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将军之五十四:李姓名将数量全国第一:63人

 启我东疆 2024-05-17 发布于黑龙江

者zjw按:一、秦之前3    二、西汉2    三、东汉3     四、三国1      五、 北朝1  

                   六、 隋3         七、 唐24     八、 五代10    九、 辽1        十 、 北宋3    

                  十一、 元2      十二、 明6    十三、 清4       共63人 

排名  姓名        生死年        出生地                        战績  任职   结局 

一、秦之前3

1  李牧:?-前229  赵国名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经典战役:抗击匈奴 两拒秦军

           是赵国后期唯一良将。前229年王翦攻赵,重金贿赂宠臣郭开,在王前散布李牧

           谋反,被赐死

2   李信,字有成,槐里(今陕西咸阳兴平东)人,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参与攻伐赵国、

       灭燕国、楚国、齐国等战役,在灭燕国之战中立有大功,后领兵二十万攻打楚国,

        先是一路凯歌,后被楚将项燕大败。 

3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

   (今河南上蔡)人 。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早年为郡小吏 ,后从

    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 。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 。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

   被任为长史 。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 ,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

   为客卿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由于韩人间谍郑国入秦,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 。

  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

  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

  被任为丞相 。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 ;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 ;又主张

   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 。还参与

  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 。

二、西汉2

4  .李广:?-179,甘肃静宁南。李广是出身甘肃省秦安县的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 

