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水伊人 || 西双版纳旅游略记

 竹溪浣月 2024-05-16 发布于山西

西双版纳旅游略记

秋水伊人

近了近了,飞机已然开始降落,透过轻雾能隐约看到排着几何图形的农田、蜿蜒的马路,以及他们特有的建筑,明显和东部地区不一样的感觉。对于陌生地的向往令人稍稍有那么点兴奋,五天四晚的的旅程是什么样的体验呢?



第一天:自由活动


我们早早集合赶往机场,除了去机场途中有点担心堵车外,倒也一切顺利。飞行三个小时到达目的地—景洪市。下机后立马就感觉一股热气自脚底升起,令人不得不立即脱掉厚外套。预订的下塌地在景洪告庄,这是来此旅游的必住地方,因为它离六国市场即星光夜市最近,只需穿过2条马路就可以到达,方便客人游玩和消费。我们在车上迫不及待地欣赏着当地的街道风情,景洪只是个县级市所以总面积并不大,马路并不显宽敞,但两边种满了高大碧绿的棕树,中心地段设计带有很多大象和孔雀元素,特别是通往星光夜市的路上每隔一段即有一座大象的塑像,各店门头上也雕刻了孔雀像,充满了东南亚的风情。不一会就入住世豪酒店,远远的望见酒店标牌-挺大,其实房间很小,两张床已差不多占满了空间,设施倒也齐全,马桶居然是全自动倒出人意外。放下行李,第一件事自然是找吃的,人多力量大根本不用我烦神,同事们早搜到了星光夜市有一家网上佳评的“菌菌鲜火锅店”,一刻钟后我们已坐在店里了,菌菌鲜果然不负众望,菌品门类众多大小长短粗细不一,入口柔滑,那份鲜美的汤汁也让我至今难忘,至于菌们的名字服务员并不曾偷懒不报,只是我早已忘的一干二净只记得那份美味了。



第二天的行程是原始森林公园和野象谷。


早晨天气很凉爽,没有在短袖外面加件外套的同事甚至觉得有点冷,我加了件格子衬衫还好,只是体感凉,懒得再换衣服,这边日出较迟,感觉时差至少一个多小时吧,但只要太阳出来那股热气就腾腾而上,中午就象是到了酷暑时节撑不住的流汗。导游说这里没有春夏秋冬四季,只有雨季和旱季,我们来的时间比较好没有雨,热是热了点,但比起雨季的又热又湿总归好受点。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野象谷,路线描述很令人产生想象,其间我还天真的担心真遇到了野象怎么办?据说人类是跑不过它们的,可实际上只是几头又老又疲的大象表演而已,大象们排队听令表演,训练有序的样子。象鼻貌似粗壮可是卷起食物来相当精到,小到花生大到西瓜任由鼻子轻轻一卷就自然送到嘴巴里了,听说大象的智力只有6岁的孩子一般,人们为了训练它们专找象耳后根地方施暴,故大象虽有硕大的身躯还是任人类驱使,人类毕竟是处在最高食物链上的顶层,6岁孩子的智力如何与之抗衡呢?下午在烈日下好不容易找了个空点地方屈身蹲下看孔雀放飞,只见饲养员一声口哨,孔雀们成群结队的从面前左上方的林子里飞出来,颇有阵势,他们展开的翅膀在阳光下似乎闪着光,优美的身姿随着尖锐的叫声飘然落在我们面前的空地上,饲养员不停的撒着它们爱吃的食物。这时候你如果愿意掏钱买些饲料是可以上前亲自喂食的,于是看到好几个大人带着孩子们纷纷上前购买,又是一个销售的机会!看来全国的景点都差不多,能赚钱的地方绝不会错过机会!但是即使这样工作人员也并没有让孔雀们吃多久,没几分钟饲养员们就把它们赶回林子里了,也许让它们保持饥饿感才是最好的训练。我们继续向前,听说前面有泼水表演,西双版纳主要聚集的傣族人,他们的新年是我们公历的4月12日,听说那一天他们以泼水为乐,谁被泼的水多谁就最受欢迎谁就最幸运和幸福。因为泼水节早在小时已有耳闻,亲临现场我们当然想去看看。可是表演都是有时间节点的,当我们提前20几分钟到达表演地的时候已经围了里三层外三层,游人们把泼水场地围的水泄不通,无奈中我这样的小个子只能选择放弃。但很快我就发现一个人往森林深处游走也不失快乐。环望四周,原始森林的树木高大粗壮,枝杆横出树叶浓密的似乎要遮住天空,地面百草丛生但鲜有花卉,森林深处有一条细细缓缓的溪水流过,这里人迹稀少与刚才泼水处的热闹恰好相反,安静的令人舒畅,以至衬出格外清脆的鸟鸣(后来杨老师怀疑这鸟鸣是人为设置了录音,因为她通过大个头长筒相机并没观察到几只鸟且觉得它的鸣叫有点规律性)拾阶而上的我用力呼吸着含有草木芬芳的新鲜空气,真是心旷神怡啊!其间遇到结伴而行的四个活泼女孩,我主动帮她们拍合影,她们看我独行也善解人意的帮我拍了两张,在大自然中我们都卸下了戒备选择了信任和赞美。心情越发愉悦,只是苦了脚,由于怕热又以为不会爬山的,所以没有穿运动鞋,而随着路线的拉长,脚底似乎有点疼了,特别是下山时候遇到了一条由竹片铺搭成的路,穿着薄底的鞋走上面非常之不适,铺路的工人说每隔一两年就要重新铺下,因为毕竟竹子是植物时间久了会腐烂,看看他们佝偻着腰和充满老茧的双手,我的脚疼应该也能忍受了,毕竟只这一段路,走过就好了。忽然想到人生亦如此吧,没有永远的平坦大道,也不是每个人都那么舒坦,一路上总归会有不适的时候,但坚持一下走过去就好了呀。



