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权贵不想阶层滑落的心,比寒门改命更强!

 谋略那些事 2024-05-16 发布于江苏

管理、人性、财富、家学就看《资治通鉴》

内部资料领取方式在文末

回复【职场】了解宝书《职场避坑指南》

《资治通鉴》第七十卷 魏纪二

曹魏·魏文帝黄初四年(癸卯,公支223年)

【原文】

仁遣其子泰攻濡须城,分遣将军常雕、王双等乘油船别袭中洲。中洲者,桓部曲妻子所在也。蒋济曰:“贼据西岸,列船上流,而兵入洲,是为自内陆狱,危亡之道也。”仁不从,自将万人留橐,为泰等后援。桓遣别将击雕等而身自拒泰,泰烧营退;桓遂斩常雕,生虏王双,临陈杀溺死者千余人。

【译文】

曹仁派儿子曹泰进攻濡须城,又派将军常雕、王双等人乘牛皮油船袭击濡须附近的中洲。中洲,是朱桓的亲兵部队及其妻子、儿女所在地。蒋济说:“敌人据守长江西岸,船只停泊在上游,而我军却进攻中洲,这如同步入地狱,自取灭亡。”曹仁不听,亲率一万人留驻橐,作为曹泰的后援部队。朱桓分派将领进攻常雕,自己抗击曹泰,曹泰烧毁营盘退走;朱桓斩杀常雕,生擒王双,临阵被杀死淹死的魏军有一千余人。

【解析】

昨天提到,曹丕三路大军南下,主将分别为曹休、曹仁、曹真。

上面材料就是曹仁的进展情况。

相比起曹休、曹真,曹仁是曹魏老一辈宗室将领,实战经验极其丰富。

曹仁的对手是孙吴的朱桓,一招虚实变化直接把朱桓调动起来造成濡须空虚,再加上曹仁迅速推进,直接打了朱桓一个措手不及、军心浮动。

好在朱桓也不是吃素的,对内统一思想,对外加紧准备,准备和曹仁打持久战。

濡须是孙权打造了江北前进基地,各种防御极其完善,粮草充分,曹仁虽然先手占了优势,但没把优势扩大,反而要打成烂战,那就很不划算了。

正所谓,上兵伐谋,攻心为上。

对于濡须内的朱桓部,曹仁的办法无非三种。

最上,诱降,不战而定。

其次,诱敌出城,逐一歼灭。

最次,蚁附攻城,拿人命去填。

第一条显然走不通,最后一条曹仁的部队未必够,就算够,打下来了也是惨胜利,军功大打折扣。

但有个办法能够兼顾诱敌出城以及削弱守军抵抗意志方便攻城。

直接偷袭朱桓后方的士兵亲眷,以其为人质乱朱桓军心。

因此朱桓就必须分兵防守。

在具体执行上,曹仁让而自曹泰作为主攻方向守住濡须,而让王双、常雕作为奇兵,偷袭朱桓部队家眷所在的中洲,而自己则坐镇后方。

对此蒋济并不建议曹仁如此安排,奈何曹仁不听。

还记不记得之前提过,人的行为必然利己,很多时候别人的行为你觉得愚蠢或看不懂,但实际上在别人的思维认知中这个是最符合他利益的。你可能看到的是眼前的事,他人家的利益并不是在这件事上,而是在其他方面体现。

曹仁作为战场宿将,蒋济提出来的东西就算他一开始没意识到,在听到蒋济提出之后也会醒悟过来。

但曹仁依然如此,自然是曹仁的安排符合他的利益。

这里咱们不妨把时间线提前几个月。

在公元223年5月份,曹仁病逝,这一路大军由蒋济临时接管。

这就意味,曹仁此时身体状况极有可能已经出现问题,甚至他有预感自己搞不好没几天活头。

你觉得曹仁这个时候最关心什么事?