           身处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时期,凭着过人的智谋,先后率军出击匈奴,

           并多次击败对方,使得匈奴畏服,并且多年不敢再来进犯。骁勇善战,冶军宽缓,

           功名虽彰,终不得封;迷路耽误军期,受审拔刀自刎。

5  李陵?-74甘肃静宁南李广之孙  前99年秋,李广利三万骑兵打匈奴,李陵监护辎重,

            陵坚辞,愿直捣单于主力,武帝应允,陵率5000弓箭手,从居延北出发,匈奴三万骑

            围陵于两山间,遭汉军急射退走,大惊调八万人攻打,陵且战且退,行十余日至大泽中

            单于担心诱兵之计想退兵,这时汉军军侯管敢,被校尉侮辱投敌,泄露箭矢告竭,无

            后援士兵,只有1600人,50万箭用尽,只有十余人突围,李陵无臉回汉投降,单于佩服

             嫁女重用,封右校王。武帝杀了陵母亲妻儿,李家名声败落。

三、东汉3

6   李忠(?—43年),字仲都,东莱黄县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二十五位。

    公元24年(更始二年),李忠和任光、万脩迎接刘秀入信都。被拜为右大将军、封武固

    侯。随刘秀灭王郎、平河北。刘秀称帝后,李忠任五官中郎将,被封为中水侯。此后

    又参加平定庞萌、董宪的战争。天下一统之后,李忠担任丹阳太守多年,治绩天下第一。

     公元43年(建武十九年),李忠去世。

7 李毅(?—306年),字允刚,曾任益州主簿、别驾,并被举为秀才。后随王濬伐吴,

    吴国平定后,因功受封关内侯。历任陇西护军、繁县令、云南太守。又被晋武帝任命

     为犍为太守,转任使持节、南夷校尉。

8  李安人  429-486  山东峄县兰陵承人,少有大志,明帝时领水军讨刘子勋,战无不胜,

      高帝即位,任中领军,常与武帝密谋军机大亊,谥肃侯 。

四、  三国.蜀汉  1

9   李恢是云南澄江人,为蜀汉别驾从事,自荐为庲降都督,镇南中,使持节,领交州

     刺史,屯平夷县。刘备去世,高定、雍闿、朱褒三郡太守趁机叛乱,丞相诸葛亮

     大军南征,别遣李恢自平夷进军,于昆明大而破叛军,追亡逐北,声势与诸葛亮大

     军相连。南土平定,李恢之功居多,拜安汉将军、汉兴亭侯。大军班师,南夷复叛,

    李恢率军征讨,歼其恶类、徒其豪帅。并于南中征收税赋,充实军资,使费用不乏,

    官至建宁太守。恢公忠志业,立功异域,显名本朝,建兴九年去世。

五、  北朝1

10,李弼    所属势力:西魏       勇 表现:【弼少有大志,膂力过人。】

      【弼恒先锋陷阵,所向披靡,贼咸畏之,曰"莫当李将军前也"。】

六、 隋3

11  李穆  510-586   甘肃陇西成纪  李陵后代  534奉迎魏武帝有功授都督,跟宇文泰打北齐

      杀入重围,救出周太祖,公。569公,基,师,

       死谥`明`。

12  李密  582-618  陕西长安,瓦岗军首领,素有谋略,辅杨玄感反隋,征战数载。

    无奈时投靠李渊,继而又叛唐,兵败被副将盛彥师率步骑兵数千追剿,在陆浑县南70里

    山中追上,斩于马下,死 时年37岁 。

13  李景  ?-618  甘肃通渭-天水休官,容貌雄伟、勇猛善射、参加吞并北齐,平定尉迟迥

     叛乱,平定讨伐陈国,平定高智慧反叛,均有战功。出征辽东任马军总管,炀帝死于江都

     后任辽西太守。 邓嵩率兵救出李景,后来返回幽州路上,被人杀害。

七 、唐24

14   赵郡王李孝恭第二。591-640  甘肃秦安  李唐宗室、 其父为李渊堂弟,李渊起兵后,

       他 负责经略    巴蜀。得李靖之助,灭  萧铣、辅公祏,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战功几

