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段位的狠人,思考有体系,做事有章法

 guoxiongxin 2024-05-16 发布于广西

高段位的狠人,思考有体系,做事有章法

01 高手的思维就是和你不一样。

我过去总觉得,做了一件事,其他事就没法兼顾了,一个项目投入精力多了,另一个项目就凉凉了。

当我把这个这个问题抛给我的导师。

我的导师总会强调一件事:所有的事情都是同时推进,并行完成的。

要用面状,甚至网状的思考方式,而不只是一个点,一条线。

这种面状的思考就决定了他能够高效管理自己和管理团队。

仔细分析你会发现,我的目标是:怎么做好一个项目,然后再兼顾另一个项目。

而导师的目标是,怎么同时做好两个项目。

看起来没什么区别,但实际区别大了。

怎么同时做好两个项目,这个目标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你必须要找到一种一箭双雕或者说一举两得的方法,一旦你找到了,实现的是更大的目标。

而前者,你会发现永远都是在找怎么兼顾的法子,只是兼顾就够了,而不是同时都做好。

高手,思维就是和你不太一样,他们是二维,甚至是三维的思考,直接对你线状的思考方式进行的是降维打击,他们的二维一展开,给你碾压的渣渣都不剩。

高段位的狠人,思考有体系,做事有章法

02 高手的点线面思维模型。

方才分享到了,高手的思维方式一定是面状甚至是三维立体的,里面同时包含了和点。

所以建立和高手一样的思维模型,你才能变成高段位的人。

你需要先确定两个点。

起点和终点要先确定,中间的过程多线程并行,最终画出来就是一张面。

起点是什么?是对现状的充分理解,有多少资源,有多少时间,有多少精力,需要什么能力。

它要求你有清晰的自我认知(SWOT分析)。

终点是什么?是目标,是靶心,它要求目标满足smart原则。

举个例子,我曾经看一些文章的时候有看到过,在一些大超市,为了销售,会细致到把鸡蛋放在超市的哪个位置,货架的什么高度等等。

起初不理解为什么还要考虑这些,随便放不就行了。

我们就假设给两个人定了同样的销售业绩。

一个人就盯着卖鸡蛋这一个点,想方设法把鸡蛋卖出去,放在超市最前面,让所有人都看到,无限降价,卖的越多越好。

但是另一个人却想的是把整个大超市经营好。

那么他们的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点状思考的这个人,虽然可能最后鸡蛋卖了很多,但是没考虑其他因素,导致其他东西卖的很少,有些东西还可能库存太多烂掉了。

面状思考的这个人,他的目标是大超市要经营好,鸡蛋卖好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目标,都要实现。所以从起点到终点之间,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提高鸡蛋的销量和利润,还有超市的布局怎么最优,商品如何组合,顾客体验如何提升才能复购等等。

可想而知,最终一定是后者更厉害,段位层次简直不在一个level了。

所以从一开始你的起点和终点就要确定正确,这两个点会决定连接两个点中间的线的不同,最终的结果就会不同。

03 高手24字行动准则:先行动,再思考,后修正,从简单,到复杂,先完成,再完美。

这24字的行动准则可以拆分成三部分理解。

高段位的狠人,思考有体系,做事有章法

1.先行动,再思考,后修正。

过去我们的错误思维是,等准备好了一切再行动,思考清楚了才开始行动。高手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这里,他们一定是在有了一个初步想法后,就先开始行动了。

就像亚里士多德的发现,一个人如果表现得很有美德,那他最终会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即多做好事就会变成好人。

他的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社会心理学家的证实,研究表明一个人若改变了他的想法,是因为他的行为先发生了改变。

简单来说,改变是由外而内,而并非由内而外发生的。”美国管理学家、组织行为学教授埃米尼亚·伊贝拉(Herminia Ibarra)在《逆向管理 先行动后思考》这本书也提到了。

就是站在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表明,不是想法或情绪引发了行动,而是行动产生了想法和情绪,从而进一步启动了行动、情绪、想法的无限循环。

你开始行动之后才会得到进一步的反馈,反馈之后再思考,再修正,再行动,再得到反馈...如此循环下去。

所以这就提醒我们,即使我们不完全确定如何做,也应该开始行动,因为行动本身会引导我们获得必要的思考和洞察。

有的人可能会有疑问了:'我准备不足,还没考虑清楚,我也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呀?'

这个和之前我们提到的下一步行动这个行为触发是一致的。行动并不一定是全部要把任务完成,而是一种开始,先开始就好,把这件事提上日程。

而下一步行动也不是让你盲目行动,而是先执行那些后续必然确定会执行的操作。比如你要打算去超市买些东西,但是还没想好买什么。与其等想好了再去,那为什么不先行动,先收拾东西去超市的路上,然后再思考呢?

无论你最终决定要买什么,去超市这件事是一定确定会做的不是吗?那就先动起来!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触发下一步行动,行动中完善思考方案,然后不断反馈修正。

高段位的狠人,思考有体系,做事有章法

2.从简单,到复杂

这部分强调的是目标分解,面对复杂的任务,直接去执行就如同囫囵吞枣一般,而分解之后先从最简单的开始,逐步完成复杂任务,这一过程是搭积木。

所以,可以尝试从解决简单的问题开始,以此作为学习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经验的积累,我们就可以逐步处理更复杂的问题。

3.先完成,再完美

其实这一步是为了避免因为完美主义导致的拖延。完美主义并不仅仅是完美主义性格才会有的问题,很多内心比较自卑脆弱的小伙伴也会有这样的问题。

因为他们的心理是害怕,如果我做不好,会怎么怎么样,所以干脆要做到完美才配得上内心的那份自信。

所以针对这个问题,心理上的障碍,那就是只有打打鸡血,喝点鸡汤了,就是要明白,根本没有一次性的完美,你所要求的完美也不一定是真正的完美。就像手机app一样,比如最初的微信,也难用的要死,界面丑的要死,不也是从1.0,更新到2.0一直到现在的版本吗?

你要做的是先完成一个破烂不堪的1.0版本,赶紧丢给几个人看看,得到反馈后赶快升级,以此类推,小步迭代,升级完善。

思维不同决定段位不同,训练自己有体系化的思考,你也能更快成为高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