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尾骨疼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忘仔忘仔 2024-05-17 发布于山西

图片

尾骨区域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其中大部分可能导致尾骨区域疼痛(尾骨痛)或引起尾骨区域疼痛(尾骨痛)。这种解剖结构在影像学检查中得到了很好的描述,并且通常由所涉及的结构决定。尾骨痛是一种已知难以评估和治疗的常见疾病。然而,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确定疼痛的潜在病因,以帮助指导治疗。通常,尾骨痛(尾骨痛)发生在创伤后,在静态中性 X 线摄影中表现为正常影像学特征,但站立和坐位侧位 X 线摄影的动态影像学检查可能显示病理性尾骨运动,可预测疼痛。此外,在尾骨痛患者的横断面影像学检查中观察到的一些发现可能指向可能微妙且容易被忽视的疼痛来源。放射学还可以通过图像引导的疼痛管理程序(如神经节穿刺阻滞)在尾骨区域疼痛的管理中发挥作用。除了机械性尾骨疼痛外,还可能引起骶尾骨区域的许多其他疾病,这在影像学检查中得到了很好的描述。这些包括肿瘤、感染、晶体沉积和囊性形成。作者总结了尾骨痛的各种病因、它们各自的影像学特征和常见的治疗策略。

累及尾骨区域的疼痛(尾骨痛或尾骨痛)的总体发病率未报告据报道,2.7% 的背痛患者是疼痛的来源 。2014年,美国有超过14000例急诊就诊,美国每年进行1300多例尾骨切除术。

虽然尾骨痛的临床诊断相对简单,除了机械刺激和创伤性骨折或脱位外,几乎没有鉴别因素,但由于区域解剖结构复杂多变,尾骨及其周围组织的成像对放射科医生提出了独特的挑战。此外,在进行图像引导活检和诊断性或治疗性镇痛注射等程序时,熟悉尾骨区域解剖结构至关重要。

解剖学  

尾骨由四个部分组成。然而,尾骨偶尔可能有三个节段(见于13%的人群)或五个节段(11%)(图1)。第一尾骨节有两个突出的标志:双侧横突和后部垂直方向的尾骨角。骶骨有五个节段,第五骶节后方有双侧角,它们之间有位于中央的骶骨裂孔。    

图片

图 1a.骶骨和尾骨解剖结构正常。骶骨和尾骨的侧位 X 线 (a) 和中线矢状 CT 图像 (b) 显示正常的 5 个骶骨节段和 4 个尾骨节段。    

图片

图 1b.骶骨和尾骨解剖结构正常。骶骨和尾骨的侧位 X 线 (a) 和中线矢状 CT 图像 (b) 显示正常的 5 个骶骨节段和 4 个尾骨节段。    

图片

图2.尾骨后表面和骶骨远端的正常解剖结构。图示显示了该区域的正常解剖结构,包括双侧骶骨角,由骶骨裂孔、双侧尾骨角和横突以及四个节段的尾骨体分开。

图片虽然骶骨节段和尾骨节段的数量有些一致,但存在一些变异性,但骶尾骨和尾骨间关节的分段程度存在高度差异。

在CT上显示,超过50%的患者骶骨和尾骨角或骶尾骨关节融合(图3)。Cy1 也可能存在单侧(5% 的患者)或双侧 (7%) 骶骨化,其中横突也融合。第一个尾骨间关节 (Cy1-Cy2) 是尾骨中分节最一致的关节,仅在 17% 的患者中融合,其中 61% 的 Cy2-Cy3 关节融合,89% 在 Cy3-Cy4 融合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病理性的尾骨间运动可能(并且经常)在真正的骶尾关节以外的水平上发现。    

图片

图 3a.骶尾骨和尾骨间关节融合。(a) 冠状面阴影 CT 图像显示骶骨和尾骨角的融合(箭头)。(二、三)中线矢状 CT 图像显示骶尾骨 (b) 和尾骨间 (c) 关节融合。(d) 中线矢状 CT 图像显示骶尾骨和所有尾骨间关节融合,形成坚硬的尾骨。一些患者可能存在后针状体(b中的箭头),在尾骨僵硬的瘦个体中往往更成问题。    