       可与 李世民 庭抗礼。李世民登基后,退出权力中心,以歌舞美人自娱。贞观十四年,

       暴病身亡。

 15 卫公李靖第八。(571~649),陝西三原东北  兵家亚圣、凌烟功臣、武庙十哲 ,

        是 “使功不如使     过”的典型,曾试图揭发李渊谋反,因此几乎被李渊处死,幸而

       为李世民所救。后来戴       罪立功,协助李孝恭经营巴蜀、灭萧铣、辅公祏,被李渊

       评价为 “萧、辅之膏肓”。未  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负责抵御突厥,成功地消

       灭突 厥政权,战功无人可及。后来  又挂帅出征,消灭吐谷浑势力。屡次被诬告谋  

       反,为 免嫌疑,主动退休闭门不出。

16  英公李绩第二十三,(594~669),药师齐名、凌烟功臣、武庙十哲  李绩即徐世

       绩,  徐懋功,又称徐茂功,后赐姓李,为李世绩,为避讳太宗李世民,改名为李绩。

       原 为瓦岗军大将,少年从翟让起兵,翟死后跟随李密。李密降唐后成为独立势力,但

      仍坚持 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渊称为 “纯臣”。遭窦建德进攻后,

      因父亲 被  窦擒为人质不得已投降。密谋暗杀窦重归唐朝,但未能成功,侥幸逃走。

      随李世民灭 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又担任主将灭徐圆朗,随李孝恭灭辅公祏。贞

     观年间与李靖一 起灭亡突厥,此后十六年负责唐朝北边防御,多次击败薛延陀势力,

     又随李世民进攻高 丽。李世民死后辅佐唐高宗,被委以军事,担任主将再次出征高丽,

      终于将高丽灭亡。唐高宗重画其形象于凌烟阁。灭高丽后次年病逝。 

17   武阳公李大亮(586~644),贞观名将。

18  李道宗600-653  江夏王李道宗,甘肃秦安  李唐宗室、贞观名将,  在平刘武周、

      窦建德 讨王世充,屡建战功。638贪脏入狱免官,因与长孙无忌不和,诬与房遗爱

      勾結, 流放广西

19   燕国公李谨行(?~682),大唐名将

20   信安王李祎   (663?~743),李唐宗室、玄宗名将

21  .凉国公李抱玉(704~777),中唐名将  甘肃河西走廍,高祖功臣安兴贯后裔,安反

     唐后赐姓李,守河阳南城,眼看城破,骗敌人 : 粮尽明天降。敌人上当,和李光弻夾攻,

     大败敌人。763年任凤翔节度使,多次打退吐蓍进犯。

22   武威郡王李嗣业(?~759),传奇小强  陕西高陵  748隨高仙芝征吐蕃,左右冲杀,

      四散而逃,落水十之八九,抓获首领勃律。751攻破石国,又攻大食;757收复京城,

     大战于香积寺,手持大刀,赤膊上阵,立杀数十人,正午至黄昏杀敌数万。759合围

     安阳,射伤养伤,听 金豉齐呜,一跃而起,欲出外杀敌,伤口崩裂,血流数升,

      倒地而亡 。 

23   临淮郡王李光弼(708年-764年),辽宁朝阳  契丹族,唐朝时期著名将领,再造

       唐室、武庙名将 ,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子。初任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

       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759年,任天下兵马副元帅,

       762年,命军镇压浙东袁晁起义,进封临淮郡王。次年,安 史之乱平定,李光弼

     “战功推为中兴第一”,晚年为程元振、鱼朝恩所谗,病死徐州。追赠司空、太保,

       谥号武穆。主要成就:参与平定安史之乱,镇压浙东 袁晁起义。 

24   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唐朝宰相、军事家。再造唐室、武庙名将  出身军

      伍世家,十八岁便投身军旅,随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征讨吐蕃。后又以败吐蕃之功,封

     合川郡王,入朝为神策都将。784年,李晟率军收复长安,平定朱泚之乱,改封西平郡王。

     793年,被罢去兵权,改封太尉。793年,李晟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主要成就:讨伐河朔三镇,平定朱泚之乱,抵御吐蕃入侵。 

25   .昭义节度使李抱真 (733~794),      中唐名将

26   陈国公李光颜       (760~826),  中唐名将

27   凉国公李愬          (773~821),  元和名将

28   .盐州刺史李文悦   (?~830?),西北名将

29   .武威郡王李载义  (?~837),  李唐宗室、东北名将

30   .连城郡王李怀光   (729~785)

31   .饶阳郡王李正己   (733~781)

32   李谨行贯籍扶余(吉林农安),徙居北京昌平。粟末靺鞨族。靺鞨酋长、蓍国公突地稽

     之子,以门荫入仕,朝廷恩赐姓名。从征高句丽,迁营州都督,雄据边陲,其武力绝人,

     为蛮夷所伏。率军平定高丽剑牟岑之乱,击败新罗,以功拜右领军卫大将军,积石道经

     略大使。尝于湟中用空城计退敌,大破吐蕃,迁右卫大将军,进爵燕国公。享年六十四、

     追赠镇军大将军、幽州都督。谨行一生戒马,志怀忠义,鸷挺不迁。镇高丽、击新罗、 

      破吐蕃,气凌外域,声振中朝,功绩光明,为天子倚信,以勋名终。 

33    李怀光是吉林敦化人,靺鞨族。自少从戎,以壮勇称。从平安史之乱,累迁朔方节度使,

     御吐蕃、讨魏博、击朱泚,以功拜副元帅、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封连城郡王。功高权重,

     为宰相卢杞谗构,唐德宗猜忌,遂联合朱泚叛乱。为马燧、浑瑊击败,撤回河中,于途

     中为部将牛名俊杀害,时年五十七。

34   李愬   773-821  甘肃临潭,父李晟。有谋略、出奇制胜,雪夜入蔡州,活捉淮西

       藩镇首领。吴元济重用降将丁士良活捉了陈光洽商重用降将吴秀琳用计俘虏了

       李佑,以后讨伐淄州、青州李师道,先后打11场大战,擒叛将50名。

35 .楚帝李希烈           (?~786)

36   .淄青节度使李师道(?~819) 

37   .岐王李茂贞       (856~924)

