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月中旬的腾冲植物

 植物游记樊蓉 2024-05-17 发布于贵州
01
绒叶仙茅

绒叶仙茅(Curculigo crassifolia)来自于仙茅科,仙茅属。

根状茎粗短,块状。叶厚革质,具强烈折扇状脉,背面密被白色厚绒毛。

产云南东南部至西部(金平、屏边、镇沅、景东、大理)。生于林下或草地上,海拔1500-2500米。

本种叶背被厚的白绒毛,极易辨认。

02
芭蕉

芭蕉(Musa basjoo)来自于芭蕉科,芭蕉属,原产日本琉球群岛。

我国台湾可能有野生,秦岭淮河以南可以露地栽培,多栽培于庭园及农舍附近。

叶纤维为芭蕉布(称蕉葛)的原料,亦为造纸原料,假茎煎服功能解热,假茎、叶利尿(治水肿,肛胀)。

花干燥后煎服治脑溢血,根与生姜、甘草一起煎服,可治淋症及消渴症,根治感冒、胃痛及腹痛。

03
革叶算盘子

革叶算盘子(Glochidion daltonii)来自于叶下珠科,算盘子属。

生于海拔200-1 700米山地疏林中或山坡灌木丛中。

叶、茎皮和幼果均含丰富鞣质,可提制栲胶。

04
紫雀花

紫雀花(Parochetus communis)来自于豆科,紫雀花属,俗名金雀花。

匍匐草本,根茎丝状,节上生根,有根瘤。

掌状三出复叶,小叶倒心形,边全缘或有时呈波状浅圆齿。

生于林缘草地、山坡、路旁荒地,海拔2000-3000米。

05
百球藨草

百球藨草(Scirpus rosthornii)来自于莎草科,藨草属,根状茎短,稈粗壮,坚硬,三稜形。

生长于海拔600-2400米林中、林缘、山坡、山脚、路旁、湿地、溪边及沼泽地。

06
荷包山桂花

荷包山桂花(Polygala arillata)来自于远志科,远志属。

俗名阳雀花、鸡肚子根、小鸡花、白糯消、黄花远志。

生于山坡林下或林缘,本种之根皮入药,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补虚消肿之功能。

07
血满草

血满草(Sambucus adnata)来自于荚蒾科,接骨木属,多年生高大草本或半灌木,根和根茎红色,折断后流出红色汁液。

生于林下、沟边、灌丛中、山谷斜坡湿地以及高山草地等处,海拔1600-3600米。

民间为跌打损伤药,能活血散瘀,亦可去风湿,利尿。

08
蒂亚

蒂亚为景天属与拟石莲花属杂交培育的多肉植物园艺品种,蒂亚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绿焰。

蒂亚夏季或者光照不足的时候叶片呈现绿色,但是在温差变化大的秋冬季节里,给予充分的光照,叶片会呈现红色。

09
蔓胡颓子

蔓胡颓子(Elaeagnus glabra)来自于胡颓子科,胡颓子属。俗名藤胡颓子、抱君子。

常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向阳林中或林缘,果可食或酿酒。

叶有收敛止泻、平喘止咳之效,根行气止痛,治风湿骨痛、跌打肿痛、肝炎、胃病。

茎皮可代麻、造纸、造人造纤维板。

10
球花脚骨脆

球花脚骨脆(Casearia glomerata)来自于杨柳科,脚骨脆属。俗名嘉赐树、毛脉脚骨脆。

产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西藏等省区。生于海拔低的山地疏林中。

木材供家具、农具、器具等的用材;树形优美,庭园栽培供观赏。

11
漾濞荚蒾

漾濞荚蒾(Viburnum chingii)来自于荚蒾科,荚蒾属。俗名肉叶荚蒾、细梗漾濞荚蒾。

12
石松

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来自于石松科,石松属,多年生土生植物。匍匐茎地上生,细长横走。

产全国除东北、华北以外的其他各省区。生于海拔100-3300米的林下、灌丛下、草坡、路边或岩石上。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讨论交流请加个人微信号:13072583732

(2)中国植物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