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份心理学大师经典名言集锦,请查收!

 天下无双 2024-05-16 发布于山西

一、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

1.梦是愿望的满足。

2.人的举动都不是无端的做出。

3.对于成功的坚信不疑时常会导致真正的成功。

4.没有所谓的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认真的成分。

5.追求快乐是人类的天性,经历苦难是人生的必然。

6.个体的发展不过是生命的偶然情况的一个简短的重复而已。

7.压抑的实质是一种拒绝机制,一种把某些东西拒绝在意识之外的功能。

8.大多数人并不真的想要自由,因为自由包含责任,而大多数人害怕责任。

9.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都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恶的方式爆发出来。

10.没有口误这回事,所有口误都是潜意识的真实流露,当你瞧不起一个人的时候这种轻视

一定能够感觉得,到那他/她就会做出某些事情来自卫。

二、卡尔·荣格

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提出“情结“的概念,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曾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会长、国际心理治疗协会主席等,创立了荣格心理学学院。

1.往外看的人在做梦,向内审的人才清醒。

2.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3.理解自身的阴暗,是对付他人阴暗面的最好方法。

4.你没有察觉到的事情,就会改变你的“命运”。

5.人类对自己的了解,宛如暗夜行路,要了解自己,就需要他人的力量。

6.你在愤怒中消耗着自己,你用舌头讲话,却伸出一把冷剑,讨论你的复仇之梦。

7.思想的动摇并非是在正确与错误之间左右不定,而是一种理智与非理智之间徘徊。

8.当爱支配一切时,权力就不存在了,当权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两者互为对方的影子。

9.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使病人进入一种不可能的幸福状态,而是帮助他们树立一种面对苦难,哲学式的耐心和坚定。

10.人类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在纯粹的自在的黑暗中,点亮一盏灯。

三、亚伯拉罕·马斯洛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核心是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代表作品有《动机与人格》、《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等。

1.荣誉感与成就感是高层次的需要。

2.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他有自制力。

3.为了避免对人性的失望,我们首先要放弃对人性的幻想。

4.如果你的工具只有一柄铁锤,你就可能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是铁钉。

5.当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被尊重的需要,被爱的需要。

6.人类最美丽的命运、最美妙的运气,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时获得报酬。

7.如果你有意识的避重就轻,去做比你尽力能做到的更小的事情,那么,我警告你,在你今后的日子里,你将是很不幸的,因为你总是逃避那些和你能力相联系的各种机会和可能性。

8.一个音乐家必须作曲,一个画家必须画画,一个诗人必须写诗,这样他才能最终做到心平气和。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

四、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代表作《自卑与超越》。

1.经历的痛苦愈多,体会到的喜悦就愈多。

2.所有“我做不到”的说辞,其实只是不想做罢了。

3.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很强,看起来比一般人优秀,其实有着强烈的自卑感。

4.不是“若能克服缺点,一切就好了”,而是就算有缺点,也有勇气做好。

5.我们不能期待别人随时体察我们的情绪,沉默换不来别人的帮助,如果我们需要帮助,就要用语言表达出来。

6.存在不同意义、价值观,是理所当然的事,也是意义所在。

7.人生有三大任务:工作、交友和爱,这些任务也都是人际关系的任务,往往越拖延,就越难解决。

8.我们不应该受情感支配,而要善用情感。绝大多数情况下,情感的出现其实是为了操控对方,让对方按照我们的期望和愿望行动。

9.自卑感不是“我为什么不如他”的人特有的东西,即使按起来非常优秀的人,心里也会感到自卑。只要还有目标要实现,就会有自卑感。

10.优越情节是自卑情结的产物。

11.成长不必背负他人的问题。

12.如果没有目标作为支撑,只是虚幻地想象着提升自己,那么我们就像是在演戏一样,会觉得自己不是自己。

13.人在努力之后,一旦无法得到“正面关注”(比如赞赏),就会试图去做不对的事,以求“负面关注”。人只能经由失败来学习,并且凭借失败的经验来使自己变得更好。

五、卡尔·罗杰斯

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践与研究,主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首创非指导性治疗(案主中心治疗),强调人具备自我调整以恢复心理健康的能力被心理学史学家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

1.最个人化的东西就是最普遍的东西。

2.在体验中享受着发现规律的乐趣。

3.体验就是最高的权威,是确定性的试金石。

4.在最理想的状态下,生活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其中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

5.如果我以一种带着面具的方式与他人相处,维持一种鱼内心体验不同的表面的东西,于人于己毫无帮助。

6.只有彻底接受自己的真实存在,我们才能够有所变化,才能超越自己现有的存在形式。

7.稀奇的悖论是:当我接受了自己是怎么样的人以后,我可以做出改变。

8.只有彻底接受自己的真实存在,我们才能够有所变化,才能超越自己现有的存在样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