八 、五代10

38  李克用(856—908年)甘肃兰州,沙陀部人,本姓朱邪氏,别号“李鸦儿”。李克用

    生前没当过皇帝,但他是五代十国之后唐政权的开创者,死后又被追谥为“太祖武皇帝”,

    堪称又一个曹操。李克用“一目眇”,即一只眼睛有问题,所以被人称作“独眼龙”。

    虽然李克用身体残缺,视力受限,但李克用“骁勇”且“善骑射”,军中将士喊他为

  “李鸦儿”(《新五代史》),意思是称赞他行动起来像鸟儿一样风驰电掣;随父亲征战时,

    李克用“摧锋陷阵,出诸将之右”,所以又被人称作“飞虎子”(《旧五代史》)。

        李克用的父亲朱邪赤心为振武节度使时,克用为云中守捉使。乾符五年(878年)

    李克用于云州发动兵变,杀主将段文楚,自请为留后。广明元年(880年)唐廷发兵讨伐,

     他与其父北逃鞑靼部。次年,唐廷召李克用镇压黄巢起义军。李克用率沙陀、鞑靼兵攻

     入关中,迫黄巢军撤出长安,以功授河东节度使。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他又率

     军渡河,败黄巢军于中牟,使黄巢军从此不振。次年,李克用与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共击

