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春期,孩子需要的不是会教育的父母,而是能理解和接纳他们的父母

 肯定式教养 2024-05-17 发布于山东
本章是《赢在青春期》的第79章。
这其实是我一直想跟青春期孩子父母说的话,就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孩子需要的不是会教育他们的父母,而是需要能够理解并接纳他们的父母。
你可以看看,但凡在青春期跟孩子发生激烈冲突的家庭,父母普遍是想要拼命教育孩子的那种。
他们根本就不理解更不会接纳孩子的行为,看到孩子的问题就想纠正。但是他们的教育方式又有问题,还是那种批评指责的教育方式,所以就受到孩子的强烈抵制。孩子抵制,父母还不死心,于是双方就爆发激烈的冲突了。
其实对于这些亲子关系紧张的家庭,但凡父母稍微退让一下,不要总想着教育孩子,亲子关系就可以大大改善。
但问题就是这些父母总是自以为是的负责,认为不教育孩子,孩子就走弯路,就没有好的前途,所以舍不得放手。但他们又不改进自己错误的教育方式,于是就在与孩子对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你父母就要转变职能,你需要给予孩子接纳、理解、支持,而不是还在像以前那样拼命教育。

父母职责的转变

为什么在青春期不需要父母的过度教育,而是要父母转变职责,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支持呢?
首先,青春期是独立的开始
这里的独立不仅是行为的独立,更是人格的独立、思想的独立,他们需要开始从精神上与父母切断依赖,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在青春期之前,孩子其实不能算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因为他们在精神上还是依恋父母的,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求助父母。但是进入青春期之后就不一样了,他们开始追求人格的独立,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独立解决,而不是依赖父母。
那作为一个开始追求独立的个体,如果父母还想过度教育的话,那就是在阻碍孩子的独立过程。
他们追求独立的思想、独立的判断能力,而你父母却试图干预他们,否定他们的独立思想、独立判断,告诉他们的思想是错误的、判断是错误的,这不是严重打击他们独立的自信吗?基于生命的本能,他们必然要拼命反抗,证明自己的思想、判断是正确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们是有独立能力的,所以父母的教育就容易受到他们的抵制。
而相反,如果你父母给予孩子支持,肯定他独立的思想和判断,那他们独立的自信就会大大增强,就对自己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因此更有利于他们走出这关键的一步,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其次,青春期是迷茫的,所以更需要父母的支持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已经跟大家反复说过了,青春期的孩子要完成同一性认为,要搞清楚自己是谁,适合干什么,这是青春期的主要任务。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就可以顺利的从孩子过渡到成年人。
那他们在探索自己、探索未来的过程中,他们就不可避免地迷茫,找不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又因为这个问题是他们的主要成长任务,所以他们完不成时会特别焦虑。
这就跟你刚毕业踏上社会找工作一样,你适合干什么样的工作、找什么样的公司、应该怎样跟同事相处……这些问题都需要你解决,而你又没有经验,你是不是就比较焦虑迷茫?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孩子也是这种感觉。
那在这时候,如果是你,你最需要家人的什么呢?是教育?说你这不好那不行,总是批评指责你?还是需要家人的理解支持?
答案显而易见,在人最迷茫焦虑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家人的理解支持,而不是教育。
那如何做到更好的理解支持而不是教育呢?这也是很多父母操作的难点,因为大多数父母即使知道要理解支持孩子,他们也做不到。


如何做到理解支持

为什么父母即使知道,也做不到呢?因为父母的本能有问题。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一点,就是我们外在的行为是受内在本能支配的,有什么样的内在本能,就会有什么样的外在行为。
而我们父母普遍在本能上就不接纳孩子,就认为孩子是有问题的,是需要被纠正才能变得更优秀的。在这种本能的驱使下,那父母在面对孩子时就会忍不住的做出批评指责的行为,就很难做到理解支持。
你本能上认为孩子有问题,你怎么理解支持孩子?支持他的错误行为吗?
这就是问题所在,哪怕我现在告诉了大家要理解支持孩子,但是基于这种不接纳的本能,父母在面对孩子时也做不到理解支持。
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彻底改变自己的本能,变不接纳为接纳。
当父母的本能变为接纳的本能之后,在面对孩子时,顺义自己的接纳本能,那父母自然而然的就会做出接纳的行为,表现出接纳的言语、行为,那孩子就会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理解支持了。
而只要父母的这种本能不变,那学习再多的技巧方法也无法做到理解支持孩子,因为你最终还是要顺应自己的不接纳本能,最终也只会继续批评指责孩子。
那如何改变自己的本能做到无条件的接纳呢?接纳之后,那孩子的问题怎么办呢?难道就不管孩子了?
在后面几章中我会依次给大家解答这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大家依然做不到无条件的接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