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患者小心足部损伤

 循天园 2024-05-17 发布于广西

42岁的周先生是一位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多年的老患者,可他对于控糖并不怎么上心,“天天服药打针,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这日子也太痛苦了!”所以平时他抽烟喝酒一样不落,饮食也不忌口,常常还要吃夜宵。

前几天,朋友送了周先生一双新鞋,虽然鞋头有点紧,但他依然“爱不释脚”。刚收到鞋子,周先生就穿上去公园里走了一天,晚上回到家后发现右脚的脚趾头肿胀发黑,还有一点破皮。“可能是鞋子夹脚吧,过几天撑大了就没事了。”周先生找了点药膏抹上后就睡下了,可没想到第二天一早起来,脚趾头已经破溃流脓,开始发烂,这下痛得路都走不了了。

在家人陪同下,周先生急忙来到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就诊,经接诊医生仔细检查诊断,周先生被诊断为糖尿病足。

最严重会截肢?得了糖尿病足需立即就医

糖尿病足是最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状之一,糖尿病患者本身抵抗力比较差,一旦双足或小腿破溃,创口难以愈合,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全身严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周先生随即被收治住院,由于病情严重,他的脚趾依然存在截肢风险。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外部感染,物理性损伤(常见的物理损伤有抓伤、烫伤、冻伤、碰伤等),长期高血糖状态,代谢因素(如血脂代谢紊乱),足部血管和皮肤病变。周先生就是因为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足部又受到物理性损伤,导致皮肤软组织感染。

糖尿病足患者一般先出现间歇性跛行(即走路一段时间后感觉腿部疼痛,需要休息,休息后再走又会出现疼痛);然后是静息痛(静止时也出现疼痛),随后发生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足部苍白、足趾冰凉、皮肤温度低等,这些症状表明足部已经发生血液循环不良,最后就是足部动静脉短路,局部组织供氧下降及缺血。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体内的高糖环境是细菌繁衍的“温床”,足部一旦出现伤口会很快出现感染,久不愈合,最终蔓延开来。很多严重的糖尿病足患者到最后只能靠截肢防止感染的蔓延,但即使通过手术治疗,患者的手术创口也难以愈合。这也是为什么一旦发现糖尿病足必须尽早就医的原因。

《灵枢·痈疽》有言:“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糖尿病足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症状会一直加重,从表及内逐渐加重感染,甚至引发骨髓炎症。

炎夏是难关,“糖友”们如何保护双足

夏季气温升高,是糖尿病足的高发季节。对于广大“糖友”们来说,平安度过夏天,保护好足部健康尤其重要,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避免穿凉鞋

凉鞋会使脚趾暴露在外,容易与硬物碰撞造成足部损伤。另外凉鞋的质地一般都比较硬,容易加大足部局部压力而导致溃疡。一些较厚的凉鞋透气性不够,若出汗较多很容易造成足部真菌感染。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夏天千万不要为了凉爽而总穿凉鞋。

选择合适的袜子

夏天穿的袜子要宽松,不要选择袜子口有松紧带的款式,材质上以纯棉袜或吸汗透气的材质为佳,不要穿尼龙袜。平时要勤换洗袜子保持足部干爽。

鞋子除菌,防止脚气

夏天脚部容易滋生细菌,可以使用抑制真菌的喷剂喷在鞋中。平时可经常拍打下肢、做按摩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坚持每天用37度左右温水泡脚,洗后使用纯棉毛巾轻轻擦干,可帮助保持足部清洁。

做好足部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足部是否有破损、畸形、磨损,自测足部温度、感觉是否正常,以及足部脉搏情况,若有异样须立即就医。(徐尤佳)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