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庭作家】何贵 || 孩子成了我唯一的朋友

 潇湘原创之家 2024-05-17 发布于湖南

孩子成了我唯一的朋友

作者:何贵

今早在小红书刷到这么一条短视频《孩子成了我唯一的朋友》,初看有点惊讶,认真回味一番,深以为然。

鲁迅曾在《赠与同志瞿秋白之辞》中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话足见朋友的可贵。

回想毕业之际,哭得稀里哗啦;辗转几年,就沦为点赞之交。前同事,也随着工作的变换联系渐渐变少。甚至,很多人并未真正熟识,就分道扬镳。身边人来人往,通讯录里躺着上千条名单,却各自奔忙。

当然,主要原因在我。我自己是独子,自小性格稍微有点孤僻,也是一个非常无趣的人,几乎没有任何兴趣爱好。从小到大,对足球、篮球等各种球类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中学时,那么多的男同学疯狂的迷上《创奇》,我觉得很不可思议;大学期间,很多男同学会捣鼓电脑、琢磨手机,这些我也不喜欢;工作之后,一些同事对各种车爱不释手,各种性能参数如数家珍,而我只要有个车能开就好;步入成年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奔赴钓鱼、摄影等行业,而我依旧岿然不动。我相信,我即便到了退休之后,也不大会参与一般老年人都喜欢的象棋、扑克、旅游这类的爱好。所以,我很多时候就活在自己的世界了,以至于人到中年,能称得上朋友的其实很少。

孩子今年七岁半,小学一年级。有点聪明但不多,天性顽皮却善良,成绩一般但字写得不错,爱好广泛却没有特长。目前看来是一支业绩一般也没有蛮多潜力的普通股票,由于只能长期持有,所以必须得精心打磨。

孩子出生前,我一直希望是个女儿,毕竟没有哪个男人可以拒绝一件贴心小棉袄,加上我又是“老来得子”,对小棉袄的祈求也愈发强烈。所以,直到小孩出生前的2天,我都没有准备男孩子的名字。所以当护士把小孩从产房抱出来,交到我手里,说着“XXX家属,儿子,八斤”。有那么一瞬间我是懵的。儿子,儿子,我的“冬晴”是个儿子!不过,很快我又抚平了心情,儿子也好,咱爷俩可以放肆的玩耍了。

孩子自小身体素质极好,运动天赋爆棚。不到两岁就把平江烈士陵园里的老年人运动器械抡了个遍,三岁可以独自吊单杠七八分钟,四岁骑单车,五岁学武术,六岁玩滑轮,七岁就会玩各种球类,远胜乃父当年。

孩子4岁之前,我还在乡镇工作,陪伴他的时间不多。当然,那个年龄段的小孩只要有人抱、有人给吃的,基本上就差不多满足了。但是,等他长大到需要人陪着玩的时候,那就需要家长付出的更多了,时间、精力、金钱、方式方法,等等等等。这个时候,我又不得不打起精神重新学习那些我早该在三十年前就应该喜欢的玩意。小男孩喜欢踢足球,既勇且猛,铲起球来是既对人又对球,贴身防守粘的你甩都甩不掉,进攻的时候还时不时来一个穿裆。足球“零基础”也不得不加紧练习,依靠腿长力大,通过大力远射破门来勉强保住颜面。羽毛球更是吊得你东奔西跑,半个时候就把你的体能耗尽,而他还远远没有玩够。每每这个时候,我就想还是玩一下平和的一点的吧,可以把棋子拿出来。

虽然在运动天赋上,孩子远胜于我。但在各种棋类方面,我目前还是碾压式的存在。面对人菜瘾大的固执一年级小男孩,大胜或者大败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关键是要输的扼腕叹息,特别是要在自己兵临城下马上要赢的时候,一不小心输掉关键一招导致满盘皆输,然后在对方兴高采烈的时候配合几声捶胸顿足,那才是到了“穴位”,那才是真正考验“棋力”,更考验演技。而这一点,我目前还是做得很好。

现在很流行一个词叫“高质量陪伴”,城市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一部分父母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时间少,只好在陪伴的质量上下功夫。 

我见过太多的农村父母,白天“上班族”,晚上“打牌族”,闲余“低头族”,可就是不愿意成为“育儿族”。

他们白天上班,觉得自己赚钱养家太辛苦;晚上下班,又觉得自己要放松,打牌聚会玩乐;空闲的日子里,又成了低头一族,整日对着手机傻乐,把殷切期盼父母归家的孩子丢在一旁,当孩子不满父母的冷漠上前寻求陪伴时,为了不被孩子打扰,用电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或者丢给孩子一部手机,然后家庭一片“和谐”。等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父母什么都没有教给孩子,只教会了孩子玩手机,却又嫌弃孩子只会玩手机。

自己从不教孩子识文断字,把希望都寄托在老师身上,等孩子拿着一张惨不忍睹的成绩单进门时,父母暴跳如雷,嫌弃孩子成绩不好,嫌弃孩子不够努力,嫌弃老师无能……

这个时候,有多少人会反思一下自己:我为孩子付出了多少?我又努力了多少?在该陪伴孩子的时候,我们选择了娱乐,孩子长大却要求他们优秀又懂事,我们没有优秀的基因,没有陪伴的耐心,那么,又凭什么要求孩子变优秀?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家长足够尊重孩子的天性,那么他大概率很快就会发现,孩子的天性是:怕苦怕累怕学习,又懒又馋又贪玩”。

周国平告诉我们,与其给孩子太多物质上的爱,不如将有品格的爱送给他们。有人问过周国平老师,说周老师你有很多的身份:学者、哲学家、作家,你最喜欢哪个身份?他说,我最在乎的就是“爸爸”这个身份。

但是,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也说过的这样一句话:“一想到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就觉得太可怕了”。教书需要教师资格证、行医需要执业医师证、开车需要驾驶证,唯独成为父母这件事,不需要任何考试。

身为人父母,我们需要大智慧,不仅要培养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还要帮助孩子在面对生活的种种磨砺建立理智、乐观、从容的人生态度。

打从孩子生下来,医生剪断脐带的那一刻开始,他就踏上了一条自己的征途。他会慢慢脱离父母的怀抱,去见识更广阔的天地,然后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

终有一天,我们会分离。他会慢慢长大,成家立业,我远远观望,不去打扰,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我要承受很多次目送他背影离开的落寞;若干年后,他在我床前,送我离开这个世界——原谅我,这次分离的痛苦与失落,选择留给他。

而在这中间,我们是朋友,我会好好陪伴他,更要努力提升自己。好好爱他是为了保护他、成全他;努力提升自己才能任何时候都不迷失自己,始终有自己的寄托,有朝一日,他不再是我生活的重心时我不至于太难过;同时我能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他生活的真谛与生命的意义。

为人父母,是一场修行,因为有爱,我们心甘情愿付出,不计回报,只能说: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作者简介

何贵,湖南平江人,平时喜好阅读,偶尔写作,目前在岳阳市直单位工作。

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