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靖年间武状元(1)

 虛怀若海 2024-05-17 发布于浙江

章黼(?~?),字号不详,江苏淮安人,一说浙江宁海人。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乙未科武举会试第一人。章黼武举高第后,官至福建行都司。

杨霈(?~?),字号不详,京卫武学肄业指挥使。明世宗嘉靖十七年(1538)戊戌科武举会试第一人。

在目前可查找的武举资料中,嘉靖十七年和四十四年会试《武举录》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而嘉靖十七年的《武举录》恰恰第一人的名字残缺,故一度只知其姓杨。后查《仁和县志》才知道此科武状元姓杨名霈。

此科参加兵部会试的武举子共790人,取中武进士65名。知武举官为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张瓒和兵部左侍郎樊继祖。主考官为右春坊、右谕德张治,翰林院侍读屠应詖。监试官为江西道监察御史曾守约,云南道监察御史周道。此科共派出大小官员62人。

从此科《武举录》中得知,第一场试马上箭,以中四箭以上为中式,第二场试步下箭,以中二箭以上为中式,第三场试策二道,论一道。

下面将此科策论试题抄录于下:

问:兵之情术众矣。其究不出攻守二道。夫攻者,乘敌之弊以致己之必克;守者,持己之胜以拒敌之我与;其谋至不相易矣。而孙子曰:“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功也。”何攻守互变而无定欤?吾所欲攻,敌必坚而守之。吾所欲守,敌必专而攻之,其势至不相穷矣。而孙子曰:“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何攻守互动而不测欤?以敌不守决吾之必攻,以敌不攻度吾之能守,其事又至不相为用矣。而李靖乃曰:“攻者守之机;守者攻之策。”何攻守异事而同计欤?夫不明攻守之道,不可与知兵之情术,期以用兵,难矣。若三者之说固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古名将已成效之迹往往足符。信诸士月讲而肄之,必较然有得也。其详著所合者,以明告我用,观尔略焉。

问:今天下用兵之至要,莫过北虏。夫虏世为中国患,三代莫能除也。汉而后,经制益密。或称其长技弗与者三,而中国五技足胜之。或谓不可与战者亦三,而自备以乘其虚足取之。自今观之然乎?否邪?天生裔胡,不能使之无类,彼来而我待之,策何可置也。将贤兵勇,百战无殆,古今以为至计。乃武士之众,朝廷任将百一而为选,宜贤者之效能矣,或授之方隅,数见失事。虏窥利乘势,莫筹近策,岂选之无贤耶。抑贤与否无当胜败之理也。今之边镇,率天下精兵所出。秦汉扼强虏吭而笞其背者,用此诸郡力也。其土人豪猛粗健,不殊往昔,至驱之战阵,则敌忾折冲之气馁焉。兵又奚贵勇邪,夫将贤期乎用,兵勇期乎战。用弗效,战弗力,则贤与勇者徒事具耳,奚赖哉!诸士以将途进,必且慨然深念之。其备著经虏之术于篇。

论: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

王世科(?~?),字号不详,浙江仁和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1544)甲辰科武举会试第一人。

明武举会试从此科起改在九月举行,以成“文阳武阴”之说。

1544 年 10 月 8 日(嘉靖二十三年九月二十二)此科共取武进士40人。

据地方文献记载:王世科,杭州前卫指挥使,得中武状元后,历任后军都督府(领在京鹰扬卫、兴武卫。辖留守后卫、大宁中卫、大宁前卫、会州卫、富峪卫、宽河卫、神武左卫、神武后卫、忠义左卫、忠义右卫、忠义前卫、忠义后卫、义勇中卫、义勇左卫、义勇右卫、义勇前卫、武威中卫、蔚州左卫。并领在外大宁都司、万全都司、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北平三护卫、山西三护卫。在外直隶蓟州等卫所。)正二品都督佥事。

1554年 12月 15日(嘉靖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 )巡抚直隶御史孙慎勘上苏松御倭文武官功罪。得旨:备倭署都指挥同知王世科如原拟处决准以功赎,夺俸一年。

万历二年(1574)十月,王世科由广西柳庆右参将调回京师,提督京营。万历四年(1576)正月,晋升为提督巡捕,署都指挥佥事。又以三年内缉获盗贼有功,受到神宗皇帝的多次奖赏,晋升为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正二品)。

万历五年(1577)正月,神宗登皇极殿,召见文武百官,为其弟潞王朱翊詗举行盛大的冠成大礼之后,潞王在东庑接见百官,命京城内外巡捕、署都督佥事王世科改任南京前军都督(辖留守前卫、龙江左卫、龙骧卫、飞熊卫、天策卫、豹韬卫、豹韬左卫)佥书,而以浙江总兵李超代行王世科在京师的职务。

1577 年 8 月 14 日(万历五年八月初一)以南京前军都督府佥书王世科充任镇守广西总兵官,挂征蛮将军印。以后,王世科情况不详。

武举“三元”(武解元、武会元、武状元)

尹凤(1523~1598),字德辉,别号在竹,江苏南京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丁未科武举会试第一人。

