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吅白 选 丁衍庸精品大荟萃

 左莫 2024-05-16 发布于海南
图片

             从“丁蒂斯”到“洋八大”

                           ——吅白

从“丁蒂斯”到“洋八大”,丁衍庸先生的“绰号”基本涵盖了其艺术追求的脉络。

早期留学日本,醉心于野兽派马蒂斯,回国后,主创油画,探索将中国画的笔墨功夫、文人的精神修养跟西方的现代形式结合。期间,与关良等人友善(如在重庆期间),也研究国画,画面有八大、牛石慧、徐渭、齐白石等人的影子。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丁衍庸移居香港,从此,在艺术上,与内陆几乎失去了联系。除了趣味相投,或许还有“遗民情节”,此时的他更加醉心于八大山人朱耷。他把朱耷的简洁、文物中的某些元素和西方现代派的变形融合在一起“倒腾”,其探索的结果,正如邓伟雄所言:“一举冲破了八大的藩篱,自开天地。”

西方野兽派、八大、与中国的壁画、古玺、铜器、古陶上的花纹,线条,一一被他收入腕底,供他驱使……

70年代初,丁衍庸进入“大器晚成”阶段。花鸟、山水、人物,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充满童稚、幽默、奇谲之感。

吅白认为,现代画家中,学八大最成功的,就是丁衍庸。画人如果不识丁衍庸,实在枉为画人!

还有一点,令我特别佩服,就是丁衍庸的笔性好、格调高。其笔墨的质感和内涵很丰富,味如老酒,简单几根线,几个点,就能让人玩味许久。笔性好的人画的画,如同古人写的诗词。诗词中的典故、经典的动词、形容词,时常会让人击节赞叹!国画中好的线质何尝不是如此!

忽然想到,朱豹卿画得简、耐看,也是沾了笔性好的光。

                                2024.04.05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