      败盘踞关中的朱玫、李昌符,进犯长安,纵火大掠,僖宗出逃。

      昭宗大顺元年(890年)克用败张为统帅的诸领兵。大顺二年(891年),唐廷恢复

      克用官爵,并封晋王。此后克用长期割据河东,与占据汴州的朱温对峙,战争连年。

      天佑四年(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国号梁,改元开平,史称后梁。克用仍用唐

      “天佑”年号,以复兴唐朝为名与后梁争雄。次年(908年),李克用病死。其子

       李存勖称帝后,追尊他为后唐太祖。野史记载,明宗时改为世宗。  

       上源驿护主之战,力敌梁名将朱珍、李唐宾、庞师古、霍存、郭言等十数人。

39    李存本   姓安,名敬思,代州飞狐县人。晋王李克用骑将。李存孝每临大敌,

      被重铠橐弓坐槊,仆人以二骑从,阵中易骑,轻捷如飞,独舞铁楇,挺身陷阵,

       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  

40、李罕之:晋王李克用手下官拜河阳节度使,擅使一条镔铁棒。曾与符存审二人

       双战李存孝,被李存孝将镔铁棒弯成一个圈状。李存孝爱惜他的勇力,将其二人

       收服于帐下。

41  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  884-926  甘肃兰州  926即位

     小名亚子,李克用长子(追着黄巢跑的猛人)。自幼喜欢骑马射箭,胆力过人,为

     李克用所宠爱。少年时随父作战,11岁就与父亲到长安向唐廷报功,得到了唐昭宗

     的赏赐和夸奖。成人后状貌雄伟,稍习《春秋》,略通文义,作战勇敢,尤喜音声、

     歌舞、俳优之戏。攻灭后梁,建立后唐,公元926年,李存勖听信宦官谗言,冤杀了

    大将郭崇韬。另一战功卓著的大将李嗣源也险遭杀害。是年三月,李嗣源在将士们的

    拥戴下,率军进入汴京,准备自立为帝。李存勖得讯忙拿出内府的金帛赏给洛阳的将士,

    逼他们开赴汴水。军到中牟县,听说李嗣源已进入汴京。李存勖知道大势已去急返洛阳,

    路上兵立逃走一半。回到洛阳后,他试图抵抗李嗣源的进攻。四月,李嗣源先锋石敬瑭

    带兵逼进汜水关,李存勖决定自己率军去扼守。丁亥日,军队按照他的命令在洛阳城外

    等候出发,李存勖正用早餐。这时,被提升为直御(亲军)指挥使的伶人郭从谦趁军队

    都调到城外候命之机发动兵变,带着叛乱的士兵乱杀乱砍,火烧兴教门,趁火势杀入宫

    内,在混乱中射死了前来带领侍卫抵抗的李存勖。李嗣源攻入洛阳,派人从灰烬中找到

    了李存勖的一些零星尸骨,葬于雍陵。李嗣源自己又当上了皇帝

42、李嗣源:867-933 甘肃兰州  926即位为后唐明宗,是唐朝沙陀部人,本名邈佶烈,

     成为李克用的养子,后改名为李嗣源。父亲李霓原是李国昌的部下。在父亲死后,

     仅仅十三岁还是个少年的李嗣源就因为勇武超群而被李国昌收到自己帐下,做了他的

     侍卫。每次围猎时,李嗣源仰射飞鸟,拉弦必中。不久,李克用便将他要到身边,

     更加器重,收为养子。在上源驿事件中,李克用被朱温派兵围攻,险些 

    丧命,就是他的这个养子李嗣源,一个刚刚十七岁的小青年,竟在乱军之中拼死保

    护着李克用躲开雨一般的飞箭翻越高墙,逃出虎口,而且自己毫发无损,其他许多

    勇将却战死很多。等李克用镇守河东时,李嗣源率领李克用的骑兵卫队随同征战,

    屡立战功。当时的李存信是蕃汉大将,但他每次出兵作战总是战绩不佳,李克用便

    让李嗣源做了他的副将,一同出征,有了李嗣源的帮助,李存信每次都能大胜而归。 

43、李存孝:甘肃兰州  为晋王李克用养子之一,号十三太保,拜飞虎将军、勇南公,领

     三千飞虎军。此人身材瘦小、力大无穷,擅使一柄毕燕挝,天下无人能在他手上走过

     三回合,是一个李元霸式人物。李存孝收服的两员左右部将,薛阿檀,安休休,均有万 

    夫不当之勇。在讨伐黄巢起义军时,李存孝曾率十八骑冲杀黄巢八万人马,并且冲进

    长安、焚烧粮仓,把黄巢军杀得片甲不留。

44  李嗣昭?-923 山西代县  李克用弟 李克柔养子  身材瘦小却精悍有胆略,沉静刚毅与

     众不同,897年奉命讨梁,俘敌三千生擒敌将蔡延恭,901梁攻太原,用千人精兵四门出击,

     使梁军疲于奔命撤军,追击获大量物资。奉命打河北正定,被敌人一箭射中头部,他

     箭己用完,拔头头上箭射中敌喉,战到晚上回营,伤口流血不止而死 。

45    李周  871-944  河北内丘  后唐后晋将军  唐后梁任任相察二州刺史,平西蜀后

     授四川节度副使,930-936先后在徐、安、雍、汴领兵坐镇。从无苛政,百姓高兴。

     石称帝,镇守邠州,死赠太师。李抱真后代

46  李琼,楚国将军  本孙儒部将,孙儒败亡后,随马殷入湖南,骁勇善战,迁亲从都副指挥使。

   李琼一顿饭可以吃肉十数斤,军中称其为李老虎。后官至桂州刺史,静江军节度使,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代表战役:统兵攻取连州、邵州、郴州、衡州、道州、永州、桂州、宜州、岩州、柳州、

