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致礼:缘分天定,与夫君杨振宁在异国他乡的偶遇,真是一个奇迹

 佳易博览 2024-05-17 发布于黑龙江
者:山佳
 
都说缘分天定,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一定深以为然。想想他与原配妻子杜致礼的一次偶遇,着实印证了这一点。
 


01
 
上世纪1945年,杨振宁赴美留学,在芝加哥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这令他的老爸,清华教授杨武之喜出望外。因为杨武之也是芝加哥大学的博士,不过是数学系的。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儿子博士学位拿到手了,该考虑个人问题了。1949年春,当杨武之听说安徽同乡胡适将要前往美国时,就请他关照一下儿子的终身大事,意思很明显,若有合适的姑娘,别忘了给我家公子牵个线儿。
 
这不,当胡适到了美国后,就请吴大猷(杨振宁在西南联大的老师)带个口信给杨振宁见一面。杨振宁见到了胡适伯伯,胡适把杨武之原话一讲,又幽默地加了一个后缀:“你们这一辈比我们能干多了,哪里用得着我来帮忙!”这是春天的故事。
 
1949年圣诞节前,在普林斯顿唯一的中餐馆,杨振宁与朋友一起去吃饭。没想到,席间一位身材修颀、端庄秀丽的女子,前来打招呼,并称呼一声“杨老师”。
 
顿时,杨振宁都惊呆了,哪里来的美貌女子,怎么还认识我,并称呼我杨老师?定睛一看,杨振宁才恍如隔世般想起,原来佳人是他在西南联大附中的学生杜致礼。
 


02
 
说起杜致礼,那真是系出名门。老爸杜聿明,大名鼎鼎的抗战英雄,祖籍陕西米脂。杜家祖辈,历代都是读书人出身的乡绅。从杜聿明为自己三儿三女取名“礼、义、廉、仁、勇、严”,即可看出杜家诗书传家的基因。
 
杜致礼,是家中的长女。从小老爸带兵打仗,不见踪影,杜家的一切事务均由老妈曹秀清拍板定夺。俗云,米脂出美女,年轻时的曹秀清,就是妥妥的一枚才女加美女。
 
上有高龄婆婆,下有幼儿幼女,左右又有夫君同乡、同事之间的迎来送往,但曹秀清一一应对得恰如其分,也为夫君解除了后顾之忧。
 
在一天天的潜移默化中,致礼不但领略到母亲大人勤劳、能干的持家本领。而且,从小饱读诗书的她,对于文学和音乐尤为喜爱,有着很深的艺术造诣。
 
可以说,致礼完全继承了老妈倔强而坚毅的性格。
 


03
1944年8月,杨振宁考取清华大学第6届留美公费生。在等候出国的这一年,杨振宁来到西南联大附中代课,担任数学老师。
 
无巧不成书,致礼正在杨振宁所教的班级。美丽贤淑的她,作为将门千金,异常引人注目。毫无疑问,杨振宁也留意到这位特别的女生。
 
1947年,在第一夫人宋美龄的安排下,致礼前往美国著名的卫斯理学院攻读英国文学。本来,老爸杜聿明要去美国治病,正好与女儿一同前往。在登机的那一时刻,杜将军被蒋公的一个命令拦了下来,以备内战。
 
而致礼,毫不妥协,“不就是去美国留学吗?不用老爸陪,我自己就能搞定!”带着异国求学的梦想,致礼来到了异国。
 
两年后,老爸杜将军在淮海战场被俘,老妈带着一大家子去了台湾。风云变换,致礼失去了经济来源。限于卫斯理高昂的学费,不得已,致礼转到收费不高的纽约圣文森学院。
 
命运安排的剧本,总是这样猝不及防。致礼都不会想到,竟在异国他乡,与自己的高中老师杨振宁相遇?一个才子,一个佳人,四目相望,彼此情谊涌动。
 
致礼与杨振宁,互留了联系方式,从此,两人开启了恋爱的节奏。用杨振宁自己的话来说:“最后我还是拿定主意留在普林斯顿,因为我正在同杜致礼小姐谈恋爱,她正在纽约读书,我从普林斯顿乘车,到她那里只消一个钟头。”
 
多年后,杨振宁回忆这场邂逅,仍难掩心中的激动——
我并不知道杜致礼到了美国,我是无意中走进了那家饭店。我早到或者迟到,都将错过与杜致礼相见的机会。我们见不上面,也就谈不上一辈子的婚姻。可命运之神安排我们在那一天那个地点相聚,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当然,也有异议。究竟是谁,先与谁打的招呼,这在两人间,总是争论的焦点。
 


04
 
1950年8月26日,在普林斯顿,杨振宁与杜致礼结婚。而胡适,此时正接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于是,胡适来杨家做客,他不忘调侃杨振宁:“果然不出我所料,你找到了这样漂亮能干的太太。”
 
的确,致礼与杨振宁结婚后,她就成为夫君的贤内助。杨振宁到底是个科学家,忙起来那是没日没夜,加上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家中的一切事宜均由致礼筹划定夺。
 
文艺细胞浓厚的致礼,为杨振宁的生活增添了诸多色彩。她将音乐 、艺术、文学带到了生活中,让家庭充满了生气,也让一板一眼的科学家生活,多了诸多情趣。
 
婚后,长子出生,老爸杨武之为孙子起名“光诺”。很显然,杨武之借孙子的名字,期许儿子能够获得诺贝尔奖。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1957年,杨振宁联手李政道,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可想而知,老爸杨武之的喜悦程度。
 
在颁奖典礼上,致礼身着旗袍,将东方女性的知性与典雅,呈现于世人面前。人们惊呼,她是“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没错,致礼用她柔弱的双肩,承担了家中一切纷繁的事务,并全力担当妻子、母亲的角色。要知,她一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分校,担任中文老师一职。
 
长子光诺,毕业于密歇根大学,计算机专业,后担任纽约州西彻斯特县的财务顾问。
 
次子光宇,化学博士,但对天体物体有着很深的研究,曾发现了很多小行星,是一复合型人才。
 
女儿又礼,一望便知,这个“礼”字,出自老妈。家中唯一的小棉袄,是一名医生。
 
53年牵手,弹指一挥间,2003年10月,致礼因病去世。
 
在安徽合肥三河镇杨振宁旧居中,有一幅字很醒目,那是杨振宁与致礼结婚后,拜见胡适时,胡适应小两口之邀,送给他们的题字——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而杨振宁在回忆往昔岁月中,仍不免为自己的幸运感到骄傲:“今生今世,能娶杜致礼为妻,是我的福气……”
 

我并不知道杜致礼到了美国,我是无意中走进了那家饭店。我早到或者迟到,都将错过与杜致礼相见的机会。我们见不上面,也就谈不上一辈子的婚姻。可命运之神安排我们在那一天那个地点相聚,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有些文章在推送时因某种原因与原作者联系不上,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