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朝的良心”王贺:在恐怖笼罩一切的时代,不害人是我的底线

 文史砖家 2024-05-17 发布于广东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当中,总有一些貌似不起眼的小人物,其人性中耀眼的光辉却能深深感动世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这世界、这历史才保留了几分温情,让人类不至于陷入绝望的黑夜当中。譬如,堪称“汉朝良心”的王贺。

王贺,字翁孺,生年不详,西汉东平陵人[1],正史称他是齐襄王田法章的后裔[2]。由于史料记载阙如,关于王贺早年间的经历已不为后世所知,当他进入到史册当中时,身份已是汉武帝晚年的绣衣御史。绣衣御史是奉皇帝命令到各州郡弹压叛乱、督责郡守讨贼的特使,相当于钦差,不仅可以指挥当地驻军,而且对郡守及以下官员可以先斩后奏,权势不是一般的大。

汉武帝晚年,农民起义在各地风起云涌

汉武帝之所以设置绣衣御史,有其不得已的“苦衷”。原来,由于汉武帝的穷兵黩武、横征暴敛,等到天汉年间(前101-前97年),没有活路的百姓们便索性起来造皇帝的反。一时间,农民暴动在各地风起云涌,大有摧垮帝国的势头。为了迅速、彻底地扑灭民众暴动,汉武帝派遣绣衣御史到各州郡,并鼓励他们在地方上要敢杀、多杀,以便起到杀一儆百的功效

汉武帝时期的官场盛行“逆淘汰”规则,凡是有良知、讲底线的官员很难获得提升,而逢君之恶、心狠手黑的奸佞则倍受青睐,绣衣御史们大多属于这种货色。据正史记载,绣衣御史们进驻各州郡后,经常抱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原则,对辖区内的“暴民”大开杀戒,以至于“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及以法诛通行饮食,坐相连郡,甚者数千人。”[3]。

绣衣御史以滥杀无辜为能,尤以暴胜之为甚

汉武帝虽然不时收到各郡国控告绣衣御史滥杀无辜的诉状,但他一概采取无视的姿态,这种变相纵容,更让绣衣御史们有恃无恐。其中,暴胜之尤为残暴,因惩治“暴民”不力而被他诛杀的二千石以下官吏极多,加上死在他手上的“暴民”,总数不下万余人。正是由于暴胜之之流的存在,全国上下笼罩在极度恐怖的气氛中,无论贫富贵贱,没有人认为自己绝对安全

当然,并非所有的绣衣御史都是嗜血的暴徒,在这个群体当中出现了一个“异类”, 一个让当时和后世都为之感动的“非典型特务头子”,此人便是本文主人公王贺。

王贺的派遣地是魏郡[4],一个民众暴动的“重灾区”。按照汉武帝的设想,王贺在魏郡肯定要办几场大案、要案,通过狠抓一批、狠杀一批不知死活的“暴民”,才能恢复当地秩序、重建朝廷权威。然而,王贺跟逢君之恶的暴胜之之流完全不同,他洞悉民间的疾苦,很清楚“暴民”是如何产生的,出于对民众的悲悯和良知的坚持,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守住“不害人”的底线

王贺仁德宽厚,拯救了魏郡万余名官民的性命

因此,王贺到达魏郡后采取宽容政策,既没有发兵捕杀以坚卢等人为首的“暴民”团伙,也没有处罚执法不力的郡守,连那些遇敌畏葸不前、临阵脱逃的官吏,也全都获得释放。感激于“青天大老爷”王贺的仁德宽厚,魏郡官吏、百姓纷纷劝导“暴民”们自首服罪,使得魏郡没流一滴血,便消弭暴乱、恢复秩序。据正史记载,经此一事,魏郡免于被杀者竟多达万余人

王贺以和平手段,不杀一人便解决魏郡的农民暴动,这样的大功劳,怎么着也应该获得朝廷的奖赏。然而,在汉武帝看来,王贺的行为却属于严重的“失职渎职”、“欺君罔上”,摆明不把皇帝“以杀立威”的旨意当回事,既然忠诚不彻底,那就是彻底不忠诚。因此,王贺非但没有得到朝廷的奖赏,反而等来一纸罢官令,由高官直接被免为庶人。

汉武帝恼恨王贺不肯听命,下令将他罢黜

在恐怖笼罩一切的时代,王贺能坚守“不害人”的底线,堪称“汉朝的良心”。因此,对于王贺的遭遇,朝廷内外为之鸣不平者并不在少数。对此,王贺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激愤之情,而是略带自嘲意味的说道:“我听说能救活千人者,子孙将有封侯的命,如今被我救活的何止万余人,如此说来,我的子孙是不是会有更大的荣耀呢?”

为武帝绣衣御史,逐捕魏郡群盗坚卢等党与,及吏畏懦逗留当坐者,翁孺皆纵不诛......翁孺以奉使不称免,叹曰:'吾闻活千人者有封子孙,吾所活者万余人,后世其兴乎!’”见《汉书·元后传》。

王贺被免官后,因与东平陵终氏家族有仇怨,不得已举家迁往魏郡元城县委粟里。由于王贺对魏郡官民有大恩,加之道德高尚,因而被地方上推举为乡老[5]。元城当地著名的相士建公曾为王贺看相,预测他们家族在数十年后会出现一位皇后,此后家族会无比兴旺发达。王贺听后哈哈大笑,认为他不过是安慰自己,没想到五十年后建公的预言竟然成真。

黄龙元年(前49年),就在王贺移居魏郡后50多年,孙女王政君被刚刚即位的汉元帝册立为皇后,而由她所生的皇储刘骜,即日后的汉成帝。汉成帝登基后,王政君晋升为太后,而她的哥哥王凤、堂弟王音、弟弟王商、王根及侄儿王莽相继担任大司马,成为帝国最高执政官。汉哀帝、汉平帝、孺子婴在位期间,王政君又升级为太皇太后,前后在后位达61年。

王贺的子孙中,以新帝王莽的成就最高

当然,王家成就最高之人,无疑还是王贺的曾孙王莽,此君身为汉朝的宰衡,最终却代汉称帝,建立起新朝(8-23年)。虽然王莽只坐了15年江山便亡国被杀,但终究给王氏带来过莫大的荣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真可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王贺若泉下有知,应该对自己当年的善举感到无悔于心了。

注释:

[1]东平陵,今山东省章丘市龙山街道阎家村。

[2]齐国灭亡后,田氏王族后裔有很大一部分人为避祸改姓为王。

[3]引文见《汉书·酷吏传》。

[4]魏郡,治所在邺城,即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5]乡老,掌管教化的地方官。

参考书目

1.【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99年版。

2.【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5年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