  象州十一州之地,助马殷建楚国。 

47、李继勋“义社十兄弟”中不仅最年长,而且升迁速度最快,是第一个升任殿前

        司副长官殿前都虞侯、第一个建节。在攻打南唐时失职,次年七月才免去其节度使

        而责为右武卫大将军。后任战棹左厢都部署,成为水路都部署赵匡胤的部属。没有

        参与“陈桥兵变”,不属于翊戴功臣。后在进攻北汉边境及抗击北汉中屡建功勋。

        曾大败北汉名将刘继业(即后来的杨业),兵临太原城。契丹来救,李继勋才率军

        退回宋境。次年又随太祖攻北汉,后退兵。太平兴国2年死,终年62岁。

 九、 辽1

(48)李继隆,关键词:败辽耶律休哥;耶律休哥是辽元帅,在高粱河之战

      打败宋太宗,雍熙北伐时打败曹彬,使得北宋处于守势,随后耶律休哥开始展开反攻,

     是李继隆多次打败耶律休哥,使得此后十多年,辽军不敢大规模进攻北宋。

十 、 北宋3

(49)李纲,   关键词:东京保卫战;由于宋金海上之盟灭辽

       过程中暴露了宋外强中干的弱点,于是金在宗望为主帅以宋接收金将为理由进攻北宋,

      大军一路打到开封,徽宗立了自己儿子钦宗自己南逃了,在李纲的坚决主战下主持东

      京开封的守卫,外加山东等地不断军队进攻金,金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就退走了,

      金退走后,投降派又占据主导,外放了李纲,并且遣散了勤王的士兵,半年后金军

      再次南下,最终攻破开封,俘虏了徽钦二宗,史称靖康之耻,北宋灭亡,赵构南逃

      建立南宋,重新启用李纲,李纲推荐宗泽担任开封留守,

50  李显忠   1108-1177   陕西青涧   抗金名将   胆略过人,武艺超群,金兵杀害全家,

      投奔南宋,率军战金,战功卓著。统军北伐,金人丧胆。铁血忠勇,双刀无敌, 以寡敌众,

      大破二十万铁鹞子,十万拐子马。

     李显忠:自己在陕西招募义士斩杀一万西夏军,投奔南宋以后在北伐中攻陷金军重镇滁州

51  李庭之  1219-1276   河南开封居12代,后迁湖北隨州应山县。  抗元名将, 儒生投军,

     颇有战绩,治理扬州,百废俱兴。困守扬州而不屈,气节高尚,临危不惧,但宋朝己亡。

     谢太后及瀛国公下诏: 命其降蒙,李登城说:`吾奉诏守城,未闻有诏谕降也'降元宋皇

    北上入朝元帝,又诏李降,李不答话,令发弩射死使者,派姜才出兵,夺回两宫,沒成回守。

    令朱焕守城,自己和姜才率7000兵东至泰州,这时朱焕己降,并驱李庭之的将士、妻子至

    水斩 

十一、 元2

52. 李齐    这是一位具有民族情怀和大义的爱国将士,元朝十大名将之一,在金朝不被重用,

      帮助元朝打下了江山。

53  李恒  1236-1285  世为西夏国主,平定西夏时降元,作战勇敢、战功累累、隨父            

十二、 明6

54  李新材,明初将领,航海侯(追封恩国公),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27岁的

     朱元璋,率徐达、汤和、华云龙等淮西二十四将离开濠州,在城外,于胡大海夫妇汇合,

     智取张家堡驴牌寨护寨武装三千人,打下定远,收编缪大亨私家武装两万人。

     洪武朝时期,李新材历任千户、万户、常春翼元帅、福州卫都指挥副使、本卫同知、

     署都指挥使司事、掌都指挥印、大都督府佥事。

55、李文忠(1339—1384)安徽凤阳  是朱元璋的外甥,很受重用,文武全才,且有勇有谋,

    老舅的真传。 他的的确确是有几次还算得意之笔的,比如1365年诸全新城之战以少胜多,

    1369年大同附近破元将脱列伯,以及1370年袭破应昌。这几战不光是赢得漂亮,

    关键是都有李文忠的“谋战”在其中。 

56    李成梁  1526-1615 字汝契,辽宁铁岭人。为辽东总兵,镇辽二十二年,先后奏大

       捷者十。败土蛮于盘山驿,桌山;辽阳河北前屯, 和铁岭。杀死大量敌军

       击败王杲大举来犯功封宁远伯76岁再出镇辽东, 他师出必捷,威振绝域,

       遂擅战功,剖符受封,震耀一时。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 来未有。晚节遭言官弹劾,

       为时论所非,不获以恩礼终。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闰八月去世,享年九十。 

57    李如松字子茂,辽宁铁岭人。李成梁长子。一生戎马,平定宁夏哱拜之乱。援朝

      抗日,平壤大捷,威镇北疆,扬名三国。东麻西李,名重一时,可谓将门有将。

      拜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加太子太保,授辽东总兵。与鞑靼士蛮战于抚顺,临阵捐躯,

