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氏祠堂与第七医院

 书柜茶室 2024-05-16 发布于上海

上海浦东杜氏家祠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堰,建于1930年,祠堂规模宏伟,设有藏书楼、医院、学校和花园。现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高桥的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就是由祠堂慈善医院延承的。

20世纪30年代,是海上闻人杜月笙的鼎盛时期,可谓独霸一方,显赫一时。他为了光宗耀祖,大摆威风,在高桥陆家堰购地50亩,建造杜氏家祠,杜氏藏书楼,可惊叹当年的设计精致和建筑施工的质量。

杜家祠堂是五开间三进,第二进为正厅,第三进则为供奉杜氏列宗“神主”牌位之所,用作客厅、藏书楼和学塾,还有一栋传统风格的家庙。近代史上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杨度担任了落成典礼委员会的秘书。章炳麟(太炎)为杜月笙写《高桥杜氏祠堂记》,杜月笙定于1931年6月10日举行杜祠落成典礼。奉主入祠典礼规格之

高,排场之大,堪称空前绝后。几万人的仪仗队由六个大队组成,国民党政要送的牌匾,排成长长的队伍,以蒋介石送的《孝思不匮》最为显眼。浩浩荡荡的队伍乘船经黄浦江到高桥,在高桥码头上搭起五丈高的五彩牌楼,一路上汽车鱼贯行进,从事先新筑的6尺宽、五里多长的杜高路上,驶抵陆家堰杜家祠堂。

1931年7月杜月笙在高桥镇小浜路创建了时疫医院(济群医院)。

1935年将医院迁至“杜氏祠堂”, 病床扩充至40张。

1946年3月医院更名为:上海市立第七医院。

1960年医院定名: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2015年医院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医院为上海市文明单位。2016-2019年连续4年入围中医医院百强榜单、2017-2019年连续3年入围中国智慧医院HIC百强榜单。

医院正在努力打造一家具有示范效应的新型中西医结合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