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博物馆把考古现场搬进展厅,去过一半算你厉害!

 大遗产 2024-05-17 发布于北京
▲  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通过有关博物馆的教育和研习,我们对于过去漫长岁月的共同记忆即将被再度唤醒。图为主题海报。
近些年,有这样一批博物馆相继出圈,成为热门“打卡地”说出他们的“名字”,大家都再熟悉不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盘龙城遗址博物馆、良渚博物院、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还有当下炙手可热殷墟博物馆新馆
与以往我们所熟悉的,省市级博物馆这类综合性博物馆不同,它们属于考古遗址博物馆,顾名思义,是由考古遗址和古墓葬延展出来的博物馆。

▲  航拍视角下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摄影陈大叔

由于考古发掘工作历时漫长,每处遗址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动辄需要五六十年,因此,出土文物多半都散落在多家博物馆,有的甚至成为“镇馆之宝”

比如,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现藏于中国考古博物馆。至于殷墟出土的文物精品,目前河南博物院有几十件,国博有上百件,刚开馆的中国考古博物馆则有近千件之多。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是一件超级国宝,被誉为“中国龙”,是二里头先民龙崇拜的典型表征。摄影 / 方麗娟
虽说在藏品上与综合类博物馆有差距,但考古遗址博物馆也有天然优势。
我们知道,考古遗址是探寻历史源流的“第一现场”。同一件文物,孤立摆放在展示柜中,和摆放在它出土的原生环境中,给人的体验可谓天差地别
今年2月,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吸引来一大批文博爱好者。90后樊某就是众多参访者中的一员,她说,在展厅里,自己有种时空穿越感,好像在和妇好、亚丁隔空“对话”,很奇妙。
对普通人来说,去考古遗址博物馆,更能身临其境地将自己代入历史情境,更真切的了解其中的一石一瓦、一草一木所承载的文化,是一种更“沉浸式”的体验。
可以说,每座遗迹都是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它们见证了历史的沧桑,用沉默的方式诉说着过去。

此外,考古遗址博物馆还有“边发掘、边保护、边展示”的特点,也就是说,参访者在博物馆内,甚至能看到正在工作的考古人员。

  殷墟新馆采用大量科技手段,在虚拟场景中修复那些消失的历史“遗憾”,弥合现代人与历史的疏离感。

今天是5月18,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在刚公布的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中,有123家博物馆拟公示定级为一级博物馆,其中,考古遗址博物馆有11家。

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这11家诞生于遗迹之上的博物馆,重返历史现场。

 目前,全国有19家考古遗址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其中陕西省内的考古遗址博物馆一级馆数量最多,走在全国考古遗址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前列。

1.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
▲ 南京大报恩寺航拍。摄影/Azzz
大报恩寺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而建。
当年,朱棣命工部重建大报恩寺及九层琉璃宝塔,按照宫阙规制,征集天下夫役工匠十万余人,费用计钱粮银二百五十万两、金钱百万,历时十九年才完工。宝塔高近80米,为当时全国最高建筑,且遍体以五彩琉璃为装饰。塔内外置长明灯一百四十六盏,在当时的南京城内,百姓无论在哪里,抬头往南望,就可以看到彻夜长明的琉璃塔。遗憾是,大报恩寺在清朝毁于一旦。
2008年,人们在大报恩寺塔遗址下发现了宋代长干寺地宫,出土了石函、铁函、七宝阿育王塔、 金棺银椁等一大批震惊世界的文物。2010年,大报恩寺遗址考古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之后在原址上,人们修建了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

▲ 大报恩寺塔琉璃拱门复制品。

如今,在博物馆中,人们可以探寻600多年前的香水河、永乐碑、宣德碑、明代水工设施,当年大报恩寺的“宫阙规制”一目了然。馆内还有一件复原的大报恩寺塔琉璃拱门,可以让来访者感受到当年“第一塔”是何等惊艳绝世。

2.南京城墙博物馆

▲ 南京城墙博物馆。

位于中华门城墙脚下、老门东旁的南京城墙博物馆,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墙专题博物馆

博物馆以尊重古城墙为原则,寻求历史文物与当代博物馆之间的对话与平衡。从一块砖到四重墙,再到一座城,在这里,一呼一吸之间,仿佛鼻腔内就立刻充盈起“时间的味道”。继续前行,仿佛款步行走于时间轴线上,又仿佛正翻阅一部由城砖砌成的史书,览尽都城兴衰、王朝命运。在这里,每一块城砖都是一个有温度、有故事的历史标签。

3.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外形似舟。 摄影/茄子

跨湖桥遗址,位于位于钱塘江南岸风景秀丽的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遗址经过1990年、2001年和2002年三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骨器、木器、石器、陶器及动植物遗存等珍贵文物,特别是发现了迄今年代最早的漆弓和独木舟及相关遗迹,曾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建筑以船为造型,采用原址保护的形式,“漂浮”在湘湖上,你还可以沿着廊道在遗址中穿梭,亲眼见证八千年前的“中华第一舟”。

 跨湖桥遗址出土了长江以南地区最早的家猪遗骸。


4.良渚博物院
良渚博物院。 

1936年,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独特的见证。五千年前,良渚先民们定居在了这片湿地水乡,一点点地修整河道,依靠舟楫之便打破了原来地域阻隔的桎梏,良渚古城就在这一趟趟的舟行往来之间,逐渐发展,繁荣壮大。

