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氧运动新概念

 和谐世界 2024-05-17 发布于福建

文/梁丹丹 摄影/宗 子

有氧运动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人肯尼思·库珀博士提出的。这种运动观念传入中国已历经了四十年。当今绝大多数人都已认同“有氧运动好处多多”,大家都认为多做有氧运动能改善体质、强健意志。大量的科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坚持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调整血压血脂、增加抗疲劳的能力等。但从最初提出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到今天,在经历了几十年之后,有氧运动的许多运动指南、策略和健身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目前关于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研究分门别类各式各样,再加上一些健身专业人士根据亲身经历所给出的建议,有氧运动的说法更是五花八门。本文力求在坚持科学讲究依据的原则下,给大家带来一些进行有氧运动锻炼的新知识与新观念。

有氧运动——意想不到的好处

首先,有氧运动对人体的好处可能大大超出您的想象。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每年60%的疾病死亡是由非传染性疾病造成的,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过量食用高糖和高脂肪食物,以及城市工作生活紧张和缺乏体育运动,是造成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运动、调节饮食,是我们重获健康最简便也是最合理的方式。

最近,日本的荒川矩男博士在《日医杂志》撰文《运动在预防生活习惯病中的作用》,文中指出,运动可预防生活习惯病。经常运动而不吸烟的人,可使癌症的死亡率降低70%;经常运动者即使吸烟,也可以使癌症的死亡率降低54%。不光癌症、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可减少50%,痴呆症(含阿尔茨海默病)、胆石症的发病率也可降低,运动还可预防骨质疏松及延长寿命。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有氧运动有十大好处。

1.降压研究指出,运动10周后,可使收缩压降低10毫米汞柱,舒张压降低5毫米汞柱。

2.减肥散步可使脂肪燃烧,降低血中的中性脂肪,可降低体重。再加上饮食调节,可使内脏脂肪减少,有利于减肥。科学家们认为,在饭后45分钟散步,即使是短距离的,也会见效。如果一个人晚上食用含有大量脂肪和蛋白质的食物,第二天早晨才进行锻炼,大部分脂肪已被吸收。

3.预防糖尿病最近《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散步——对糖尿病最好的药物?》一文中指出,缺乏运动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提高体力活动水平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每天快步行走至少半个小时可使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降低30%~40%。步行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可有效预防糖尿病和改善病情。

4.缓解压力运动可消除紧张和压力。温和运动可以调节心情,化解不良情绪,具有宣泄功能,可以释放心理压抑,忘却烦恼,同时也可以带来身心愉悦。

5.降低血半胱氨酸水平研究表明,血中高半胱氨酸是引起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而运动可降低血中高半胱氨酸水平,有利于心血管病的预防。

6.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研究表明,运动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中的不良细胞因子,从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7.增加心肺功能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青年因运动不足而导致的健康问题逐渐浮现。香港中文大学最新一项心肺健康调查显示,25~34岁本属“青壮”一族的年轻人,其心肺功能已明显下降。中大对近四百名20~64岁的健康华人进行心肺功能测量,结果发现,不论男女,最大心率、最高换气及摄氧能力会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但脂肪比例则恰恰相反,会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要提高心肺的携氧能力,不一定要做剧烈运动,只要平时爬楼梯或快走便可。

8.保持关节健康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保持关节健康的秘诀之一,是经常让它们做一些适当的特定运动。膝盖和肘关节是枢纽,它们能使我们腿和胳膊在一个平面上运动,就像门和合页一样。简单的步行、下蹲、爬楼梯和踢球,对于活动膝关节都是很有效的。

9.预防骨质疏松症据《联合日报》报道,新加坡有数以十万计的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好多人只知道要摄取更多钙质,但忽略了其他同样重要的因素,如多做负重运动。所谓负重运动,即是运动时体重令骨骼承受一定的压力,例如步行、跑步、打球、跳舞等,可令骨骼强健,减少骨折的机会。一般建议每周进行3次负重运动,每次至少15分钟至半小时,视自己的体力而定。

10.增加携氧能力机体的氧气是随血液供应全身需求的,适量运动使人体吸入大量氧气,并随增快的血液循环运送到机体的各个部位。

有氧运动的新观念

其次,要更新您已有的有氧运动观念,因为它们可能已经过时了。

1.有氧运动不一定非得超过30分钟才有效果

传统的有氧运动观念是一次运动至少在20~30分钟才能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只要开始运动就有好处。即使是以减脂为目的的有氧运动,只要运动开始就会既消耗糖又消耗脂肪,消耗的量与运动时间无关,而是与运动强度有关,强度越大消耗的肌糖原就越多,而糖原消耗后又会通过能量平衡的方式增加脂肪的消耗。

运动时间太长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太长时间的运动不仅会消耗脂肪,还会促使肌肉分解,身体的肌肉含量下降,会使运动能力下降,而且基础代谢率也会下降,将来可能变成“一吃就胖”的体质,对人体健康不利。

2. 多选几种运动形式比只坚持一种好处大

并不是说长期坚持一种运动形式不好,例如热爱慢跑、登山、骑自行车的大有人在,只是建议在其中可以穿插点别的运动形式,尤其有氧与无氧相结合的运动组合,近年来更受推崇。不同的运动锻炼到的主要肌群不一样,对身体的益处也不同,多做两种,合理安排,可以锻炼得更加全面。

3.为什么运动了但是效果不明显

提高心肺功能往往是有氧运动最常见的功效,但当运动强度过低时,其实运动很难刺激心血管和呼吸系统。例如慢走散步,对于改善平衡与协调、提高免疫力、放松身心等都很好,但用于改善心肺功能效果不大。运动时,在基础心率的基础上至少提高25%~30%,达到微微出汗的程度是基本要求,如果可能的话短时间较高强度训练对心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更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