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权威观点】孔凡君:中东欧国家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影响因素

 老王abcd 2024-05-16 发布于广东

小 i 导 读

现代化是民族国家的重要标识之一,也是民族国家发展的必然。中东欧国家现代化的转变在世界历程中具有特殊性,自主性差而被动性强,多样性差而一统性强,导致其在不同的现代化道路间来回奔波。首都师范大学国别区域研究院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副主任孔凡君撰文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并认为,现代化是国家前行的一种趋势,但需要结合本国特点并呼应时代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可以总结并汲取中东欧国家现代化的经验与教训。

图片

孔凡君

首都师范大学国别区域研究院特聘教授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副主任

本文约13500字,读完约15分钟

摘要

在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中东欧国家具有特殊性。由于长期生存在大国的“阴影”之下,中东欧民族国家的构建和现代化发展道路常常由不同大国左右甚至决定。同时,由于民族、文化和历史多样而复杂,域内的各方面认同感比较脆弱,中东欧民族国家自建立以来,就在不同的现化化道路之间来回“奔波”。中东欧国家的现代化历程表明,现代化是国家前行的一种趋势,但在时空、内容上需要结合本国特点并呼应时代要求,更需要稳定的内部环境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东欧和现代化是学术研究的两个大领域和范畴,国内外研究者甚众,相关研究成果也是汗牛充栋。但是,这两个领域各有各的研究体系、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将这两个领域结合起来研究的成果并不多。本文尝试从现代化的视角,论述中东欧国家的前世和今生,其空间范围仅限于东南欧(不包括希腊)和东中欧。这里最早的民族国家是在地区性的或世界性的战争之后由大国催生的,它们在后来的发展中也常常受制于大国。从现代化发展进程上看,它们从欧洲的一部分到苏联控制下的东欧,再由东欧到过渡性质的中东欧,最后回归欧洲。一百多年来,中东欧国家被迫在欧洲和苏联两种现代化模式之间来回疲惫地奔波,不仅自身的现代化过程充满坎坷,而且使得相互关系错综复杂,时至今日,仍属欧洲的边缘地带。

一、中东欧和现代化的概念辨析

本文讲的中东欧是一个过渡性地缘政治区域,其地理范围包括东南欧除了希腊以外的地区,这里有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塞尔维亚、北马其顿、黑山、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以及中欧东部的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捷克等13国。中东欧实际上是过渡性概念,指的是这些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从苏联模式转向欧洲模式的过程,存续时间大体是20世纪后10年和21世纪前10年。在这个过程开始之前,中东欧区域名叫东欧,特征是实行苏联模式并受苏联控制,其空间范围大于中东欧而国家数量又少于中东欧。属于东欧的国家有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波兰等8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在地缘政治上发生分裂,形成了美国主导的西欧和苏联主导的东欧。作为地缘政治区域,东欧存续了40多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地缘政治意义上的东欧不复存在,东欧变成了前文提到的过渡性中东欧。中东欧的地理范围和国家数量有较大变化。1990年,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波黑宣布独立,1992年马其顿宣布独立,而塞尔维亚与黑山组建了南联盟。1993年,捷克和斯洛伐克和平分家。但是,这些国家或者处于社会发展模式转变当中,或者处于新国家构建当中,既不再是东欧,又没有回到西欧。因此,突出地理位置和过渡性社会发展的“中东欧”一词被学术界普遍接受,成了一个新的地缘政治概念。当历史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中东欧国家不仅基本完成了现代化道路转变和新国家构建,而且多数国家已是北约和欧盟的成员,少数国家也正向欧盟靠拢,中东欧的过渡性使命已经结束。因此,过渡性中东欧在地缘区域和学术概念意义上都不复存在,回归了欧洲国家或欧洲研究。

