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顶级的处事格局:容人之难、容人之异、容人之过

 CYC2008 2024-05-17 发布于湖北

图片




最顶级的处事格局:容人之难、容人之异、容人之过


点击收听
古语云:“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杰出的人物都以包容的品质著称。
生活中,那些气度非凡的人,往往家庭和睦,朋友众多;
而那些斤斤计较的人,则往往身处琐碎之中,生活逐渐变得狭窄。
正所谓:“成大事者必有大格局。”
有着宽广格局的人,常常会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他们谦逊内敛、温和而又有力量。
他们对世界充满着包容之心,这种包容所带来的广博,
使得他们拥有最顶级的处事哲学。

图片

01.容人之难,见内心品格


《省心录》中的箴言:“和以处众,宽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善待他人,宽容属下,宽恕过失,君子之举也。
君子心中藏着“容”字,了解人生坎坷,懂得人之不易。
若能包容,对方也会有更多选择。

三国时期,蒋琬任蜀国宰相,属下杨戏性格孤僻,不善言辞。
蒋琬多次与杨戏交谈,杨戏总是默不作声。
有人责备蒋琬:“您身为宰相,杨戏理应尊重您。
他每次都沉默不语,太傲慢了。”
蒋琬回答道:“每人性情不同,杨戏不善言辞。
若强求他奉承,反而不合他本性。他选择保持沉默,也是难能可贵。”
蒋琬明了杨戏难处,因此选择宽容理解。

生活亦然,每人都有难处,承受压力与困扰。
生活中的种种难关,皆在每人身上。
正如作家所言:“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没有人能完全理解他人的苦难。
但在宽容理解中,人们可得到一丝慰藉与温暖。
这温暖源于人们的善意,了解他人困境,选择宽容。
容人之难,也是容己之难,如此心胸才能在宽容中成长。

图片

图片

 02. 容人之异,见思维格局

李贽曾说:“能下人者,其心虚;其心虚者,所广取;所广取者,其人愈高。”
谦虚包容者,愿听他人意见,得知识愈多,见识愈高。
世界因异而精彩,高明者懂得尊重不同思想,倾听不同声音。

当代名人窦文涛与高晓松曾频繁交流,但相处的并不愉快。
窦文涛曾经被高晓松批评追求物质生活,而他推崇远方与诗意。
窦文涛则经历过长达20年的租房生活,对安稳生活渴望不已。
高晓松的言论令窦文涛感受到不被理解。
窦文涛深思后说:“生活有明暗,晓松未必理解。”
高晓松得知后,不再干涉窦文涛的生活。
正如作家所言:“允许别人做自己,允许自己做自己。”

在接纳与包容中,完善自我,理解他人。
成熟者明白他人不易,从心理慈悲,这便是生活的馈赠。

图片

图片

03. 容人之过,方见格调高远


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就可以远离别人的怨恨。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有时候我们对待错误的态度,往往带来不一样的结果。

北宋时期的韩琦就是一位心胸开阔,豁朗大度的人。
有一次,韩琦晚上在军营办公,在蜡烛要熄灭时,他让侍卫点上。
此时侍卫正犯困,听到吩咐,慢悠悠地去点蜡烛。
由于侍卫不小心,蜡烛碰到韩琦,居然把他的头发烧着了。
侍卫脸都吓白了,深怕韩琦怪罪。
韩琦淡定的用手抓住头发,把火弄灭,从头到尾都跟没事人一样,淡定自若。
侍卫看到长官的态度,懊悔极了,更是尽心侍奉。
不久这个事情传到了侍卫长的耳中,他立即把侍卫撤换了。
韩琦发现后叫来侍卫和侍卫长,问侍卫:“你没挨打吧?”。
侍卫说:“没有”。韩琦对侍卫长说:“他已知错,你不必把他换掉,更不要罚他”。
此后,韩琦原谅小侍卫的故事不胫而走,
军营中很多人对韩琦心悦诚服,小侍卫也越发忠心耿耿。
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会犯错误,
而人们对此的态度却决定了是成长还是毁灭。
如果面对他人的错误,指责、抱怨、排挤,
那么也许这个错误会让他万劫不复。
若是在别人犯错时做到宽容之,给予他一定的包容空间,
让他悔过,重新做人。
在自己犯错时,做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的修正自己,改过迁善。
那么这个错误带来的就是思考和成长。
图片
图片
可见,容人之过,是人性在清醒中的宽容,这清醒足以成就他人。
容人之难,是格局之雅。
容人之异,是格局之韵。
容人之过,是格局之慧。

诸君共勉之!请您 点亮 “在看”,转发分享,一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