图片

图 3b.骶尾骨和尾骨间关节融合。(a) 冠状面阴影 CT 图像显示骶骨和尾骨角的融合(箭头)。(二、三)中线矢状 CT 图像显示骶尾骨 (b) 和尾骨间 (c) 关节融合。(d) 中线矢状 CT 图像显示骶尾骨和所有尾骨间关节融合,形成坚硬的尾骨。一些患者可能存在后针状体(b中的箭头),在尾骨僵硬的瘦个体中往往更成问题。    

图片

图 3c.骶尾骨和尾骨间关节融合。(a) 冠状面阴影 CT 图像显示骶骨和尾骨角的融合(箭头)。(二、三)中线矢状 CT 图像显示骶尾骨 (b) 和尾骨间 (c) 关节融合。(d) 中线矢状 CT 图像显示骶尾骨和所有尾骨间关节融合,形成坚硬的尾骨。一些患者可能存在后针状体(b中的箭头),在尾骨僵硬的瘦个体中往往更成问题。    

图片

图 3d.骶尾骨和尾骨间关节融合。(a) 冠状面阴影 CT 图像显示骶骨和尾骨角的融合(箭头)。(二、三)中线矢状 CT 图像显示骶尾骨 (b) 和尾骨间 (c) 关节融合。(d) 中线矢状 CT 图像显示骶尾骨和所有尾骨间关节融合,形成坚硬的尾骨。一些患者可能存在后针状体(b中的箭头),在尾骨僵硬的瘦个体中往往更成问题。

尾骨的正常曲率变化很大。Postacchini 和 Massobrio 最初将其分为 4 种类型,Nathan 等人 将该分类修改为扩展的 6 种类型(图 4)。I型见于超过50%的患者,其中尾骨具有温和的腹侧弯曲,是骶骨自然弯曲的延续,尾骨具有尾尖。II 型见于 8%-32% 的患者,腹侧弯曲更突出,导致尾骨顶点指向前方。III.型见于4%-16%,其中尾骨有急性前角,但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半脱位。IV 型见于 1%-9% 的患者,存在局灶性前角伴前半脱位。    

图片

图4.尾骨角根据扩展的 Postacchini 和 Massobrio 分类分为六种类型。I型略弯曲,尾骨尖端朝下,II型更弯曲,尖端前倾,III型向前急角,IV型表现为前半脱位,V型向后,VI型脊柱侧弯畸形。

修改后的分类增加了 V 型和 VI 型,其中 V 型是尾骨后角 (1%-11%),VI 型是脊柱侧弯畸形或尾骨外侧偏曲 (1%-6%)。V型和VI型在女性中比在男性中更常见。Postacchini 和 Massobrio发现 III 型和 IV 型尾骨在尾骨痛患者中(分别为 23% 和 22%)比无尾骨患者(分别为 6% 和 9%)更常见。与无尾骨痛患者(分别为23%和17%)相比,II型球骨痛患者更常见,I型球骨痛患者较少见(分别为31%和68%)。

值得注意的是,尾骨前角可能是由于 S5 椎体而不是骶尾关节的急剧成角而发生的,这在 16% 的 III 型形态患者中可见(图 4)。形态学分类中未包括的另一个尾骨变异是尾骨末端末端存在背针状体(肿块),据报道见于 23%-44% 的患者。    

尾骨和骶尾骨区域有许多附着物,包括肌肉、韧带和筋膜结构。前部附着在尾骨上的主要韧带结构是前骶尾韧带,本质上是肛提肌腱的近端延伸。

此外,直骶韧带位于中线前方,由直肠后筋膜组成,直肠后筋膜与附着在前骶骨和尾骨的骶前筋膜融合,与它们的骨膜融合(图 5)。这些筋膜结构组合起来可称为 Waldeyer 筋膜,或者仅骶前筋膜可称为 Waldeyer 筋膜 。覆盖梨状肌、坐骨尾肌和肛提肌的顶骨盆筋膜在内侧与骶前筋膜融合,可能在牵涉或牵引相关的尾骨疼痛中发挥作用。