比起中东欧来,现代化的内容更为复杂。关于现代化的内涵和起始时间,不同国度或不同时代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有各自解读,但一般认为,现代化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生的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何谓传统社会,何谓现代社会?各自主要标志是什么?一般认为,现代社会是从西欧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开始的。黄仁宇有一种写意的说法似乎可资借鉴:“十六七世纪以荷兰及英国为首的西欧国家,趁着宗教改革之发难,将封建制度的残余社会力量一扫而光,代之以新社会的国家组织与经济体系。这种组织与体系,以'资本主义’称之。”由此可见,在西方的概念中,所谓传统社会,实际上是封建制度,而所谓现代社会,则是指资本主义。比较一下英法大革命前后欧洲的社会发展,传统社会的基本特点可以归结为:传统社会是王权国家或帝国,君主专制的政治生活,庄园自给的经济生活,思想专断的精神生活。现代社会是主权、政府、领土和人口明确的民族国家和社会,“新的国家组织和经济体系”即所谓现代社会主要可以归结为工业化、城镇化、民主的制度、开放的市场经济、多元的精神生活,另外,在世界政治背景下还有现实主义的外交。现代社会的特点是包容性比较强,因而差别性也比较大。实际上,它只不过是民族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一种模式。社会发展是社会各方面体制机制的形成和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每个时代都有特定内容。因此,现代化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政治制度如此,市场经济如此,精神生活如此,物质生活水平也如此。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出现后,现代化进程就开始了。直到20世纪前20年,欧洲只有这一种现代化模式,或曰资本主义现代化。

但是,这种现代化模式在启动和发展初期,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不仅复杂而且表现激烈,相应的协调机制或者缺乏、或者在生成的过程当中。因此,批评者甚众,其中最激烈的是站在全人类立场上的社会主义者。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万恶之源,主张在公有制基础上建立一个没有阶级的人人平等的社会。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基础之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制度设想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消灭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建立一个没有阶级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私有制不再存在,生产资料归全体社会成员所有,人人都能得到自由发展。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的未来社会实行有组织的社会生产,没有商品,没有货币,生产将按照全社会和每个成员的需要进行有计划的调节。将这一设想付诸实施的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于是,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开始,欧洲出现了另外一种现代化道路,即苏联的社会主义或苏联模式。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理论,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到顶点才能出现。但是,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专制色彩十分浓厚,经济发展水平低并尚存大量的封建农奴制残余,政治上实行的是沙皇的军事封建统治。由于主客观多方面原因,1917年11月布尔什维克党发动的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苏维埃政权。革命后的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的是各方面都非常落后的社会现实。采用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既与布尔什维克党的奋斗目标相悖,也不符合苏维埃俄国(1922年改称苏联)的社会性质,更无法赶上欧洲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解决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布尔什维克党决定探索另一种现代化道路。

依据苏联社会发展的现实,苏联经过近20年的努力,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最终确立了另外一种现代化道路,即苏联模式。苏联模式的基本内容是:共产党执政的政治制度,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以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为载体的意识形态,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为内容的外交。苏联模式突出的是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性,即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突出政治发展;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突出生产关系;工业与农业之间突出工业;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突出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等。

苏联模式完全不同于欧洲模式,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排他性和非均衡性。按照这种模式,苏联迅速实现了现代化,宣布建成了社会主义。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现代化模式的纠结、冲突与交汇,成为20世纪国际政治的主题,中东欧国家深卷其中。

二、中东欧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开启

现代化发源于近代民族国家最早诞生的西欧,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就开始了。中东欧地区直到19世纪中晚期才建立民族国家,不仅现代化进程启动得晚,而且现代化的先天条件不足,受多方面的制约。

第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东中欧连接欧洲的东部和西部,东南欧扼守欧亚非的要道,属于麦金德所谓的“世界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中东欧地区从古及今都是大国逐鹿之地,是近代国际关系体系所及的被瓜分核心地带。有学者指出,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中东欧地区各民族苦难的历史命运。但无论是平原地带的东中欧,还是多山的东南欧,海陆交通多为不便,少有商业中心,以农业人口为主并且分散。