注意看,上面材料出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曹仁的长子曹泰。

要说我说,曹仁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如何给曹泰铺路搞军功为他在曹丕时代打个好基础,延续家族富贵。

你用这个点去看后面曹仁的所有安排你会发现,就是在为曹泰做准备。

佯攻羡溪分兵濡须,为后续曹泰围攻濡须做准备。

让常雕、王双冒险偷袭中洲,成了能让濡须内军心大乱,失败了也能进一步分兵濡须。

至于曹仁带兵一万人驻军橐皋是作为曹泰的援兵,也是在给他压阵。

但最后结果如何?

桓遣别将击雕等而身自拒泰,泰烧营退;桓遂斩常雕,生虏王双,临陈杀溺死者千余人。

注意,曹泰围攻濡须的时候,朱桓只有5000人,为了阻击常雕王双,又分兵千余,可以说曹泰面对的朱桓手中撑死不过3000人。

而曹泰有多少人?至少一万人起步。

就这样且不说把濡须打下来,甚至还被朱桓出城打了个反击,被搞的直接烧营退兵。

可见曹泰的水平是有拉胯,恰恰也说明为什么曹仁要帮曹泰铺路,因为靠他自己真的不行呀!

【闲扯】

人穷的时候,想着发财。

有钱了之后想着富贵有权。

成为人上人之后,又担心自己子孙后代的富贵财富能不能传承下去。

有这样一句话这样说的,权贵不想阶层滑落的心,只会比泥腿子改变命运更强。

对此,他们会用现有手中掌握的资源、权力去为自己后代铺路,甚至构建规则来阻挡后来者。

比如,上面曹仁为曹泰,又比如,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

但结果又如何?

曹仁死后,他曹泰就算水平才能不行,他因为他姓曹,所以他依然可以继承爵位并担任镇东将军。

不少世家大族,子弟荒诞不经,却依然因为家世门第而位列上品。

是不是感到绝望?是不是感觉阶层固化?

现实情况是,别看一个家族能身居高位,但把时间拉长这类家族的衰退也是必然的结果。

而根子就在家族后辈水平回归平均值,就算有家族优势加成,但天赋摆在那里,注定还是要被大浪淘沙的。

就比如上面材料的曹仁家族,曹泰之后就籍籍无名彻底淡出了曹魏权力圈。

这个规律哪怕再顶级的家族也难逃如此。

但就如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样,体验过之后才知道那种感觉的美妙。

而人性,相比起得到的诱惑,失去的恐惧更能让人做一些什么。

因此那些顶级家族或者说权贵,必定会为了对抗滑落而不择手段、费尽心机。

当然,这个滑落的规律那些顶级家族也知道,而他们因为现有的优势,让他们更能对抗这个规律。

而为了对抗这种家族不可避免的衰退,通常会有两种方法。

其一,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既然知道自己这一代飞不起来,那就权力培养下一代,希望出麒麟儿来带来家族中兴。

比如红楼梦就是如此,把中兴希望放在的了贾宝玉科举身上。

其二,拼命生娃,养蛊氏培养,在众多娃之中选择最优的加以培养。

其三,联姻优质潜力者。如同日本那些大家族,让女婿来继承,最直白的就是儿子没办选,但是能够挑女婿。

对于普通人能做什么?

阶层跃迁?

抱歉,这个真的很难,个人努力、时代风口、缺一不可。

绝大多数人有这个心,但试过之后就躺了,因为他们发现,所谓寒门跃迁撑死不过中产。

就算中产,那也是上层虚设的概念与画饼,本质并没有跃迁,依然是底层而已。

如唐太宗“英雄入吾彀中”那样,并非是英雄都成你唐太宗的了,而是英雄在都在他设计的游戏中把青春、意志与野心给消磨掉了,或消弭了威胁,亦或成为耗材献祭。

PS:推荐一个优秀的历史类公众号,很多原创内容值得一读,喜欢的朋友可以加关注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