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吨级海船首航成功! “大江要津”乘风起航

 常心舟 2024-05-17 发布于重庆
滨水而生,傍山而居。数千年来,江津人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奋斗不止,也见证了“大江要津”的一个个重要时刻。

5月12日10时许,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珞璜港1号泊位,自浙江舟山港而来的“万吨级”货运海船“创新5”号成功靠港卸货,标志着“舟山-重庆”江海直达航线首航测试成功,长江上游腹地的“江海直达”梦终于在这一刻变为现实。

图片
▲万吨级江海直达船“创新5号”首抵江津珞璜港珞 璜港供图

“万吨级”海船首次抵津迅速成为江津市民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创新5”“江海直达”“长江上游”“历史性突破”等字眼频频入眼,江津与沿海海运航线实现直航引爆了大家的“兴奋点”。

图片

▲江津珞璜港通过能力达到2000万吨,集装箱作业能力达到60万标箱。


这是长江航运开创性的成果,是重庆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是“大江要津”在新时代加快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的生动实践。

“创新5”号并不“普通”,它是一艘可在江面上行驶的“万吨级”江海直达船舶,于4月24日从舟山港出发,沿长江逆流而上,将数千吨粮食运抵江津珞璜港。

这次航行创下多个纪录——

首次有货运海船通过三峡大坝,首次有货运海船驶入长江上游内河港口,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有货运海船进入重庆等。

“创新5”号为何能沿长江西行,最终靠泊江津珞璜港?
众所周知,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是西部内陆地区最重要的物流通道之一。顺流而下,重庆乃至西部地区的货物可抵达上海、浙江等地,再转运出海销往全球;世界各地的货物也可沿长江一路向西,抵达中国内陆。因此,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的江海联运,成为重庆和很多西部内陆省区市的主要物流选择。
江海联运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江船不能驶入海域和海港”“长江上游航道条件差,无法满足常规海船通行”是长期面临的现实问题,成为“海船入渝”的最大桎梏和障碍。
图片
▲小南垭物流枢纽货区升级改造后集装箱吞吐能力可增加20万标箱
如何破难?重庆与武汉创新江海运输公司合作,设计建设了可在长江上游行驶的江海直达船舶,同时积极对接浙江,于2022年达成共建“重庆-舟山”江海直达航线的共识4月24日,“重庆-舟山”江海直达航线开始首航测试,全程运输时间比传统江海联运缩短约20天。由于不用中转、换船,企业换装费、货损率等成本也相应降低,新航线开通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而易见。

图片
江津珞璜港 王若甜 摄

于江津而言,首次接卸“万吨级”海船是一次历史性突破,却并非偶然。事实上,为了加快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江津的脚步从未停歇。

江津,大江要津,自古因长江而兴盛,拥有127公里的长江黄金水道,沿途港口码头众多,商贾往来、货物流通频繁。

短短数十年间,江津以“升级、加密、联网”为主攻方向,构建“七干线两枢纽”的水公铁立体交通网络体系,着力拓展水公铁交通方式,建设更大范围交通“循环网”,同时携手泸州、永川加快建设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实现了“半小时中心城区,一小时江津全域,两小时周边城市”通达目标。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重庆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主要承载地之一,江津充分发挥地处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处的区位优势,立足水公铁多式联运、综合保税区开放平台便利,坚持通道产业并举,一体打造大通道、大枢纽、大物流、大产业,口岸功能设施日益完善,对外开放能级不断提升,推动整个重庆乃至西部地区的货物通江达海、云济天下。2023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30亿元。

通道服务功能越来越优,已建成投用小南垭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珞璜港和兰家坨进境粮食中转码头,珞璜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已建成,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综保区冷链产业园保税冷仓完成制冷设备调试,新设老挝、泰国海外仓,枢纽开放水平和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通道班列品牌越来越响,已搭建起中欧班列、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中老泰国际联运班列、中缅跨境公铁联运班列、中越班列等国际班列,培育连接上海、四川等省市的水上穿梭巴士,初步形成内畅外联十大通道格局,实现了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等出海出境大通道的有效衔接,构建起陆海内外联动通道网络。
图片
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
如今的江津,连接西北、畅联西南、面向东盟、通达全球,辐射带动川渝、西部地区发展,联通着更为广阔的世界。
作为此次新航线终点站的江津珞璜港,是重庆五大区域性重点港口之一,通过能力可达2000万吨,集装箱作业能力可达60万标箱,港区已建成铁路作业线16条、连接珞璜小南垭铁路物流枢纽专用线1条,开通宜宾港-泸州港-珞璜港-果园港水上穿梭巴士和珞璜-上海集装箱班轮航线,成为串联“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枢纽。
正因如此,江津珞璜港有能力、有底气担负起接卸“创新5”号上进境粮食的重任,并确保在5月20日运抵成都粮库。

图片
▲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

新时代新征程赋予了“大江要津”新的使命。锚定“加快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江津正抢抓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建设机遇,努力把通道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服务、为重庆添彩。

当前,重庆正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在发挥“三个作用”上展现更大作为。

站在全局高度,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大标志性项目,是促进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服务国家战略腹地的重要抓手,承载着联动周边发展、辐射带动西部和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使命。

对于江津而言,江津支坪片区、珞璜片区被布局在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一江两岸、三片联动”先行区内,进一步丰富了江津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的内涵,既是全新的挑战,也蕴藏着无限的机遇。
江津理应把握机遇、抓住机遇,扛起担当、乘势而上!
当前,江津把建设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作为全区的“一号工程”来抓,以打造国家战略产业备份承载体、重大技术装备集成创新新高地为目标,以国际交往合作示范、新型城镇化示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示范“三个示范”为统揽,全力促进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成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旗舰项目”。
图片

江津珞璜港


——着力提升主枢纽服务功能,优先发展以出口为导向,成套化、模块化组合为特点的重大技术装备,以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先进材料,大力发展智能家居、农机装备、精密铜材、摩托车及其零部件等具有江津辨识度的产业集群,推动上下游产业聚集。
——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重庆港水运口岸扩大开放至珞璜港区项目,启动建设“三桥一隧”等集疏运体系,加强与老挝、泰国的合作,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与澜湄区域对接合作,着力推进“三国三园”建设。
——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和战略物资储备,主动服务战略性产业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承接东部地区、沿江地区产业转移,不断提升江津对内对外开放发展能级。
“万吨级”海船靠泊江津珞璜港,开启了江津逐梦江海的新旅程。全新起点,全新出发。未来,江津还需不断加强与沿海沿江城市的深度合作,做好“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大文章,力争把通道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在重庆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中展现江津担当、作出江津贡献。

全媒体记者:罗玉江 阮瑞雪 邓浩
编辑:李婉龄 编审:吴    刚
值班副总编辑:马明华
总编辑:罗玉江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