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雷锋”舰服役的经历

 京都闻道阁 2024-05-17 发布于北京
京都闻道阁作者索引总目
文丨倪玉

今生今世,与雷锋有缘。所有这些,都应该感谢在“雷锋”舰服役的经历,至今难忘!
新兵分配,我就来到了雷锋生前唯一登上的海军四明山舰服役,上舰当枪炮兵,军校回来当军士长,前前后后加起来有4年多时间……不仅如此,后来我还有幸在舰上采访到写雷锋写白了头的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创作室著名作家陈广生,他创作的《雷锋的故事》家喻户晓……更没有想到,我后来还能有机会采访到《学习雷锋好榜样》的作曲家生茂……

那是1985年的一个夏日,结束了训练团为期半年多的新兵入伍训练和舰艇专业知识学习,同年学兵都整齐的集合在大操场上等待军务参谋宣布分兵去向。别提当时的心情了,简直是十五只桶打水七上八下……一来基地的水面舰艇种类挺多,不知道会上什么类型舰艇;二来各海勤部队驻地也不一样,不知道会上哪;最担心是任课教员已经向学兵队推荐想留我去教研室当实验员,自己能不能上舰真的没有底数。艰难等待之后;终于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念到,而且还是被分配到登陆舰,心里顿时乐开了花。至少,此刻我已经明确自己不会被降为陆勤去当实验员了,入伍时就想上舰去驰骋大海的梦想终于成真了。
我所要去报到的舰艇大队,共有3艘战舰,而自己在第二次分兵的时候幸运地上了四明山舰。舰史教育,让我对自己的战舰有了深刻的认识。原来,四明山舰正是雷锋生前曾登舰传经送宝的战舰,雷锋风尘仆仆的来到四明山舰,给海军战友送来了精神食粮,不少媒体对这个活动给予了报道。“舰是雷锋登过的舰,兵要当雷锋式的兵。”海军四明山军舰一代又一代官兵,在雷锋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不辱使命,出色完成保障军队院校学员实习、支援南沙建设、西沙建设、战备运输以及其他各项任务,多次受到各级表奖,荣立集体三等功,并且成为海军学雷锋先进单位。自己的战舰被战友们亲切称为“雷锋”舰。

上舰没几天,我舰就接到了上级命令,执行保障军校学员熟悉港口远航任务,作为刚刚上舰的水兵自己根本没有想到第一出海就长达72天之久,战舰从大连出发一直南下到西沙、又从西沙北上回到大连,先后停靠过近20个港口。吐过、晕过、难受过……吃住都在军舰上,持续战风斗浪。海的波澜壮阔、海的瞬息万变、海的一望无际……大海让自己不断成长!
如今,雷锋生前登过的海军四明山军舰虽然已经早已报废,但是越来越多更加先进的舰艇正在驰骋万里海疆,人民海军向前进!向前进!自己也因为工作需要离开了战舰,离开了大海,再次成为军校学员、成为机关干事、成为军校教员……但是自己对大海的美好记忆与热情向往,一直都没有消失。为了铭记自己曾经难忘的海军经历,为了赞美自己曾经驰骋的大海,于是“海无边”便成为了自己的微信名,成为了微博名,有时候也成为了自己作品的笔名。

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精神丰碑!回想过往,自己与雷锋的机缘确实比一般人要多得多,不仅和全国人民一道坚持学习雷锋精神,而且自己还能够有机会在雷锋生前登过的战舰上当兵,还能够有缘采访创作《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的作曲家生茂,还能够有幸采访到《雷锋的故事》的作者著名军旅作家陈广生,这些经历让我刻骨铭心,也让我自己对雷锋及雷锋精神有更多的了解和领会。于是,自己还拿起笔,将雷锋来过我们舰、将自己采访作家陈广生、作曲家生茂写成了文章,在《解放军报》《雷锋》杂志等多家媒体发表,去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60周年,《雷锋》杂志出版“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特刊“1963-2023”中国60年学雷锋的60个深刻记忆,我采写《学习雷锋好榜样》唱响大江南北的文章被收录其中之一。虽然自己已经脱下身穿20年的海军蓝,成为社会的一员,但是雷锋精神永远激励着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学习雷锋精神,责无旁贷!
宣传雷锋精神,砥砺前行!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