第二,众多的民族和复杂的历史。从中东欧地区内部看,这里的民族不仅数量多而且关系复杂。中东欧的民族可以分为斯拉夫人和非斯拉夫人两大部分。波兰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属于西斯拉夫民族,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马其顿人、黑山人和保加利亚人属于南部斯拉夫民族,匈牙利人、阿尔巴尼亚人和罗马尼亚人则属于非斯拉夫民族。这些民族形成的过程和方式多种多样,有的直接由当地的土著居民发展而成,有的由外来民族逐渐演化而成,而更多的则由土著居民和外来民族融合而成。它们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除了居所之争外,还受以东西方各大帝国为载体的不同文明的影响,因此,中东欧各民族的内聚性弱。在早期历史上,一些民族曾建立过存在时间长短不一的公国或王国。比如,保加利亚的第一王国(681—1018年)和第二王国(1187—1396年),波兰王国(966—1795年),大摩拉维亚王国(830—906年),捷克王国(895—1620年),克罗地亚王国(880—1090年),塞尔维亚王国(1200—1459年),匈牙利王国(1000—1526年)。阿尔巴尼亚在公元前、罗马尼亚在12—14世纪都建立过多个公国。这些王国是交替出现的,不同民族之间征服与被征服的角色时常转换,因此,各自的历史记忆非但不合,其历史叙事甚至相互冲突。

第三,不同大国的统治。由于内外多方面原因,中东欧地区的早期国家没有一个能够延续下来,各民族都受不同帝国或大国的统治阿尔巴尼亚人于15世纪初,保加利亚人于14世纪末,塞尔维亚人、马其顿人和黑山人于15世纪末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在土耳其人统治下生存了几百年。匈牙利王国1526年被瓜分后,中部和南部被奥斯曼帝国并吞,西部同捷克、克罗地亚一起被划入哈布斯堡王朝的版图,东部被划入特兰西瓦尼亚的埃尔代伊大公国。1867年,匈牙利与奥地利组建了欧洲第一个立宪制二元君主国。在这个君主国中,匈牙利人既受治于奥地利,又统治着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等民族,兼有被统治者和统治者的双重身份。罗马尼亚西部的特兰西瓦尼亚曾经受治于匈牙利,而东部的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则受治于奥斯曼帝国。波兰王国18世纪末被瓜分之后,西部的波兰人受治于普鲁士和奥地利,而东部的波兰人则受治于沙皇俄国。

与西欧大国比起来,长期统治中东欧的奥匈帝国、沙皇俄国和奥斯曼帝国本身就是现代化进程中的落伍者,它们的帝国时代延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在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奥匈帝国远不及德国、英国、法国,而沙皇俄国和奥斯曼帝国的落后更是以百年甚至几百年计。在这种情况下,中东欧的各民族更多的是忍受帝国式的残酷统治,而甚少分享现代化的果实。比如,保加利亚人(特别是下层的百姓)不仅失去了自己的财产,没有任何政治权利,而且要向占领者和封建主交租税、服徭役。中东欧社会发展整体上落后于西欧的原因之一,就是长期统治中东欧的大国的现代化程度低。“在东欧约1800年的历史上,既没有工业中产阶级,也没有知识阶层,甚至没有一个能够将所有民族统一起来的民族政府。”

第四,民族国家建立迟缓。中东欧地区长期受大国统治,建立民族国家的时间普遍较晚。现代化的主体是民族国家,讨论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是民族国家的建立。欧洲民族国家是在文艺复兴以后开始形成的,历时两个多世纪。在西欧,原本封建制度发达但民族认同不强的国家随着专制王权的确立、国际法准则的形成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逐渐确立了以国家为框架的民族认同。在中东欧地区,历史上的王国或公国的一体化程度不高,并且长期受异族的统治和不同文明的影响,这里的民族的政治发展并不像西欧那样明显。在若干西欧民族国家崛起为世界性大国时,东中欧和东南欧的各民族仍处于东西方大国的统治之下,以“文化复兴”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民族主义也只是挣扎生存着。在1878—1919年间,中东欧地区才陆续建立民族国家。中东欧民族国家的出现固然离不开各民族长期不懈的抗争和努力,可为它们开具“出生证”和“搭房建屋”的却是相关大国。

