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承德各县市区人口大排名,看看都是多少

 hl1bwcdm 2024-05-16 发布于美国

图片

5月27日,我市召开

承德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主要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

对2020年全市第七次

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公布

图片

相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我市人口总量、性别构成、人口分布、

年龄构成、受教育程度、城乡人口、

流动人口等发生了那些变化

各县市区都有多少人口

一起了解一下

↓↓↓



一、人口总量

全市总人口为3354444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73201人相比,减少118757人,下降3.42%。其中:男性1700675人,女性1653769人,性别比为102.84%。

各县市区人口情况:

1.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423676人

2.平泉市 399378人

3.双桥区 358431人

4.隆化县 347707人

5.承德县 340579人

6.丰宁满族自治县 326353人

7.兴隆县 271628人

8.滦平县 268647人

9.宽城满族自治县 240579人

10.双滦区 187361人

11.承德高新区 135375人

12.鹰手营子矿区 54730人


图片

全市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84,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降2.64个百分点,较全省平均水平高0.82个百分点,更加趋向平衡。

图片
二、户别构成

全市共有家庭户1236849 户,集体户35303户,家庭户人口为3175335人,集体户人口为17910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57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0.66人。

三、人口分布

12个县(自治县)市、区、高新区中,人口超过30万人的县市区有6个,在20万人至30万人之间的县市区有3个,在10万人至20万人之间的县市区有2个,少于10万人的县市区1个。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为我市第一人口大县,共计423676人。

其中,市辖区(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计735897人,占全市人口的21.94%。

四、性别构成

全市人口中,男性人口1700675人,占50.70%;女性人口为1653769人,占49.30%。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8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105.48相比,下降2.64个百分点。

五、年龄构成

全市人口中,0-14岁人口为594157人,占17.71%;15-59岁人口2022493人,占60.29 %;60岁及以上人口为737794人,占21.99 %,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472399人,占14.08%。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提高0.34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9.82 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9.4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5.49个百分点。

六、受教育程度

  全市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29263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24606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53568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31597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6988人增为12796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2069人增为12658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9902人减为37370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29229人减为27772人。

图片

七、文盲人口

全市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89212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6449人,文盲率由4.38%下降为3.23%,减少1.15个百分点。

八、城乡人口

  全市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898080人,占56.5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456364人,占43.42%。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528080人,乡村人口减少646833人,城镇人口比重增加17.17个百分点。

九、流动人口

  全市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为999462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134440人,流动人口为865022人。在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动人口为81693人,省内市外流动人口为8698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559072人,增长126.95%;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加70104人,增长108.97%;流动人口增加488968人,增长130.03%。

普查结果全面详实地反映了

当前全市基本情况

及10年间人口的发展变化

总的来看

承德人口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



第一,人口总量略有下降 

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为3354444人,10年来减少118757人,下降3.42%。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人口占比达到29.80%,10年来提高了19.8个百分点,流动人口增加了48.90万人。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北京、天津以及其它经济发达城市对科技人员、学者、劳动者需求进一步增强,新增就业岗位较多,交通设施日益便利,提高了人口流动的活跃性,造成我市人口外流现象较为突出。

 第二,人口性别比趋于合理 
全市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84,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降2.64个百分点,较全省平均水平高0.82个百分点,更加趋向平衡。

第三,少儿人口总量减少

老年人口总量增加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市0-14岁少儿人口减少9072人,比重提高0.34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302727人,比重提高9.46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174187人,比重提高5.49个百分点。一方面,十八大以来生育政策调整,虽释放了生育压力,但由于育龄人口外流影响,出生人口有所减少;另一方面,老龄化进程仍在继续,已经接近国际上深度老龄化的标准(65及以上人口超过14%)。
 第四,人口文化素质明显提升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6988人增加到12796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2069人增加到12658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2020年为9.49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28年,文盲率从2010年的4.38%下降为3.23%。以上数据反映了我市全面普及9年义务教育、支持发展高等教育取得显著成效。
第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高 
2020年全市城镇人口为189808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6.58%,10年间城镇人口增加528080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17.1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72个百分点,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积极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的趋势明显。
图片
来源:承德市人民政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