第三天的行程是:勐泐大佛寺→曼听公园(皇后的御花园)


我们乘坐景区电动车兜了几个弯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大佛寺,佛寺据说一般不对外开放,每年只在举行盛大的宗教活动或国家重要领导人来访时才开放。导游称其信奉小乘佛教,临来前再三要求我们在寺前不要大声喧哗和穿过短的裤、裙以示庄重,我们当然尊重他的信仰。听完了他的简介后围着寺院转了一圈,佛寺呈现正方形有表示四方有佛,四个门口都有不同塑像蹲守,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人面狮身的大地女神像了,传说她是记载释迦牟尼所做的善事的证明人。整个佛寺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金光闪闪,有人近前抚摸寺身,而我觉得远观更令人有一种神圣感。沿着寺院向北下行,有一棵圣菩提树可怜它被挂上好多祈福的带子,枝杆已没有那么茂密;再往下有一尊吉祥大佛,连宝座的高度是七七四十九米,他坐南向北,带着怜悯俯瞰大地俯视着世人,似乎教诲人们要慈悲为怀多行善事,告诫人们要杜绝一切贪、嗔、痴、念以摆脱一切痛苦的束缚。他的脚底石台上摆放了一圈数不清的紫莲花,但看上去是每三朵为一束,旁边的小店有售卖。信男善女自然不少,只不知他们是否真的能以大佛的慈悲入驻心怀、是否真的可以摆脱世间的烦恼。

下午顶着烈日我们来到著名的曼听公园,据说这个公园是当地最古老的公园,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曾是西双版纳傣王妃的御花园。距市中心仅3公里左右,占地大约2万多平米。公园里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据说是傣王上朝的地方(即使来此休假也不能忘了国事不是),正中间是傣王宝座,左边靠下一点是王妃宝座,由于现在完全对外开放,很多女生们穿着傣族特有服饰端坐在王妃宝座上拍照留念。说到她们的服饰,那是一个多姿多彩,条纹花样颜色等俱不相同。在这里几乎每隔几步就会遇上一位紧裹长裙、裸露半个香肩的窈窕女子,她们头发高高盘束并戴着洁白的散发着馨香味的鸡蛋花,上半身轻纱斜掩不知不觉就给人一种神秘又轻盈的感觉,紧裏的长裙据说是为了劳作方便和天气使然:清晨劳作时可存放果实、物件,待到中午炎热时又可将裙子一角提起方便纳凉。傣族人民的智慧可见一斑

公园里还有周总理铜像和泰王妃访问景洪时种下的两棵菩提树,还有到处可见又黑又粗壮的古树,导游讲解这叫铁刀木,其材质坚硬、不受虫蚝、纹理甚美为上等家具原料。现有保存完好500多株吧,但它的俗名又叫“黑心树”(寓意杀千刀的)想想真是好笑,有时候名声气质表里并不如一,树尤如此何况人乎!