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早在1861年底就联合成为统一的罗马尼亚,并且于1866年通过了相应的宪法,但欧洲各大国直到1878年7月才在《柏林条约》中正式承认它,同时将摩尔多瓦的比萨拉比亚划归俄国。保加利亚的“自治公国”地位也是《柏林条约》给予的,在地域上只包括保加利亚北部和索非亚地区。阿尔巴尼亚1912年在俄、法、英、意、德、奥等六国外长伦敦会议上获得了形式独立,但是,实际控制者还是这六大国。不仅如此,独立后的阿尔巴尼亚的领土和人口不及阿尔巴尼亚人所希望的“大阿尔巴尼亚”的一半。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等国的“出生证”则被各大国“放在”了1919年的《凡尔赛条约》中。《凡尔赛条约》的制定者根据自身的利益和需要规划了中东欧各国的边界,使这一地区以民族、宗教、领土、历史为载体的文明更为复杂。欧洲各大国给中东欧国家开具的“出生证”都带有种种限制条件,拿着这些“出生证”面世的中东欧国家或有“内伤”或“肢体不全”。“很可能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少数民族,其中一些人安于他们的境况,一些人从最初就吐露过他们的敌意,许多人在经历多年令人沮丧的不平等待遇之后,终于满怀怨恨。”

中东欧的民族国家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主权不完整,民族呈马赛克状分布。不同大国出于均衡势力的目的,在这些国家建立过程中植入了许多历史的、民族的、宗教和文化的矛盾与冲突的种子。中东欧地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就是在上述背景和条件下开启的。

从现代化道路来看,中东欧地区的民族国家建立之后,走的实际上都是西欧的发展道路,但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程度普遍偏低甚至很低。在中东欧地区的国家中,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例外。1918年建国时,捷克斯洛伐克五分之一的领土、四分之一多的人口和三分之二的工业是从奥匈帝国划来的,有比较高的现代化基础,因经济发展比较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是世界排名前十的工业国。在政治方面,捷克斯洛伐克的政局相对比较稳定,确立并不断完善了多党议会民主制。

然而,其他国家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从政治方面说,波兰名义上是共和国,实际上却是毕苏斯基的军人独裁统治。匈牙利在1919年苏维埃共和国失败后,1920年成了一个没有国王的王国。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则是君主立宪制国家,都有国王。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些国家无论亲近英法还是追随德奥抑或试图中立,都面临内政混乱,经济发展艰难以及国家主权地位和领土受到威胁等难题。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实行独裁统治,出现了多位争议性很大的军事强人,如波兰1926年5月通过发动军队政变而掌控国家大权的毕苏斯基,匈牙利1920年在镇压了苏维埃共和国后恢复王国并任摄政王的霍尔蒂,保加利亚1923年5月通过政变上台的赞可夫,阿尔巴尼亚1928年8月将国体改为君主国并自任国王的索古,罗马尼亚1940年被国王赋予无限权力的安东内斯库等。在当时情况下,这种统治对国家避免陷入内战和暂时维护国家主权、领土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从现代化角度看,不能计为正向的发展。

从经济发展方面说,除了捷克斯洛伐克外,它们几乎都是农业—工业国或者农业国。比如,波兰的农业人口1921年时占全国人口的63.8%,1938年才降至20%。南斯拉夫1923—1939年间年均经济增长率仅有1.9%。阿尔巴尼亚是欧洲最落后的农业国,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家经济命脉操控在意大利手中,实际上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罗马尼亚到19世纪末80%以上的工业资本是外国资本。18世纪以后,保加利亚的工商业虽有所发展,可是,遭遇奥斯曼军事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匈牙利是在奥匈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特里亚条约》使它损失了58%的铁路、84%的森林资源、43%的可耕地、83%的铁矿、29%的褐煤和27%的烟煤,成了一个落后的工业—农业国。

