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气越重,身体越废!两款中成药,把堵在体内的寒湿和湿热都排出去!

 als的图书 2024-05-17 发布于安徽

踏雪无痕,韩愈后裔

昨天 20:19


“湿邪之害,伤筋脉,损骨节,困脾胃,阻经络。” “湿气”可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存在,它就像一张被水浸湿的棉被,把人紧紧包住,让人哪哪都不自在!还会滋生很多怪病!
所以很多朋友一察觉到自己体内有湿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赶忙开始了自己的“祛湿之路”:喝红豆薏米米茶、泡脚......其实,“祛湿”的第一步是搞清楚自己体内的究竟是“寒湿”还是“湿热”!
1寒湿
中医把寒湿的诱因分为“外感”和“内生”两个方面。
所谓的外感寒湿:就是说一个人长期居住在潮湿之地、或经常饱受雨露、吹风受凉......导致湿邪入体,气血运行受阻。
内生寒湿则是我们身体内部出现了问题:脾阳受损或是脾肾阳虚导致寒湿内停。
这类朋友大多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白厚腻,上面像漂浮着一层水汽、湿漉漉的。
平时稍微吃点凉的,可能就会拉肚子,大便经常是黏的,稀的,不太成形、胃老是胀胀的、头昏脑胀、四肢沉重、总是很累.....
这个时候就需要散寒化湿、透邪化浊。“藿香正气水”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它含有苍术、陈皮、厚朴等中药材,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但是要注意:如果您还存在阴虚血燥、津液不足的情况,那它并不是您的最佳选择!
寒湿重的朋友还常会出现身体某些部位酸胀的情况,所以这里再给这些朋友推荐一个小动作:拍督脉。
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位于背部正中,总管一身阳气。没事的时候拍拍,可以促进督脉的气血流通,从而有助于缓解身体疼痛、僵硬、疲劳等不适。
大家两手握拳,对准自己的脊柱,用手背从上往下拍,拍个九九八十一下就可以了。
2湿热
“湿热”多是由外感湿热之邪、郁而化热、蕴结脾胃,或嗜食酒肉肥甘、酝酿湿热、损伤脾胃所致。
这类朋友舌质偏红,舌苔黄厚腻。
脸上、头发都容易出油,嘴巴里有苦味、臭味、食欲不佳、有时候吃完东西还会反酸、恶心。
上厕所的时候会发现小便偏黄、味道重,大便颜色也偏深,而且有时候上完厕所有一种火烧的灼热感、辣辣的......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参考“保济丸”来清热利湿、消食和中。
但要注意的是,因为保济丸有清热的部分,脾胃虚寒的人就不太适合了。
而且保济丸主要针对的是清理身体中焦的湿热,如果您外感燥热,咽干、口干、面色发红、咳嗽、黄粘痰,也不适合!
有一些朋友看完,会觉得:我怎么寒湿、湿热都沾一点呢?那您可能是寒热夹杂、虚实夹杂的类型,那可能就不是一两个中成药能简单解决的,需要根据您的情况细细分析下!
总而言之,但凡涉及到用药,务必找医生辨明自己的情况,不要凭自己感觉乱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