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陪读还是监工?陪读父母案例教练

 遇见三山 2024-05-17 发布于浙江
本案例教练知识点:教练的聆听能力
当我们说起陪读,你会想起什么?
陪读其实一直都有,小书童?陪太子读书?红袖添香夜读书?梁山伯与祝英台?孟母三迁?
那么为啥要陪读?费力还不讨好?不陪行不行?
陪读效果不好谁之过?
你小时候需要陪读吗?
我每次白天上完课都会布置作业,让学生晚上完成上交后第二天上课点评,每次都会有那么一两个学生会问:老师,晚上我们写作业您还来吗?这些学生都是企业家,都有自己的企业和团队,也大多数都为人父母,他们都是付费来上我的课,但是他们还是会有人希望有人陪着写作业,虽然只有一两个人问,但是没有问却有这个想法的人,肯定也有。中国人比较含蓄矜持,有些人会把问题放在心里。
所以学生在问什么?我听到什么?这不是一个问题,是渴望和诉求,学生在问老师您可以陪我们写作业吗?你看,一个成年人,当他们回到课堂变成学生身份,好像瞬间就退化了,需要人陪着写作业了。每次我都会笑着回答:在你从小到大的学生时代中,班级里需要父母陪的同学最后成绩更好?还是不需要父母陪的成绩更好?你自己小时候写作业希望父母陪吗?效果怎么样?
每次学生们都会开心一笑,然后就不再问这个问题了。

邀请所有父母静心下来聆听自己,问问自己,当你决定陪孩子写作业学习,你怎么理解陪读?你喜欢陪读吗?你信任自己陪读的能力吗?你对陪读效果有信心吗?你带着什么标准、假设和情绪去陪读?陪读的主体是谁?几分陪几分读?你心目中的陪读标准是什么?你每次陪读的心情如何?你跟孩子说话的态度、音量、节奏、音调是有助于陪读的目标吗?还是刚好相反?还是一开始还记得目标,后来完全忘记目标,只有情绪?
也请聆听孩子:
当你决定陪读,你问过孩子是怎么理解陪读的吗?孩子带着什么假设、标准和情绪接受你的陪读?孩子心目中的陪读是怎样的?孩子是欢天喜地拥抱你的陪读,还是害怕、厌恶、拒绝你的陪读?你的陪读是给孩子学习的助力还是干扰?
当你聆听的时候,你的态度怎样?你现在能静心吗?你跟孩子的沟通是中立、求知、专注、开放?还是批判、选择性听、假装听、演绎?
你觉得自己真的是想陪读吗?还是想做一个监工?
你假设孩子是学习还是完成苦役?
你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喊停吗?
回到聆听,聆听是稀缺能力,记忆力好是因为心能静下来,有定力,专注来自定力,静定慧,安静下来才能有定力,有定力才能专注,智慧就出来了,陪读时的不耐烦和愤怒的情绪来自哪里?是单纯的陪读还是叠加了自己本身的情绪?还是一个导火线和出口?你心里是怎么看待孩子的?怎么评价孩子的?陪读是强化了你本来对孩子的固有认知?
现在是一个表达过剩的时代,喧哗与骚动的时代,人们都在拼命说,但很少愿意静下来听,可是很多智慧都是听出来的,

中国过去几千年很少出现这样大规模的父母陪读陪写作业现象,父母们没有经验可以参考,但却毫无准备猝不及防地被赶上这条拥挤不堪的小道上,疲惫不堪却又不敢松懈,效果堪忧关系崩溃却又咬牙切齿坚持,这是为什么?人们为什么要去做一件自己都没有把握的事情?
邀请陪读的父母们静心下来,聆听自己,也聆听孩子,跟自己做一个深度沟通,也跟孩子做一个深度沟通,让你们的亲子关系更有深度,更有质量。
陪读在我们和孩子的生命过程中意味着什么?千利休的茶道美学,一期一会,安住当下,如果今天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怎么陪读?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你希望葬礼上孩子们怎么回忆你?
如何看待孩子成功?父母是否在传递本不应该属于孩子的焦虑?名校并不是终点和唯一考核标准,即使考上名校,原腾讯副总裁、作家吴军老师写过《数学之美》《大学之路》,考上名校是人生巅峰还是一生的起点?我写过:2018读书《大学之路》
为父母们说几句,东亚家庭是最注重教育的人群,所以华人孩子普遍成绩好,但是你希望孩子赢多久?赢一时还是赢一世?所有发生都是学习,不是得到就是学到。你希望孩子赢在哪些战场?课堂英雄还是人生赢家?孩子可以输吗?我看到朋友圈一条信息,女儿数学不好,语文很好,妈妈只好说无论你考什么成绩我们都爱你,但是留言说总要上个一本吧?数学拉个50分还怎么弄?
小学时我参加过一次比赛,结果因为自我感觉太好提前交卷,输了比赛不敢回家,在外游荡一天,结果回家的时候妈妈一把抱住我,只问我饿不饿?没有一句责备和抱怨,从那以后我就知道我的背后无比坚实,这份坚实不是来自物质而是接纳,是我的身体健康大于我的成绩,我的自信来自于此。
那些成功人士是怎么陪读的?

学者易中天被问到如何培养女儿高考?他说就是做好吃的,因为已经陪不了。
作家郑渊洁被问到如何培养学霸女儿?他说我从来不说女儿你要努力,我一直跟自己说“郑渊洁,你要努力”。
为孩子们说几句,疫情期间瑞典金融学教授来听我的企业家理财讲座,结束后除了肯定我的讲座内容专业度很高,深入浅出,让小白也能很快听懂理财的深度专业,但唯一的建议是是能不能每45分钟休息10-15分钟?
专注度是可以被训练的。孩子们回家完成作业的时间是远远超过45分钟的,而且没有老师讲解和引领,学习的主体变成自己,完全是靠自己主动完成,对专注度的要求更高,这需要训练,父母要看到并给予理解。
我理解的陪读举例:
客户的孩子英语作业,我分享自己小时候很难区分土豆和西红柿,孩子得到安慰,原来大人也有这种困扰,我又说potato是“土豆”的意思,但big potato呢?可不是“大土豆”的意思而是指“身份地位很高的人,重要的大人物”。成年人运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理解偶尔点拨,帮助孩子延伸对学习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的好奇和兴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