另外,由于远离现代化“发源地”并长期处于落后帝国的统治下,中东欧民族国家建立之后,迫切要解决的不是开启或加速现代化进程,而是如何翻新或维护新生的民族国家。翻开有关中东欧地区或国别的历史书籍,为了生存、为了主权、为了领土而周旋于不同大国之间,卷入地区性和世界性的战争,被占领和被瓜分,是它们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而留给政治、经济现代化的时间很短、空间更小。

三、中东欧地区现代化道路的第一次转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中东欧地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都同西欧大国联系在一起,而同苏联模式和苏联本身没有关系。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们又都步入苏联模式。这是中东欧地区国家的第一次现代化道路的转变,发生在1944—1948年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中东欧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波兰被德国和苏联秘密瓜分,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瓜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先后被意大利和德国占领,而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加入了轴心国,成了德国对苏联作战的马前卒。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东中欧和东南欧地区成为了苏德战场。苏联和英国、美国结成了反法西斯联盟之后,为了打败德意日法西斯,1943年11月,三国首脑在德黑兰会议议定,盟军将于1944年6月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全面突破了希特勒的“大西洋堡垒”,两个月后解放巴黎。与此同时,苏联军队收复了被德军占领的全部领土,越过波兰边境向东中欧和东南欧挺进,同年9月解放了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后,经南斯拉夫进入匈牙利境内。

在这样的背景下,丘吉尔和斯大林于1944年10月举行秘密会谈,就战后盟国同苏联活动的区域、范围和程度达成默契,划出了所谓的“巴尔干百分比”。接着,英苏两国外长又多次进行协商,具体比例有所改动。根据最终的划定,东中欧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以及东南欧的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属于苏联势力范围,欧洲的其余部分则属于英美盟军势力范围。属于苏联势力范围,意味着这些国家被苏联接管。这是中东欧国家现代化道路第一次易辙的基本背景。

第二阶段:中东欧地区的“人民民主”时期。

虽然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但是,中东欧7个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并没有立即苏联化,而是经过了一个“人民民主”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与苏联同美、英等西方国家由战时同盟转向对抗的过程相对应。

苏联同英、美等国家从同盟走向对抗有一个短暂的过渡。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意大利、日本被打败,英国、法国被严重削弱,美国和苏联则开始成为超级大国。但是,美国和苏联的具体情况又有很大差别。美国在战争中受害最小,威力强大的原子弹和含金量大的美元支撑起它战后称霸世界的野心。苏联在战争中受害重大,损失了2000多万人,被战争损毁的城乡也亟待修复。同时,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获益也很大,不仅收复了失地,领土和势力范围的拓展也达到历史顶点。苏联在战后之初竭力维持与美、英等西方大国的交易共识,以合作和共处维护战后格局现状,避免与美国发生冲突。其中,对于已成为它势力范围的东中欧和东南欧7国,苏联没有要求它们立刻改换门庭,也不鼓励甚至限制它们立即中断欧洲模式和实行苏联模式。在“人民民主”时期,这些国家在经济上以恢复为主,政治上仍是多党议会制,与西方国家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没有完全中断。由于国情不同,这7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也不一样。在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共产党是主导甚至是唯一的政治力量。在其他几国,共产党只是政治力量之一。

从社会现代化发展角度看,“人民民主”时期所表明的是:第一,欧洲式的现代化道路已经到了尽头,但还没有“断路”;第二,苏联式的现代化道路已经铺好,但中东欧国家还没有“上路”;第三,中东欧国家在社会发展上的“断路”与“上路”实际上是由大国决定的,中东欧国家无选择权,更不可能逆转。