图片

图5.矢状面 T2 加权图像显示骶前筋膜(箭头),表现为骶骨和尾骨前方的低信号带。直骶韧带(箭头)与该筋膜融合。

在后部,有浅骶尾骨韧带和深骶尾韧带,它们延伸到骶骨裂孔上,与棘上韧带连续,并提供背侧稳定性。骶棘韧带也有延伸到尾骨的纤维。

另一个重要的后韧带结构是外侧终丝(尾骨韧带),它是众所周知的终丝内侧和硬脑膜的延续,它们合并形成这种结构。外侧终丝将鞘囊远端拴在骶尾骨区域(图6)。这种结构可能是鞘囊牵引或刺激鞘囊的来源,伴有成角的尾骨或尾骨损伤,并且可以横断以治疗栓系的脊髓 。肛门韧带将尾骨的尖端拴在肛门上。骶尾骨区域的肌肉和肌腱附着物包括尾骨肌、肛提肌和臀大肌(图 7)。    

图片

图6.外丝。图示显示了远端硬脑膜和终内丝的融合,形成外侧终丝,也称为尾骨韧带,它穿过骶管附着在骶尾骨区域,锚定鞘囊    

图片

图 7a.尾骨的肌肉和韧带附着。骨盆下 (a) 和上 (b) 表面的图示显示了尾骨的附着,包括肛提肌腱,它与前骶尾韧带和前纵韧带、尾骨、臀大肌、肛尾韧带以及浅后韧带和深后韧带连续。    

图片

图 7b.尾骨的肌肉和韧带附着。骨盆下 (a) 和上 (b) 表面的图示显示了尾骨的附着,包括肛提肌腱,它与前骶尾韧带和前纵韧带、尾骨、臀大肌、肛尾韧带以及浅后韧带和深后韧带连续。

神经结构  

尾骨丛紧紧围绕着尾骨丛(图8),主要由S4、S5和尾骨神经(Co)腹侧支组成。S5 腹侧支深入角(类似于脊柱的小平面)和 Cy1 横突。Co 腹侧支在 Cy1 横突下前外侧通过。

图片    

图8.尾骨丛。一个斜后,B,尾神经丛的前插图。

从这个神经丛中产生肛门神经,为肛门三角区的皮肤提供感觉神经支配。来自该神经丛的纤维也连接到骶骨和尾骨前方的末端交感神经链。交感神经链在其末端汇聚形成神经节(瓦尔特神经节),它可以在从骶尾关节前表面到尾骨尖端的任何地方找到,但最常见的位置是从骶尾关节到尾骨尖端的远端距离的三分之一左右。

图片神经节将交感神经传出物传递到会、直肠远端、阴道远端、尿道远端和肛门的伤害性传入物,因此在盆腔和尾骨区域疼痛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特发性和创伤性尾骨痛  

尾骨痛的病因多种多样,但最常见于创伤后。患者通常有该区域近期或远处创伤史,并出现慢性机械症状。在这些队列中,甚至在有急性创伤和疼痛的患者中,骨折很少见,静态中性 X 线摄影往往看起来正常,异常影像学表现的分布与无症状人群相似。

此外,当急诊科 X 线检查显示骨折阳性时,止痛药的订购或随访建议没有显著变化,高级影像学检查显示影像学检查结果与 X 线摄影的相关性很小 。如果需要急性骨折,通常需要 CT 来做出明确诊断。然而,在少数病例中,在X线摄影中可能会发现骨折(图9,10)。    

图片

图 9a.一名 72 岁男性从椅子上摔下来后伴有尾骨疼痛的尾骨骨折。(a) 侧位 X 线片显示第一尾骨体骨折(箭头)。(b) 矢状面 T1 加权图像显示 T1 低信号和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 (STIR) –高信号(未显示)水肿信号强度(箭头)对应于疑似骨折部位,以及皮质偏移后部,确认诊断。超声引导的尾骨周围注射成功用于疼痛管理。    

图片

图 9b.一名 72 岁男性从椅子上摔下来后伴有尾骨疼痛的尾骨骨折。(a) 侧位 X 线片显示第一尾骨体骨折(箭头)。(b) 矢状面 T1 加权图像显示 T1 低信号和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 (STIR) –高信号(未显示)水肿信号强度(箭头)对应于疑似骨折部位,以及皮质偏移后部,确认诊断。超声引导的尾骨周围注射成功用于疼痛管理。    

图片

图 10a.一名 22 岁女性在滑冰后因尾骨疼痛而发生尾骨骨折。(a) 侧位 X 线片显示第一尾骨体轻度前半脱位,前方有细微的小骨折碎片(箭头)。(b) 1 个月后在重新评估患者持续性疼痛时获得的侧位 X 线片显示 CY1 前半脱位进展,角畸形间隔增加以及 CY2 后半脱位。    

