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牧为13岁的雏妓写的一首诗,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用来夸女孩了

 昵称14934981 2024-05-17 发布于辽宁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有段时间在朋友圈经常会刷到冯唐的这首诗。甚至有很多男生会用这句“春风十里,不如你”向心爱的女生表白。

然而这句诗真的可以用来夸女孩吗?

这句诗的源自“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是杜牧为13岁的雏妓所写

赠别二首·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说到文人和歌妓的交往,很多人都会想到北宋的柳永。

当时柳永在青楼有多受欢迎呢?“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而在柳永去世后,与他交好的歌妓在每年的清明节相约前往墓地祭扫,就是后世所言的“吊柳会”。

当然,除了柳永,唐宋不少文人都曾流连烟花之地,例如晚唐的诗人杜牧就是如此。

他在晚年追忆昔日生活时,曾自我调侃“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对于风流人士来说,扬州简直就是人间天堂,那里“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如仙境”

公元833年,杜牧被淮南节度使牛增孺看中,授予他掌书记一职,主要负责府中的书信往来,当时杜牧就居住在扬州。

他在闲暇之余常常出入秦楼楚馆,饮酒作乐,好不畅快。

由于他太过频繁出入烟花柳巷,他的上司牛增孺都看不下去了,劝他安分点。

他却百般抵赖,“某幸常自检首,不至贻尊忧耳”,大意就是自己还是很自律,不劳大人费心。

没想到的是牛增孺居然拿出了一大叠的纸张,上面记录的都是杜牧这段时日的荒唐行径,甚至具体到了某日某时,去了哪家青楼,找了哪位美女。

杜牧看后羞愧不已。

这段故事被记录在《太平广记》中,常被作为杜牧风流的证据。

而这首《赠别》就是他在离开扬州时,为13岁的雏妓所写,最后两句惊艳了世人上千年。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开头两句不仅点出了歌妓的年龄,还突出了她的美貌。

“娉娉袅袅”一词将歌妓的窈窕身姿写到了极致,让人仿佛看到了那清丽绝妙的倩影。

这一句和他后来追忆的“楚腰纤细掌中轻”也算是前后呼应了。

而“豆蔻”一句看似写花,实际是在盛赞女子的青春美丽。

豆蔻原本是盛产于南方的一种花卉,种子有芳香气味,南方人常常在其还未完全绽放时取之,称为“含胎花”。

而杜牧这里以此来比喻十三四岁含苞待放的女子,也是十分贴切了。

后来我们所说的“豆蔻年华”便是出自这里了。

苏轼在新婚之时,也曾引用这句诗盛赞自己的妻子,“净如,豆蔻花梢二月初”,可见这句诗对后世影响还是很大的。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两句充满了不舍之情,浪漫唯美,历来为后世所称道。

“春风十里”这四字写尽了扬州的繁华盛景,后来秦观的“春风十里柔情”、贺铸的“春风十里断人肠”、韩琦的“春风十里上珠帘”大概都是脱胎于这一句。

扬州城十里长街不知有多少佳丽,身着红衣翠袖,立在珠帘下,可是在诗人的眼中却都比不上那和他依依惜别的女子,足见他对那雏妓是有多么不舍。

他在另一首《赠别》中还曾言“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缠绵不尽的情思可见一斑。

而这里的“卷上珠帘总不如”稍显委婉,却有一种含而不露的韵味,引人遐想。

全诗写得很是唯美婉转,将扬州雏妓的青春美丽,十里繁华写到了极致,短短28字,令人回味无穷。

后来人们常用“春风十里,不如你”来夸女孩,但是有些人却认为这是杜牧为雏妓而写,用来夸女孩并不合适,你们怎么看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