱。

为了解决科尔尼洛夫之乱,克伦斯基甚至亲自跑去请苏俄出面相助。不得不说,苏俄的组织能力是非常强悍的,他们立刻召集了一帮人,捣毁铁路,控制舆论,组建护国战线,甚至派人直接和科尔尼洛夫对话,等于掌控了彼得格勒的一切。这为接下来的十月革命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科尔尼洛夫这次叛乱是非常仓促的,他甚至都没有召集足够的兵力,而且手底下的人也不知道为啥要进军首都。在苏俄舆论的影响之下,不少士兵才意识到,他们是跟着长官在叛乱!

好家伙,一下子科尔尼洛夫军队里的士兵们就哗然了,尤其是已经抵达首都前线的士兵们,立刻反水,选择了与科尔尼洛夫划清界限。

堡垒最怕从内部被攻破,本就不牢靠的科尔尼洛夫集团,因为前线军队的反水,立刻土崩瓦解。所以说这场叛乱就这么稀里糊涂被平定了,科尔尼洛夫本人也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给抓了。

图片

科尔尼洛夫为什么会失败

可以说,这是一场毫无征兆,毫无计划,毫无实力,毫无章法的叛乱,和瓦格纳之乱有异曲同工之处,自然是毫无胜算,只能走向失败。

  • 首先,科尔尼洛夫本身就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短短数月之内,强行扶持起来的军队最高统帅。他的威望配不上他的地位,德不配位的情况下,不少人都不服他。

  • 其次,科尔尼洛夫叛乱,根本就没有周密的部署和计划,纯粹就是想到了就干。这又不是旅行,咋能说走就走呢?

  • 此外,科尔尼洛夫手里,没有苏俄那种舆论宣传手段,在苏俄面前,他就是个弟弟。苏俄可以通过舆论的口水将这位昔日的民族英雄,直接变成社会的蛀虫。他还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

  • 还有,科尔尼洛夫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依旧留有情面,不希望把战事扩大,否则直接下令在最短时间里攻入彼得格勒,那就容不得其他组织的任何应对措施了。

科尔尼洛夫败了倒不要紧,关键是百姓们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彻底失望了。毕竟这位大佬是他亲自扶持起来的,结果差点引起一场全新的内战,这还了得?为此大家纷纷开始支持苏俄崛起,直接影响了1个月以后十月革命的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