      以身殉国,时年五十,追赠少保、宁远伯,谥号忠烈。 

58  李自成:陕西 农军首领,建立大顺政权,1641正月,打下洛阳杀了皇叔福王,张献忠

       攻下襄阳杀襄王,兵部尚书自杨嗣昌服毒自尽。1643年占西安建立大顺政权,40万大军

       渡河东征直扑北京,推翻明王朝。多尔衮与吴三桂合兵战败李自成,下落不明。  

  59  .李定国:1620-1662  陕西榆材  农民起义将领, 张献忠四大义子之一,孙可望为平东、

        李定国安西、刘文秀抚南、艾能奇定北四将军。献忠也在武昌建大西国,1644张死后,

        联明抗清17年,知永历帝被杀,忧愤病逝。富有远见胆略非凡  二厥名王,威震天下。

        崎岖险难,百折不回。

十三、 清4

60    浙江布政使李续宾:李续宾,湖南湘乡人,在今湖南涟源,晚清湘军名将。李续宾

      自参加湘军至三河败亡,七年之间,先后克复四十余城,大小六百余战,成为打击

      太平军十分有效的清军将领。李续宾臂力过人,善骑射,是罗泽南的学生。咸丰二年

     协助其师罗泽南办团练,对抗太平军。次年随罗泽南出省作战,增援被太平军围困的

      南昌。咸丰四年,在湘军攻占湖南岳州、湖北武昌、田家镇等重要作战中,常当前锋、

      打硬仗。次年随罗泽南南下,连占弋阳府、广信府、德兴、义宁府等府县。罗泽南

      战死后,李续宾接统其军,成为湘军一员重要统兵将领。1857年,李续宾率所部万人

      顺江而下进入江西,直抵九江城下,经一年半苦战夺得九江。李续宾率部北攻庐州,

      在三河之战中陷入太平军的重兵包围,最终战死。

61   李秀成 1823年—1864年8月7日  清朝 广西藤县大黎里新旺村,初名李以文,汉族

     李秀成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和父母一起“寻食度

     日”,生活十分艰难。在金田起义参加太平军后,他作战机智勇敢,很快从一名普通

     的士兵晋升为青年将领。天京变乱后,他与陈玉成、李世贤等力撑危局,取得了二破

     江北大营、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营等军事上的胜利,并建立苏福省、天浙省,并且

     抗击英法侵略者,中兴了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封李秀成为忠王,称“万古忠义”。

    1864年6月,湘军攻陷天京,李秀成被俘后在狱中写下数万字的自述,追述自己的经历

    和太平天国的历史。8月7日被曾国藩杀害,年仅四十二岁。 

62    李世贤 1834年-1865年 清朝 广西藤县

      早年,他在广西大黎山随洪秀全揭竿而起,当时还是个不到20岁的毛头小伙,只沉寂

      了几年,随着天京内讧的爆发,终于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作为少壮派的代表人物被

      洪秀全起用,在天京两度告急之际,李世贤配合忠王李秀成彻底摧毁了清军的江南大

      营,立下不世的“救驾之功”,被封为侍王,称霸一方。1861年李世贤以金华为中心

      建立太平天国浙江根据地,为中兴太平天国做出了重要贡献,1864年在天京失陷后

      继续领导部分太平军进行反清斗争,1865年8月23日被康王汪海洋杀害。 

63    李开芳 1811年-1855年 清朝 广西武缘县【太平军北伐军将领】

     太平天国名将,辛开元年八月,授戊监军。明年七月,升金一总制,带右一军。从

     西王萧朝贵攻长沙,连下桂阳、嘉禾、攸县等地。九月,在长沙擢金官正将军。十一

     月克岳州,升殿右二指挥,率劲旅攻克汉阳,升殿右二检黠。十二月克武昌,升地官

     正丞相,后率部突围被俘在北京遇害。同治二年(1863),被太平天国追封为靖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