图片

图 10b.一名 22 岁女性在滑冰后因尾骨疼痛而发生尾骨骨折。(a) 侧位 X 线片显示第一尾骨体轻度前半脱位,前方有细微的小骨折碎片(箭头)。(b) 1 个月后在重新评估患者持续性疼痛时获得的侧位 X 线片显示 CY1 前半脱位进展,角畸形间隔增加以及 CY2 后半脱位。

特发性和创伤性尾骨痛最常分为过度活动、半脱位和僵硬尾骨(伴或不伴后针状体)。尾骨痛以女性为主,男女比例为 4:1 。体重指数(BMI)增加是一个危险因素,女性比男性更重要。多胎也是女性的一个危险因素。关于尾骨解剖结构,危险因素包括骶尾关节活动、尾骨腹侧弯曲和后针状形成。据报道,在男性中,尾间关节半脱位是一个危险因素。    

动态成像  

据报道,在高达 69% 的尾骨患者中,使用站立和坐位侧位 X 线摄影的动态成像显示尾骨过度平移或角运动异常 。在无疼痛的患者中,没有过度运动的报道。

图片与尾骨痛相关的两种过度活动模式定义为 (a) 与站立相比,坐着时后半脱位(或脱位)大于 25%,或 (b) 与站立相比,坐着时屈曲度超过 25°,超过 35° 被认为是明显的过度活动。

由于瘦个体对尾骨的直接座椅压力增加,过度屈曲(图11)或后针状体(图12)是疼痛的更常见动力,而后半脱位是肥胖个体中更常见的原因,因为坐着时尾骨的骨盆内压力增加,并且缺乏适当的骨盆旋转来支撑尾骨(图13)。    

图片

图 11a.尾骨过度活动。(a) 图示尾骨从站立位(蓝色虚线)移动到坐姿(红色虚线)时的前屈(大箭头)。坐位 X 线片上可显示后部或不太常见的前部半脱位。前半脱位通常累及最远端的尾骨节段(小箭头),更常见于成角的尾骨(III 型和 IV 型)。(二、三)一名 34 岁女性的侧位 X 线片显示,站立尾骨近端和远端尾骨呈 115° 角,坐姿时尾骨总变化 34°,表明过度活动 (>25°) 接近明显的过度活动 (>35°)。    

图片

图 11b.尾骨过度活动。(a) 图示尾骨从站立位(蓝色虚线)移动到坐姿(红色虚线)时的前屈(大箭头)。坐位 X 线片上可显示后部或不太常见的前部半脱位。前半脱位通常累及最远端的尾骨节段(小箭头),更常见于成角的尾骨(III 型和 IV 型)。(二、三)一名 34 岁女性的侧位 X 线片显示,站立尾骨近端和远端尾骨呈 115° 角,坐姿时尾骨总变化 34°,表明过度活动 (>25°) 接近明显的过度活动 (>35°)。

图 11c.尾骨过度活动。(a) 图示尾骨从站立位(蓝色虚线)移动到坐姿(红色虚线)时的前屈(大箭头)。坐位 X 线片上可显示后部或不太常见的前部半脱位。前半脱位通常累及最远端的尾骨节段(小箭头),更常见于成角的尾骨(III 型和 IV 型)。(二、三)一名 34 岁女性的侧位 X 线片显示,站立尾骨近端和远端尾骨呈 115° 角,坐姿时尾骨总变化 34°,表明过度活动 (>25°) 接近明显的过度活动 (>35°)。    

图片

图 12a.后针状体。不同患者的图 (a)、矢状中 CT 图像 (b) 和侧位 X 线片 (c) 显示尾骨末端段的后针状体(箭头)。    

图片

图 12b.后针状体。不同患者的图 (a)、矢状中 CT 图像 (b) 和侧位 X 线片 (c) 显示尾骨末端段的后针状体(箭头)。    

图片

图 12c.后针状体。不同患者的图 (a)、矢状中 CT 图像 (b) 和侧位 X 线片 (c) 显示尾骨末端段的后针状体(箭头)。    

图片

图 13a.插图显示了肥胖个体尾骨后半脱位的假设机制。正常坐姿 (a) 包括骨盆旋转、将尾骨收敛到支撑位置、对抗骨盆内压力(红色箭头)。在肥胖个体中 (b),骨盆内压力增加,坐姿改变,使尾骨不受支撑,因此骨盆内压力可以使尾骨向后移位。    

