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创造了39个成语,你知道几个?

 nj200801 2024-05-17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河东狮吼
【解释】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借以讥讽惧内的人。
【出处】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2.水落石出
【解释】原指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出处】苏轼《后赤壁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也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图片

3.水到渠成
【解释】“水到渠成指是水一流到,沟渠自然形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自然成功。
【出处】苏轼《答秦太虚书》:“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
4.含辛茹苦
【解释】形容经受过艰辛困苦。比喻忍受千辛万苦。
【出处】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5.人生如梦
【解释】人的一生就好像一场梦,比喻世事不定,生命短促。
【出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图片

6.胸有成竹
【解释】胸有成竹指画竹前竹子的完美形象已在胸中;比喻处理事情之前已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出处】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7.聪明反被聪明误
【解释】指玩弄小聪明,结果反而害了自己。
【出处】苏轼《洗儿戏作》:“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图片

8.牛刀小试
【解释】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干。
【出处】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读遍牙签三万轴,欲来小邑试牛刀。”
9.燕瘦环肥
【解释】形容女子体态不同,各有各好看地方,也借喻艺术作品风格不同,而各有所长。
【出处】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10.不时之需
【解释】不时:随时,说不定什么时候。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出现的需要。
【出处】苏轼《后赤壁赋》:“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图片

11.化为乌有
【解释】乌有:没有,不存在。变得什么都没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出处】苏轼《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诗:“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
12.庐山真面目
【解释】庐山三面临江,山势十分雄伟,山清水秀,风景奇丽。他临江靠水,山上烟雾缥缈,人们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貌。
【出处】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图片

13.坚韧不拔
【解释】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坚强不屈。
【出处】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14.百读不厌
【解释】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出处】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15.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解释】竭:尽,完。拿不完,用不完,形容非常丰富。
【出处】苏轼《前赤壁赋》:“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图片

16.浓妆淡抹
【解释】指浓艳和淡雅两种不同的妆饰。
【出处】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7.沧海一粟
【解释】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出处】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苍海之一粟。”
18.难能可贵
【解释】难能:不容易做到。可贵:值得宝贵。本来难以做到的事情居然做到了,因而十分可贵。
【出处】苏轼《荀卿论》:“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智,此三子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

图片

19.呼之欲出
【解释】意思是叫一声就像会出来似的。形容画像十分逼真,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
【出处】苏轼《郭忠恕画赞序》:“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20.惊魂未定
【解释】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出处】苏轼《谢量移汝州表》:“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
21.明日黄花
【解释】明日:重阳节后;黄花:菊花。古人讲究重阳节赏菊花,重阳过后,赏菊就没有多少兴味。比喻迟暮不遇之意,也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
【出处】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图片

22.羽化登仙
【解释】意思是人得道而飞升成仙。形容人远离尘嚣,飘洒如临仙境。
【出处】苏轼《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3.江山如画
【解释】形容自然风光美丽如图画。
【出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4.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解释】形容微不足道的空名和利益。蝇头:苍蝇的头。
【出处】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图片

25.稍纵即逝
【解释】纵:放开。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出处】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26.绝无仅有
【解释】意思是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出处】苏轼《上皇帝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
27.令人喷饭
【解释】吃饭时忍不住笑,把饭喷出来。形容事情或说话十分可笑。
【出处】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图片

28.物各有主
【解释】意思是世间万物各有其所属。
【出处】苏轼《赤壁赋》:“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29.余音袅袅
【解释】原意是声音已经结束,余音还在缭绕。
【出处】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30.所在皆是
【解释】到处都是。指某种人或事物普遍存在。
【出处】苏轼《石钟山记》:“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图片

31.俗不可医
【解释】意思是俗气已深,不可救药。
【出处】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32.春梦无痕
【解释】比喻世事变幻,如春夜的梦境一样容易消逝,不留一点痕迹。
【出处】苏轼《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诗:“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33.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解释】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
【出处】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图片

34.海屋筹添
【解释】指长寿,后为祝寿之词。
【出处】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
35.龙肝凤髓
【解释】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出处】苏轼《江瑶柱传》:“方其为席上之珍,风味蔼然。虽龙肝凤髓,有不及者。”
36.兔起鹘落
【解释】指动作非常敏捷;比喻下笔快捷。
【出处】苏轼《文与可画蒷筜谷偃竹记》:“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图片

3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解释】兴:起。徐:缓缓地。清风缓缓地吹来,水面不曾泛起一丝波纹。
【出处】苏轼《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38.一毫莫取
【解释】连一根毫毛那样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也不拿人家的。形容为人廉洁,不占他人或公家的便宜。
【出处】苏轼《前赤壁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39.雪泥鸿爪
【解释】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鸿:大雁。指大雁踏过雪地时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
【出处】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图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