 1547 年 10 月 10 日(嘉靖二十六年九月廿七)此科共取武进士70人。

因当时尚无武举殿试,所以会试第一名即为武状元。这样,尹凤便可称为武举“三元”(武解元、武会元、武状元)及第。

尹凤少年时,志向远大,文武兼备,不仅熟读经史典籍,还谙习兵法,尤其喜欢骑马射箭,在当时颇有名气。武举揭榜后,嘉靖帝赐宴兵部,命阁臣主持,并仿效文举程式,派仪仗送武状元荣归府第。当时,道路两旁围观的人很多,人们都为此科状元郎感到光荣和自豪。这时的尹凤英姿勃发,踌躇满志,盼望能早日在疆场上一展状元风采。

武举高第后,尹凤先被授为中都留事,镇守福建,以防备倭寇进犯。

嘉靖三十二年(1553),尹凤调任浙江都司佥事,同年秋,晋升为福建参将,分守福兴、泉漳等处。

嘉靖三十八年(1559),尹凤平倭凯旋后,尹凤遂以身体有病,恳请辞官还乡。

1567年1月23日(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世宗病逝。

1567年2月4日(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廿六)世宗第三子朱载坖登基,改年号“隆庆”,是为穆宗。

隆庆二年(1568),穆宗下诏,在全国范围内,举荐能够在边疆御敌建功的人才。很多大臣一致举荐尹凤。尹凤得以官复原职,充福建都司。当时,海贼曾一本先是被抗倭名将俞大猷(武进士第五名)招降,后又反叛。曾一本擒拿了澄海知县,又连败官军,还杀死了守备李茂才,相继窜犯广州、福建,朝野震惊。尹凤在福建总兵李锡的率领下,配合俞大猷的部队,经过多次战斗,终于铲平了巨盗曾一本,尹凤又因战绩显赫受到朝廷嘉奖。在入京致贺时,尹凤再次恳求辞官还乡。

隆庆五年(1571),尹凤又被起用为浙江都司。

隆庆六年(1572),晋升徐宿归德参将,镇守苏松。

1572年7月5日(隆庆六年五月廿六)穆宗病逝。1572 年 7 月 19 日(隆庆六年六月初十)穆宗第三子朱翊钧登基,改年号“万历”,是为神宗。

1573 年 1 月 18 日(隆庆六年十二月十五),新宁伯谭纶向朝廷极力举荐。分守苏松参将尹凤遂应诏入京,为后军都督府(领在京鹰扬卫、兴武卫。辖留守后卫、大宁中卫、大宁前卫、会州卫、富峪卫、宽河卫、神武左卫、神武后卫、忠义左卫、忠义右卫、忠义前卫、忠义后卫、义勇中卫、义勇左卫、义勇右卫、义勇前卫、武威中卫、蔚州左卫。并领在外大宁都司、万全都司、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北平三护卫、山西三护卫。在外直隶蓟州等卫所。)正二品署都督佥事,提督京城内外巡捕,提督狼山。成为神宗皇帝的得力卫将。这一年,尹凤50岁,他又一次上书朝廷,执意归乡。神宗皇帝不得已批准了他的请求。

万历二十六年(1598),尹凤以76岁高龄病逝。1599 年 1 月 27 日(万历二十七年八月初一)神宗听说原任署都督佥事尹凤病逝,十分惋惜,特赐尹凤祭一坛。

尹凤精通用兵谋略,又知书达礼,所以才得以奋发上进,才能够勇夺武举第一,才能够结知明主,受到皇帝多次黄金、玺书的褒奖。尹凤的一生可以说是生死荣衰,有始有终。

尹凤之子尹邦宪,万历五年武进士,官至湖广郧襄参将。

袁士(?~?)一作袁元。字号不详,江苏江宁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0)庚戌科武会试第一人。

嘉靖二十九年八月,俺答率军窜至京师城下,朝野上下一片惊慌。世宗有旨,暂停九月会试武举,等待事件平息再举行。并听从纪功科道乌从善等人的建议,命官军擒敌首功,有冲锋破敌者,每斩获一人赏银百两。九月,大学士严嵩等言,近来敌寇焚掠荆州、昌平等处,老百姓死者暴骨,生者惊窜。请求掩埋尸骨,令户部赈济,使逃民复业。世宗很高兴,传旨有关部门督促执行。严嵩又针对此次京都被扰之事上言:国家设立团营本以居重驭轻,近年来“戎武日虚,教习无素”,仍用未经战阵之将领之,须大加整顿清理。于是,世宗命锦衣卫将山东参将陈灿逮至京城论死,罪名就是御敌不利,竟使敌寇入京。荆州巡抚都御史王汝孝、总兵罗希韩、副总兵卢钺也被逮至京城,皆论死,后世宗又下诏免死,发边卫充军。以咸宁侯仇鸾为京营总兵官,总督三营,此事遂平。

1550年 11 月 21 日(嘉靖二十九年十月十三)兵部武举重开,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茅瓒(1538年嘉靖十七年文状元),翰林院修撰王维桢(1535年嘉靖十四年庶吉士)为武举会试主考官。

1550年 12 月 1 日(嘉靖二十九年十月二十三)此科取中武进士90名。袁士为武会试第一人。袁士余事不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