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大臣、著名书法家陆柬之的这本字帖,就叫雅俗共赏!

 止语斋 2024-05-17 发布于山东
所谓雅俗共赏,就是:
专家感受艺术,不失高度;
专业看出法度,可谈学术;
初级看着可学,营养丰富;
百姓看着舒服,赏心悦目。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字帖,就叫雅俗共赏!

图片

是王羲之?NO!
难道是赵孟頫?NO!
再猜猜看?

图片

图片

李嗣真评曰:
“尤善运笔,或至兴会,则穷理极趣矣。”

图片

朱长文赞曰:
“意古笔老,如乔松倚壑,野鹤盘空。”
刘伯温题跋云:
“晋陆之词,唐陆之书,可谓二美。”
对了,这是陆柬之的标准字帖版。

图片

本篇系《陆柬之作品字汇》
精华几页,供君欣赏。是不是很惊艳?
来,继续:

图片

图片


陆柬之(585年—638年),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唐朝大臣、著名书法家。唐朝宰相陆元方伯父,唐朝书法家虞世南的外甥,草圣张旭外祖父。
陆柬之出身江东大族吴郡陆氏,少时跟随舅舅虞世南修习文论,早年出仕隋朝,官至朝散大夫。入唐后,官至太子司议郎、崇文馆侍书学士。以书专家闻名于世,曾为唐太宗李世民称赞。贞观十二年(638年),陆柬之病卒于京师长安,终年五十四岁。
陆柬之书法早年学习虞世南,又学欧阳询,晚学“二王”。落笔浑成,耻为飘扬绮靡之风,”故有“晚擅出蓝之誉”,在初唐与欧、褚齐名。传世书迹以《五言兰亭诗》刻帖、《书陆机文赋》墨迹为最好。
陆柬之最初书学虞世南,又学欧阳询,晚临摹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草书笔意尤为古雅,终于成为名重一时的大书法家,与欧、褚齐名。工正行书。善临摹,虽“工于效仿,劣于独断”,但有较高成就。当时亦有人把他与欧、虞、褚并称初唐四大家(但一般说初唐四大家为欧、虞、褚、薛)。隶、行书为妙品,草书为能品。他的书法作品流传甚少,隶行殆已绝迹。依据流传下来的《兰亭诗》、《文赋》来看,他的书学师承传递关系,确实与王书是一脉相承的。故观草书笔意古雅,其书名重于世,当不虚传。
李嗣真《书后品》指出“陆学士(柬之)受于虞秘监(世南),虞秘监受于永禅师(智永),皆有体法。”又曰:“陆柬之学虞草体,用笔青出于蓝”。《文赋》,墨迹本,无款。晋陆机撰,传陆柬之书。纸本,行书。据《石渠宝笈》载,纵26.6厘米,横370厘米,全卷共144行,计1658字,其中行楷1566字,草书92字。真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