第三个阶段:中东欧地区与西方的“硬切割”和与苏联的“硬连接”。

中东欧国家快速步入苏联模式的直接原因是冷战的爆发。由于有双方商定的雅尔塔体系,美国和苏联在欧洲无法兵戎相见,所以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对立、对抗都是以非武力的方式呈现的,因而被称为“冷战”。冷战开始之后,欧洲和苏联两种模式全方位对峙。在苏联与西方国家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背景下,苏联改变了维护其在中东欧地区利益的方式,干预甚至插手这些国家的发展,使之迅速同西欧“硬切割”,并且实现与苏联“硬连接”。从理论上说,苏联这样做的依据是:欧洲现代化的各主要方面都是腐朽落后的资本主义的体现,而苏联现代化的各主要方面则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从现实地缘政治上说,现代化道路的苏联化,则是苏联控制这些国家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在苏联的主导和参与下,东中欧和东南欧7国很快将现代化发展道路完全转到苏联模式上来。

在政治方面,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两国的共产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主要的抵抗力量,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国家解放后不久就成了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力量。但是,其他5国则在1947—1948年间通过多种方式,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共产党人数。这些国家的国内政治力量对比很快发生了改变,最终确立了共产党一党执政的政治体制。

在经济方面,这些国家在苏联专家指导下于1949—1953年间将经济发展转到苏联式现代化道路上。首先,确立了国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在共产党占据国家主导地位的同时,这些国家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将左右国家经济命脉的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银行收归国有,虽然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其他所有制形式,但是,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已占主导地位。在国有化的基础上,这些国家的经济现代化方式从自由的市场经济转变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在计划管理方面,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具体负责编制和监督实施“五年计划”,个别国家(如波兰)制定的是“六年计划”。“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工业化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中东欧7国全面移植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经济发展模式上,除了南斯拉夫略有程度上的差异之外,中东欧国家已经与苏联的公有制基础上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系完全“接轨”。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东中欧和东南欧7国,苏联还扎起多层“篱笆”,把这些国家紧紧围在自己身边。1947年7月,“马歇尔计划”正式启动后,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等国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提供贷款。苏联还授意或主导成立了三个地区性组织,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对东欧国家进行控制。第一个是1947年成立的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第二个是1949年成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第三个是1955年成立的是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这样一来,经过短暂的“人民民主”时期,这些国家完成了从欧洲模式向苏联模式、从依附西欧大国到受苏联控制的转变,成为地缘政治上的东欧国家。这里需要补充的是民主德国的情况。德国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所以,战后初期分别被美国、英国、法国、苏联的军队占领,前三国的军队驻扎在德国西部,苏军驻扎在东部。冷战后,1949年德国正式分裂为属于西欧的联邦德国和属于东欧的民主德国,东欧由此扩展成为8个国家。

步入苏联道路,东中欧和东南欧7国和新成立的民主德国整合成为新地缘政治区域——东欧。在这个新的地缘政治区域中,原来社会发展模式为苏联模式所取代。至此,中东欧国家现代化进程第一次转变结束,开始了在苏联道路上的40余年的历程。

四、中东欧地区现代化道路的第二次转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发生了剧变,即在很短的时间内放弃了苏联模式,返回欧洲现代化道路。从苏联模式到欧洲模式,同样也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开始被称为“剧变”或“革命”,尔后被描述为社会转型。国内外学术界特别关注东欧的这次社会转型,相应的研究十分详尽,甚至形成了专门的社会转型学科。但是,国内学术界无意间过于放大了社会转型这个主题的内涵、外延、时空,从而冲淡了中东欧现代化道路再一次改变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本文不再使用“社会转型”来描述这个过程,而是用“第二次转变”,意在说明中东欧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不仅是再一次位移,还是重新启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欧国家通过大国“硬切割”的方式离开了欧洲现代化道路,通过苏联“硬联接”的方式踏上苏联现代化道路。后来,几乎所有东欧国家都曾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以要求改革、进行改革的方式抗争过,偶尔还演变成激烈的政治事件。实际上,东欧国家只是渴望能在苏联现代化道路上保留一些自身传统的宽松特征。1953年发生的东柏林事件、比尔森事件,1956年的波匈事件,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等,针对的都是苏联模式和苏联控制。由于雅尔塔体系的约束和力量对比的悬殊,东欧国家的种种努力往往都以“喜剧”开始,以“闹剧”进行而以悲剧结束。

