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大肚能容”到“精于算计”,乌兰察布大数据产业孕育新质生产力

 tuzhanbei2010 2024-05-17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图片

图片

24家行业领军企业、34个数据中心项目纷纷落户,其中智算中心22个,总投资1167亿元;
获评“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和地区”“数据中心产业发展示范城市”“'东数西算标杆”“算力高质量发展先锋”等行业知名奖项……
一组组数字、一项项荣誉,展现出乌兰察布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强劲脉动和铿锵步伐,折射出乌兰察布投身“数字中国”建设,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乌兰察布新篇章的速度与激情。
近年来,乌兰察布抢抓“东数西算”新机遇,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为契机,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抓手,以做优“草原云谷”新名片为目标,从全方位布局算力产业、加快数据中心建设、持续延伸上下游产业链等多方面入手,全力推进“云谷乌兰察布”建设。

图片


信心,从潜力到实力

图片


一排排机架整齐排列,一台台服务器高速运转……走进位于察哈尔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内蒙古亚信创业发展有限公司数据中心,大屏上实时显示着数据中心的整体情况,指示灯飞速闪烁,大量的信息数据在这里汇聚、分流。

图片

“数据中心的选址要求极为严格,气候、交通、能源等都有相应指标,而乌兰察布恰恰能满足这些要求。”该公司项目负责人骆西永说。



图片

内蒙古同方科技全自动服务器生产线正在生产。
乌兰察布何以频频受到大数据企业青睐?

乌兰察布具有明显的气候优势,年平均气温4.3℃,数据中心可利用自然冷却时长达10个月,同等技术条件下可节约能耗20%—30%,机房运维可节约降温成本,提高竞争优势。

乌兰察布地处京津冀、环渤海、呼包银榆三大经济圈结合处,境内6条铁路、6条高速纵横交错,100分钟高铁即可进京;作为全国唯一的中欧班列非省会枢纽节点城市、首批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城市,乌兰察布联通五湖四海,中欧、中亚、中蒙、中老等多条国际班列在此集结出发。

此外,乌兰察布还具备能源优势和地质优势。乌兰察布风光富集、绿电充沛,年有效风时达7300—8100小时,全年日照时长超3200小时。同时,建有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能为大数据企业提供稳定的电力来源,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乌兰察布地质结构稳定,远离地震带,自然灾害少,是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的理想区域。

图片

中弘紫晶作为大数据蓝光存储领域的标杆项目,以“大数据绿色云存储”为核心技术,为政府、金融、医疗、石油、档案等行业提供便捷、安全、绿色的数据长期存储和容灾备份服务。记者 郭小燕 摄


拥抱数字经济“新蓝海”,以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创优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是重中之重。

在乌兰察布,大数据已成为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推,全市上下共同抓的头号工程。乌兰察布先后出台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若干政策意见和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打造六个数据中心片区,成立市大数据管理局、数字经济发展协会及数字经济专家库,全力打造乌兰察布数字经济升级版。 

同时,推出新招引项目“项目管家”和已落地项目“领导包联”机制,为大数据企业在用地用房、生产经营、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最大程度支持。

在依托这些独特优势的基础上,乌兰察布持续优化发展环境,通过强化组织保障、完善配套设施等措施,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恒心,从计算到智算

图片


发展大数据,需要大智慧。对于乌兰察布而言,发展大数据产业,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谋求自身突破的务实举措。

图片
走进华为云数据中心,服务器高速运转,大量信息数据在这里汇聚、分流。记者 王俊平 摄

早在2013年,乌兰察布便紧扣数字内蒙古建设脉搏,铆足劲在“数字”上做文章,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数字产业渐具规模。
自2021年获批列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城市以来,乌兰察布更是举全市之力,集内外之智,搭平台、落规划、兑政策、聚要素、扩算力,高质量建设数字新城,“草原云谷”金名片越来越响亮。

目前,乌兰察布市大数据产业算力规模持续扩大,算力结构不断演化。截至目前,签约机架规模超105万架,算力达16409P,智能算力占比74%。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问界汽车、盘古大模型、上汽集团、大疆无人机、复旦大学等企业、院校也先后将智慧模型、智能驾驶、仿真模拟等模型训练部署在察哈尔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大数据后续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算力支撑。

在风起云涌的信息时代,算力基础设施作为各个行业信息系统运行的载体,已成为经济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设施,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走进位于察哈尔高新技术开发区巴音产业园的中金数据乌兰察布零碳算力基地项目现场,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作业,现场一派热火朝天、只争朝夕的繁忙景象。这是自治区首个数据中心类“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项目满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2亿元,利润8亿元,可提供800个就业岗位。

图片

“从前期考察到签约再到项目落地,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乌兰察布市良好的营商环境,项目的落地建设为双方更进一步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中金数据集团副总裁仇倩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中金数据将借助乌兰察布的自然禀赋,以数据为纽带,打造成本最优、时延可控、安全可信、灵活高弹、扩展性强的云数协同信息基础设施园区,为政务、医疗、保险、游戏、影视渲染等算力需求集中的行业提供安全算力供应。”




至此,一个个这样的“超级大脑”加快崛起,正全力构建更加智能、高效、安全、绿色的算力网络,将算力打造成像水、电一样即取即用的社会级服务体系,持续筑牢乌兰察布数字基座。

向“新”发力,朝“质”攀峰,十多年筑梦奋进,乌兰察布不仅走出了一条发展高精尖产业的嬗变之路,也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决心,从集聚到强链

图片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大数据要供得出、更要流得动。

在推动全产业链发展上,乌兰察布“软硬兼具”,积极发展大数据装备制造、大数据应用等上下游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数字产业由链式发展向聚链成群加快转变。

图片

中研智达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数据标注。记者 唐璇博 摄

博岳通信、中研智达、携银10多家数据应用与服务企业先后入驻,涉及热线服务、数据标注与审核、卫星遥感数据处理、网络安全运营等业务领域。内蒙古同方科技2条全自动服务器生产线和鑫悦达服务器机柜生产制造项目均已投产;优选空天无人装备生产与培训、璟嵘锂电池梯次利用及材料化、合芯科技服务器制造等项目顺利签约。

数据的价值在于应用,应用的关键在于场景。为此,乌兰察布持续加强人才培育和开发实训,推动杭州安恒信息、北京中航信柏润与乌兰察布职业学院联合成立二级学院,分别落地了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和润创智维实训基地,已培训网络安全、大数据运维等领域人才500多人。

今年41岁的高天宇是该基地第一期学员,目前已就职于一家知名数据公司。他高兴地说:“我以前在外面创业多年,成家后面临孩子落户上学等问题,于是就回到家乡乌兰察布。看到培训基地招生,我第一个便报了名,系统地学习了电、暖、消防、大数据等相关知识并进行了实训,应聘到企业后,很快就能独立工作了,目前我是公司的运维工程师。我很满意在家门口就能找到这么舒心的工作!”

通过大数据赋能,乌兰察布行业应用加快深入,融合基础不断夯实,产业协同逐步形成,产业集聚持续显现。可以看见,大数据产业为乌兰察布高质量发展带来强劲动力的同时,也让乌兰察布在数字经济的赛道上更加蹄疾步稳。

“乘风”数字经济,激荡澎湃动能。未来,乌兰察布还将搭乘“数字经济”快车,聚焦大数据中心产业、关联产业、融合产业等领域,谋划项目、用好政策,扩大对外影响,持续推动招大引优、招大引强,让大数据成为乌兰察布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器”“储能池”,在新赛道纵横驰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