第四天的行程是傣族村寨和中科院植物园。


这也是游玩的最后一天了。村寨里土生土长的傣族女导游接待了我们,她说由于她会说普通话所以常会接待外地来客,因此家中也增加了份收入。她个头娇小一身傣族服饰,最显眼的是一把银梳插在头上亮闪闪的,她说这是已婚的标志。村寨不大,我们边走边聊,得知这里还实行公社制,我们真是惊讶了下,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这里的婚俗居然是男嫁女娶,并且女主外男主内,我们的男同事笑了起来,她也殷情笑问要不要留下来,因为有女人养家可能生活压力比内陆小多了,但是男孩从小必须要学习文化知识,他们不到正规学校的但到了5、6岁的时候会被家人送上佛寺,由寺里长老教授他们知识,所以男孩成年后在家照顾家庭教育子女,而女人在外劳作。听着似乎也有道理,只是表面上看女子强势实际上辛苦的还是女人,何曾有平等呢?男女生来不同也许永远都平等不了,也许不平等或许就是另一种平等吧。总体看来这里的人们还保持着纯朴的本质,从那个瓦罐中可以得知,人们只有了闲钱就会毫不犹豫的将钱塞进罐中,而穷人的确需要用钱的也可吧直接从中取走,他们没有不孝顺老人这一说法,因为他们平时信佛,每个村中都有佛寺,家家都送钱到寺里,然后老了以后就由寺里接济,所以不必担心没人养老。取之于民,与民养老,这倒是不错的习俗。

傣族的银饰是不是特别有名我不得而知,女导游说她们爱佩戴银饰,不仅为了妆饰,通过佩戴的银饰也可了解身体状况,特别是她们腰部会佩戴一条至少5cm宽的腰带,通常这根腰带由她们的丈夫亲手制作,她边讲边解下腰带来让我们细看上面的花纹,她的这根制作时间大概也有好几个月呢,顺带着她说男孩来提亲一般都会先准备上几斤银子,我们暗自换算了下这彩礼好象不算太贵,也就几万元人民币吧。一路上她告诉我们傣族百姓只有两个姓:女子姓玉、男子就姓崖,还教我们说傣语的早上好(音苏枣泥)、谢谢(音撒哇撒泥)等,说说笑笑的来到了她们的一家合作社—是银店,其间我购了一只小小的银手镯(刻上了购买日期),不只是为了美,为了傣族的故事,也为了纪念今天这个日子吧。

下午去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直就是植物的王国,不论面积之大,还是品种之多之奇,都让人惊叹不已,我们顶着烈日仍然兴致勃勃欣赏拍照不亦乐乎,特别是遇到菠萝蜜树上触手可摘的大大的菠萝蜜,大家兴奋不已,以为能吃到正宗自然成长的果实了,可是当同事辛辛苦苦好不容易采摘下并背回水果店里希望老板好心帮忙切开,却被告知还小着呢,根本没有果肉,剖开一看果不其然,这才是真正的专家,一看就知道有没有。大家唯有哂然一笑。这是行程上最有趣的一幕了哈哈。

 

五天四晚的行程就快要结束了,晚上回到酒店虽然感觉疲惫不堪但是不影响我们愉悦进餐的心情,大家就近在对面的酒店点了一桌菜,要了点啤酒,我们三人虽是后加入的但也一块放松了几杯,气氛融洽团结,看来公司组织的团建也已达到目的,不枉花了一大笔资金哦!








作者简介:

秋水伊人,出生苏北现定居南京。喜爱传统文化,坚信腹有诗书气自华,坚持以诗词记录生活妆点余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