东欧国家最终离开苏联的现代化道路,根本还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主宰东欧国家命运的苏联模式失效和苏联消失。

作为一种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形成的。苏联模式通过高度集中的政治力量在短时间内整合全社会的资源,快速地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在落后国家现代化发展初始阶段或生存环境险恶的背景下,具有比较大的正面效应。与此同时,这一模式也具有内在的缺陷。苏联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试图通过改革来克服这些缺陷,但改革大都浮于表面,实际上只是在原地“打转”,难有实质性效果。1985年,戈尔巴乔夫就任苏共总书记之后,实施以工业为主导的加速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但因固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僵化的官僚政治体制而难以推行。在这种情况下,戈尔巴乔夫从1988年开始搞“公开性”和“民主化”,进行政治体制的“改向”,结果极大地弱化了苏共的集中领导。在其推动下,苏联于1989年底实行多党制,1990年苏共宣布“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和“可调节的市场经济”,把国家体制改为总统制,在意识形态方面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政治体制是苏联模式的核心,这些变化表明苏联已经放弃了社会主义,走向资本主义。

与此同时,苏联的国家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其中,波罗的海三国和摩尔多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并入的,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矛盾和民族之间的矛盾非常复杂。这些矛盾在高度集中的体制下基本处于蛰伏状态,在戈尔巴乔夫放弃了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时,却大规模爆发出来。1989—1990年间,从波罗的海三国开始,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1991年12月,存在了74年的苏联解体,以苏联为重要一方的冷战就此结束。在苏联走向解体的背景下,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先后于1991年6月和7月解散,长期控制东欧的经济和军事组织不复存在。

苏联的解体和苏联模式的失效,意味着东欧国家与苏联连接在一起的绳索断落。冷战的结束、经互会和华约的解散则意味着将东欧国家限定于“苏联东欧地区”的篱笆都已消失。在这个过程中,没了苏联的阻止和控制,同时获得西方的蛊惑和支持,东欧各国反对苏联模式的政治力量迅速得势,很快走到政治舞台的中央。没有雅尔塔体系的约束,西方国家肆无忌惮地支持东欧国家回归欧洲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东欧国家现代化道路发生了第二次改变。

东欧国家首先开始的是政治上的转变,即从共产党执政转向多党议会制。这个转变速度最快、用时也最短。多数国家在1989—1990年已完成,只有阿尔巴尼亚延迟到1991年才启动。

从政治转变的过程看,多数国家都是先出现反对党,在反对党的压力下,执政的共产党不断退让,同意与反对党对话并同意政治多元化。然后,各政党和政治组织召开“圆桌会议”,建立多党议会民主制、进行议会和总统大选。接着,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共产党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将国名中“社会主义”“人民”的字样去掉。在议会大选和总统大选中,反对党派掌权,共产党沦为在野党。在失去了领导地位后,共产党又多改名为赞同西欧模式的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宣布放弃共产主义主张。在东欧国家中,罗马尼亚的政治“剧变”带有突发性。1989年12月,从“蒂米什瓦拉事件”到齐奥塞斯库夫妇被处决,再到救国阵线(罗马尼亚的党派组织)接管政权并宣布放弃共产党一党体制、建立多元化的民主政体和举行自由选举,前后只有10天。再到1990年5月救国阵线在大选中获胜上台执政,时间也不到半年。

上述进程结束之后,东欧、苏联东欧等地缘政治区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回归西欧过程中的中东欧,这是一个新的过渡性地缘政治区域。在转变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有些国家面临政党林立、政局不稳、政党政治不规范、议会制度不完善等复杂难题。

