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平国保单位——游仙寺

 我心飞翔gvqwh5 2024-05-17 发布于安徽

游仙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河西镇宰李村东北约1.5千米游仙山(本地人称牛山)上。

高平国保单位——游仙寺

游仙寺远景

相传在唐代有个叫李通敏的人,别号游仙,祖籍高平仙井。他是唐代李氏宗室,年轻时屡考进士不中,遂隐居山中,每天端坐蒲团,仪貌宛如神仙,一百多岁才辞世。于是传说李通敏已化仙而去,所以山名游仙山,寺名游仙寺。传说归传说,据史料记载,游仙寺始建于唐,寺内主体建筑毗卢殿(前殿)为北宋淳化元年(990年)所建,现为宋制,三佛殿为金代遗物,其余均为明清所建。

游仙寺东西长29.6米,南北长89.3米,占地面积2643平方米。为三进式院落,山门、毗卢殿、三佛殿、七佛殿,两厢有配殿,厢房和廊庑,依中轴线由南至北顺势而上,为北方典型的山野建筑群。

山门名为春秋楼,为二层明清风格建筑,两层均面阔五间。

高平国保单位——游仙寺

山门

高平国保单位——游仙寺

山门内侧的四大天王塑像

由山门进入前院,正中坐落着一座殿宇,墙体厚重,气势恢弘。此殿为毗卢殿,俗称前殿,殿宇单檐歇山顶,筒板布瓦覆顶。

高平国保单位——游仙寺

毗卢殿(前殿)

(前殿)毗卢殿面阔三间,平面呈方形,举折平缓,出檐深远,为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在房檐前的龙形瓦当上,形象栩栩如生,而殿脊上的砖雕,有麒麟、龙、人像造型。

(中殿)三佛殿面宽五间,进深六椽,梁栿改造保留了金代风格,殿内金柱间扇面墙前后存壁画约17平方米。

高平国保单位——游仙寺

三佛殿

高平国保单位——游仙寺

三佛殿内部

高平国保单位——游仙寺

三佛殿前柱础

三佛殿和毗卢殿是游仙寺的主要建筑和重点文物,堪称宋金木构建筑中的佳作,对研究我国宋金时期的古建筑提供了重要实例,由此可见游仙寺的身价绝非一般。

过三佛殿后门拾级而上,正中为七佛殿,也称后殿,后殿为硬山顶。

高平国保单位——游仙寺

七佛殿

进入后殿,一排建在佛台上的七个拱券式窑洞,就是供奉七佛的佛龛,龛下的佛台贯通大殿东西,束腰处雕有石柱、兽头, 各不相同,活灵活现。在殿外的柱础上刻有阴阳八卦,还有与八仙过海有 关的精美石刻。

高平国保单位——游仙寺

七佛殿内部

旧时清晨寺内僧人敲钟诵经,周围学子 ,听到钟声后也即起床晨读苦学。其钟声洪亮,声音远播数十里,唤醒 周围村里的人们开始一天的劳作。“游仙晓钟”遂成高平的古八景之一。

高平国保单位——游仙寺

游仙寺钟

高平国保单位——游仙寺

游仙寺石碑

2001年5月26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