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凯之死:社会已不再宽容35岁以上的青年学子

 临烟阁 2024-05-17 发布于辽宁
宋凯之死:社会已不再宽容35岁以上的青年学子

先有太原师范学院“博士5年未升副教授转岗后勤保卫”,后有38岁的南京林大教师宋凯博士首聘期考核不合格,饮恨离世……接下来,说不准还有李凯、王凯、张凯步其后尘。高校教师生存环境的残酷加剧,无不在揭示高学历人士生存也日益艰难。

在宋凯身上,有个很明显的年龄标签:38岁。

38岁的年龄,社会对这个年龄段的青年才俊已不再宽容;38岁的年龄,已错失很多机会,正愈来愈走向生命的窄门。

那么,38岁,究竟对宋凯意味着什么呢?

其一:意味着申报青年基金去日无多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青年基金是科研人员的起步基金,通过率只有17%左右。对于高校的讲师,男的35岁,女的40岁以下才能申请“青年基金”。如果没有获得“青年基金”是很难晋升为副教授。

生于1986年7月的宋凯博士,2019年作为高层次人才被引进南京林业大学吋,已经33岁了,这,意味着只有2年的时间可以搏一搏。对于宋凯博士来说,如果35岁前拿不到“青年基金”,就算评为副教授,科研生涯也就到头了。

宋凯之死:社会已不再宽容35岁以上的青年学子
宋凯之死:社会已不再宽容35岁以上的青年学子

许多高校将“青年基金”作为“非升即走”的门槛,青年基金成为老师留校或者晋升的硬性条件。很不幸的是南林大也是这样!没有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成为宋凯博士无可逾越的痛,这也是导致其首个聘期考核通不过的直接原因。

事业上看不到希望,这位在同事和学生眼中谦和善良,尽心尽责的好老师,谁又能理解他心中的苦楚,触摸到他那敏感的神经呢!

在网文发文中,有这样的描述:

为了能拿到“青年基金”,宋凯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每天吃很少,晚上才开始写论文。

无数个夜晚、白天,宋凯独坐孤灯,面壁静思,终究付出太多,还是苦无良策,是因为“青年基金”的评选决定权不在他的手上,而掌握在那些具有话语权的大人物手中。即使宋凯博士才华满腹,又能奈这套规则何?又能奈这个世道何?

宋凯之死:社会已不再宽容35岁以上的青年学子

从2019年入职南林大到2024年离世,整整四年时光,宋凯-直在为这个青年基金奔走、努力,可最后还是败北。造化弄人,对这个一心搞科研的虔诚之士,命运不曾垂青他一眼,而是肆意嘲闹和作弄,直到他筋疲力尽,不玩了,撒手人寰。

反者,道之动。太过良善的宋凯博士以血荐轩辕,舍却了自己的大好才华,抛却了三十多年的求学辛苦,终至另一个世界,寻求解脱!

生命之悲,无以复加!让良善之士,心痛难平,嘘嘘感叹!天造英才,而我们没有好好爱护他。

其二,意味着考公考编已成水月镜花

宋凯之死”终于让我理解了那么多的名校学子,为什么一窝蜂似的考公考编考岗?因为体制内稳定呀,至少没有像宋凯博士这么大的学术压力、生存压力。

然而,超过35岁的宋凯博士,已经逾越年龄红线,进入体制内都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已没了进入之路。

如果,宋凯博士重新择业,进入私企,这个年龄实在已没有多少优势,还要同90后,00后的后生们同台竞技,实在煎熬。

宋凯之死:社会已不再宽容35岁以上的青年学子

所以,北大硕士,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博后,听着风光无限、光鲜亮丽,然而,于宋凯的求职,于宋凯的事业并无多大益处。

学历就是敲门砖,敲过那一下子,进入就业的环境后,就没有多大作用了。当你重新择业之时,附加上年龄等方面的种种劣势,学历已不占据主导,急剧贬值,这才是宋凯博士走不能走,留不能留,走上华山绝路的囚徒困境呀!

真为宋凯博士感到心痛!

其三:意味着被锁死在了房贷的囚牢

学成归国后的宋凯,入职南林大后,认识了南京林业大学的储秋露老师,二人走到了一起,然后,在南京林业大学附近买了房。

宋凯之死:社会已不再宽容35岁以上的青年学子

安居乐业乃人之本分,购房乃势在必行,然而,出生小地方的宋凯博士却甚是艰难,掏光家中积蓄于南京购房,这让宋博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然而,更要命的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宋凯博士买房后,房价一直下跌,基本上把首付的钱跌没了。假设宋凯博士在21年买的房,首付150万,总价500万的房子,如今房子可能只值350万,首付基本上亏没了,相当于白打工5年,还要把父母的血汗钱赔进去了。

宋凯之死:社会已不再宽容35岁以上的青年学子

房子亏成这样,是卖还是不卖?卖了一家子何处安身?甚至即便卖房都不够还清债务,实是骑虎难下。如果不卖,自己拿不到“青年基金”,有可能面临“非升即走”,不仅要退还安家费,还要每个月偿还月供。更要命的是,由于首聘期考核没通过,还要降薪降级,退还1万元安家费和住房,何处去偿还房贷?

宋凯之死:社会已不再宽容35岁以上的青年学子

钱,钱,钱,一分钱逼死英雄好汉,身为博士、博后,活得如此艰难,如此煎熬!何况吾辈,兔死狐悲,不禁感叹生命之难!

洋洋洒洒写这么多,临近结尾,还是想不通,宋凯博士这么优秀的人,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有:新型紫外光源UV-LED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可控制备环境功能材料技术及应用等等。他前半生都在读书,从天津工业大学到北京大学研究生,再到加拿大UBC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博士、博士后,如此优秀的履历,如此精尖的领域,怎么就为社会所抛弃,弃之不用呢?

宋凯之死:社会已不再宽容35岁以上的青年学子

宋凯博士之死,犹如撕开了一块遮羞布,实实在在看到了35岁以后青年才俊、青年学子们的苦难和艰难,这个社会,对35岁以后的人生已不再宽容,且行且珍惜,活好自己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