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成书家没见过的王羲之大字行书,每个字都出神入化,一辈子临摹这一本就够了!

 墨品书法网 2024-04-01 发布于北京

学习书法的朋友,都会面对“以谁为师”这一问题,即使是遵循着“取法乎上”的原则,也有不少人可作为备选。不过,不论学楷、学行还是学草,有一位名家的字都是绝佳选择,他经得起时间考验,被历代书家奉为“圣人”,他就是王羲之。

从南北朝开始,王羲之逐渐成为学书人绕不开的大师,到了唐朝,李世民全国推广王字,使得他收获了“尽善尽美”的评价,也基本确立了“学字必学王”的惯例,而且王羲之的地位也开始远远甩开钟繇、王献之等人。

北宋初年编纂的《淳化阁帖》,王羲之法帖数量几乎占据了总数的三分之一,他“书圣”的地位完全确立,并延续至今。即使是崇碑贬帖的清代,王羲之的地位也没有动摇。我们较为熟悉的大家如智永、欧、颜、柳、米芾、赵孟頫、董其昌都是王羲之的“门徒”。

王羲之五体皆通,而成就最大、技艺最精的则是行书。《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名气大、学的人也多,但它并不适合初学者。原因有二:其一,此作历来存在真伪之辨,不管是文章内容还是书法,都受到了质疑,可信性有待考证。

其二:《兰亭序》所有摹本,包括“下真迹一等”的神龙本,都存在瑕疵,比如勾挑、填墨不自然,有些细节用笔过于累赘等,这些缺点对于初学者来说,难以分辨,练起来可能非但学不到王羲之笔法精髓,还会被引入歧途。

因此,我们不妨从其他作品入手。《圣教序》是比《兰亭序》更适合初学者的王羲之行书范本,尤其是卷末的《心经》部分,更是“经典中的经典”。此作耗时25年方才完成,怀仁与众弟子从内府所藏数千纸真迹中选字,经过对比、取优,最终编集完成。

王羲之行书以笔画遒劲、法度丰富著称,每一个字都有太多可供研究的地方,比如起笔凌空取势,藏锋、露锋兼用,笔尖入纸以后衄挫、提按、顺逆、轻重变化明显,转折处的方折圆转,结字险而稳,重心平衡又静中有动。可以说,王羲之的字每一个都出神入化。

《圣教序》内容广、笔法浩如烟海,初学者基本功弱,掌握如此庞大的笔法体系非常困难,难以完全参透。万幸的是,《圣教序》卷尾有一篇《心经》,浓缩全帖精髓,260余字字字妥帖、出神入化。学行书这辈子练这一本帖就足够了!

而今,我们将王羲之行书《心经》进行了超高清复制,采用博物馆级别的12色超高清微喷工艺,与原作毫无差别,同时在正文下方添加译文一一对应,方便初学者识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