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所及面广,内容复杂,因而倍加耗时费力。经济转变的核心内容是国有经济的私有化、价格和对外贸易的自由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中东欧国家在政治剧变的同时或稍后也开启了经济转变过程,其具体方式有激进式和渐进式两大类。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等国实行激进的“休克疗法”,试图一步到位完成经济体制的转变。匈牙利、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等国则采取了渐进的方式,逐步完成上述转变。但在实践中,很多国家或一个国家在不同方面采取的往往是混合方式。

不过,所谓经济体制的转变,实际上只适用于描述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5国,半适用于捷克斯洛伐克,而不适用于南斯拉夫。波兰等5国在发展模式转变的同时,国家结构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捷克斯洛伐克在社会剧变之后存续时间比较短,1993年分裂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南斯拉夫则在政治转变过程中国家发生了分裂,而新成立的国家是按照西欧模式构建的。

返回欧洲是中东欧国家现代化道路第二次转变的对外目标,其完成的标志就是加入北约和加入欧盟。

苏联解体后,中东欧国家(无论是原有的还是新独立的)除南联盟之外几乎都以融入欧洲为目标。南联盟在米洛舍维奇执政时期与西方对峙较为激烈,1999年还因科索沃问题遭到北约70多天的狂轰滥炸。战争结束之后,塞尔维亚同西方的关系一直在缓和,与黑山“分手”后,于2010年提出了加入欧盟的申请。但是,在科索沃地位问题上,塞尔维亚与西方还一直僵持着。波兰、捷克、匈牙利于1999年,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于2004年,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于2009年,黑山于2017年,北马其顿于2019年加入北约。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匈牙利于2004年,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于2007年,克罗地亚于2013年加入欧盟。另外,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匈牙利于2007年加入申根区。斯洛文尼亚于2007年,斯洛伐克于2009年加入欧元区。这一切表明中东欧国家“回归欧洲”的进程已经结束,再一次回到了始建时的欧洲模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由于苏联自身的剧变和解体,中东欧国家现代化道路第二次转变的外部阻力已经消失,但早期民族构建时的那些先天缺陷和相关大国当时植入的民族矛盾、领土争端开始显现。其中,前南斯拉夫地区的一些民族更是重兴几百年前的历史矛盾和80多年前民族国家构建的纷争。比如,因为与希腊在历史、民族、领土认识上的矛盾,北马其顿在独立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有国没名”,直到2019年才有现名。再比如,因为与斯洛文尼亚有皮兰湾和某些河流、山峰划界的争议,克罗地亚直到2013年才加入欧盟。在这其中,最严重的还是南斯拉夫解体过程中发生的武克瓦尔之战、波黑内战以及西方大国武力干预的科索沃战争。这些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及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受到了严重破坏,民族间的不认同甚至仇恨进一步加大。所有这些,都大大延误了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时至今日,除了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之外,前南地区的其他国家在欧洲都是落后或比较落后的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国内、地区和国际三个层面的环境都不利。

总体上看,无论是转变现代化道路的中东欧国家,还是在苏联模式废墟上重筑欧洲模式的中东欧国家,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时,都已经回归欧洲,但融入欧洲的程度却有所不同。在欧洲模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上,中东欧国家各方面的差异性仍将长期存在。

五、结语

现代化是民族国家的重要标识之一,也是民族国家发展的必然。纵观中东欧国家的现代化历程,自主性差而被动性强,多样性差而一统性强。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中东欧的民族和国家长期在大国的影响甚至控制之下,民族国家的构建和发展道路由不同大国决定;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民族、文化和历史多样而又复杂,域内的各方面对于自己国家的认同感比较弱。因此,中东欧国家才在不同模式的现代化道路之间来回踟蹰奔波。中东欧国家的现代化历程有许多可以总结的经验与教训。比如,现代化是国家正向前行的一种趋势,时空、内容不是也不应当是锁死的,现代化发展要结合本国特点,并且呼应时代要求。再比如,现代化进程需要稳定的内部环境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总结和汲取中东欧国家现代化进程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特定的借鉴意义。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原文:《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2024年第2期

排版:张玮娜

审校:李宗芳、宫嘉玲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