那么,五千年前这块土地是什么样的,生活着什么人,他们吃什么?用什么?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良渚博物院中找到答案。

良渚博物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美丽洲公园内,是一座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良渚文化的考古遗址博物馆,在博物馆1号讲解厅内,有一面“魔镜”,只要朝它挥挥手,你就能以五千年前的“良渚王”的模样出现在镜中,戴上一副AR眼镜,鲜活的宫殿就能清晰地浮现眼前。

5.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 

海昏侯国遗址的经年发掘,使得大批珍贵文物重见天日,也让曾伫立在历史传说中的海昏侯摘下了谜之面具。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北部、鄱阳湖西岸,是一座依托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建立的专题博物馆。馆藏文物50042件(套),包括海昏侯国遗址出土的金器、玉器、青铜器、漆木器、铁器、陶瓷器和简牍等,是汉武盛世和昭宣中兴时期的重要物证,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汉代文物收藏、展示中心
6.景德镇御窑博物院
▲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摄影/向遥昆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的36万件成瓷,90%由景德镇烧造。
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朝在景德镇建起了御器厂,专为皇家烧造瓷器。由于对品质的极致要求和技术保密,稍有瑕疵的瓷器会被当场打碎掩埋,品相完美无瑕者,才会被送入紫禁城。
600年后,考古学者通过海量的碎瓷片,一点点拼凑出景德镇历史上那个无与伦比的年代。如今的御窑博物馆展品,都是由御窑厂遗址出土的瓷片修复而成,将近2000万片修复了3000多件造型、釉色各异的器物。

▲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内遗址区。摄影 / 方麗娟

御窑博物院,位于景德镇历史街区的中心,毗邻明清御窑遗址地段,周边环绕着不同年代的建筑,从 明、清、民国时代的老民居及私家民窑,到建国后建造的厂房,再到90年代末的商品住宅丰富、多元的城市肌理塑造了极其特殊的、厚重的地段环境。

7.洛阳古墓博物馆
洛阳古墓博物馆藏“妇人启门”图,出土于洛阳新安县北宋壁画墓。 摄影/洛卡奇

起古墓,你能想到什么?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古墓派,还是经典游戏古墓丽影?但无论如何都少不了一份神秘刺激。

洛阳古墓博物馆,位于洛阳市北部的邙山之巅,是我国唯一以历代墓葬实物为展品、系统反映古代墓葬发展变化的专题性博物馆。这里展出了自洛阳各处搬迁并复原的典型墓葬25座,时代上自西汉,下迄宋金时期。每一座古墓的整体展出,其墓室建筑、出土文物及其位置、墓室壁画、砖雕艺术的真实再现,为我们提供了更真实的视角,去了解不同时代的墓葬文化。

8.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比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里头遗址,是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与展示基地
当踏入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大家可以遇见“最早的中国”。博物馆中系统地展示了夏代历史、夏文化探索历程和遗址60多年的考古成果,以及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

9. 法门寺博物馆
法门寺博物馆。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北,始建于东汉末年桓灵年间,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
1987年,法门寺地宫轰然洞开,埋藏千年的旷世珍宝重现人间,盛世大唐的气息扑面而来。地宫出土文物中有大量的金银器、琉璃器、瓷器、珠宝及丝织品等,均为皇室赏施,精美绝伦,向世人展示出一幅璀璨夺目的唐代画卷。

如今,法门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迎真身银金花双轮十二环锡杖,为世界上仅有的“四股”“双轮十二环”“银金花”锡杖,被誉为“世界锡杖之王”。

10. 乾陵博物馆

乾陵博物馆。

乾陵博物馆是在唐陵陪葬墓的遗址上建立的,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发掘的唐永泰公主墓,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陕西发掘最早、级别最高的一座大型女性墓葬。
为了妥善保护墓地,1961年8月,在墓葬发掘的基础上成立了乾陵文物保护管理所,后更名为乾陵博物馆。

11. 西夏博物馆
西夏博物馆。

在贺兰山脚下五十多平方公里的戈壁滩上,林立着一片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宏伟墓群。在这里考古专家发现了9座帝王陵,及200多座陪葬墓。

这9座帝王陵埋葬的是11世纪到13世纪之间的西夏帝国的9代君王,目前仅能从发掘出来的墓碑上指证7号陵的墓主人为西夏仁宗李仁孝。3号陵“泰陵”最大,猜测为开国皇帝李元昊的墓地。

西夏博物馆新馆是一座以西夏陵为背景,展示西夏历史的博物馆。博物馆建筑与巍巍贺兰山形成连绵之势,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馆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有雕龙栏柱、琉璃鸱吻、西夏碑文、力士志文碑座、唐卡绢画、官印、雕塑造像等。

在这些遗址博物馆内漫步,我们仿佛置身遥远而神秘的世界,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美妙和感动。
最后,以良渚博物院中的一段文字作为结尾:“文明长夜,满天星斗。古老的东方大地上,星垂平野,月涌大江。先民繁衍生息,文化厚重绵延。距今五千年前后,东方地区率先越过文明社会的门槛。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与长江下游的良诸文化,休戚与共,交相辉映。曙光初现,东方既白。”

编辑  |  方麗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