图片

图 13b.插图显示了肥胖个体尾骨后半脱位的假设机制。正常坐姿 (a) 包括骨盆旋转、将尾骨收敛到支撑位置、对抗骨盆内压力(红色箭头)。在肥胖个体中 (b),骨盆内压力增加,坐姿改变,使尾骨不受支撑,因此骨盆内压力可以使尾骨向后移位。

运动小于 5° 被认为是僵硬的尾骨,这也可能是疼痛的,特别是如果有后针状体。尾骨角运动最初是通过使用 X 线照片的叠加,并在叠加的 X 线片上从第一个移动的尾骨间关节中心到尾骨尖端画一条线并测量差异来描述的(图 14)(11,15,16)。这种方法不能很好地转化为数字射线照相术,此后没有开发出经过验证的测量方法。    

图片

图 14.尾骨角运动的测量。图示了测量中性X线平片和坐位X线平片之间尾骨角度变化的初始方法,使用了X线片的叠加和骶骨阴影的对齐。在两张 X 光片上,从骶尾关节中心(如果骶尾关节融合,则为第一个活动的尾骨间关节)到尾骨尖端画一条线,并测量两条叠加线之间的角度。在当前的PACS中,数字图像不可能以部分透明的方式叠加X光片,从而禁止这种测量方法。

然而,绘制与骶骨远端前表面相切和尾骨表面前方的线可以测量骶尾骨角,并且站立和坐姿之间的这个角度之间的差异可以作为原始测量的代理(图 11a),但这种方法尚未被研究。请注意,虽然尾骨的动态成像可能有用且信息丰富,但尚未被广泛接受为尾骨痛的影像学检查方案,虽然建议使用,但它不是标准的。    

建议在站立 10 分钟后进行尾骨站立侧位 X 线摄影,以确保尾骨处于中立位置,并在硬凳上进行坐位 X 线检查。坐下时,如有必要,患者应背部挺直,大腿水平,双脚放在脚凳上。然后指示患者向后倾斜至最大压痛点,此时获得 X 光片(图 15) 。

图片

图 15.尾骨坐姿侧位 X 线照相的患者定位和设置。图示显示患者坐在硬质凳子上,大腿水平,这可能需要将脚放在脚凳上,具体取决于凳子的高度。然后指示他们向后倾斜到最大压痛点并保持该位置以进行图像采集。手臂位置可能因患者舒适度和倾斜程度而异。

排便期间进行的动态 MRI 表明,在没有尾骨痛的患者中,在收缩和用力排空之间会发生大量正常运动,这比 Maigne 等人  在动态 X 线摄影中报告的异常运动要大,如前所述,这表明虽然排便时的大量短暂运动可能是正常的, 与其他活动(例如坐着)的大量运动是不正常的。    

MR成像  

当动态 X 线摄影不能揭示疼痛的原因时,可以进行 MRI 以描述尾骨内或尾骨周围的信号强度变化,这可能与特定的刺激部位有关。在极少数情况下,MRI可能会显示更险恶的意外疾病。此外,尾骨形态在 MRI 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因为它具有横截面性质,并且末端尾骨节段的可见性更好,这在 X 线摄影中通常不太清楚。

关于MRI技术,尾骨的描绘最好在小视野下进行,以获得更详细的成像。脂肪敏感和脂肪抑制液体敏感序列应在所有三个平面上进行,斜冠状和轴向序列分别平行和垂直于骶骨或尾骨。

正常尾骨应显示尾骨体内正常的脂肪骨髓信号,所有脉冲序列(当存在椎间盘时)的尾骨间盘中低信号,相邻脂肪、肌腱或韧带结构内的液体敏感序列无周围高信号。通常在尾骨区域显示的唯一液体信号强度结构是相邻静脉,它们位于尾骨前方而不是后部,并且往往是平行于尾骨前表面的线性结构。

图片

图 17a.一名 37 岁女性的尾骨痛和水肿。矢状面 T1 加权 (a) 和矢状面 STIR (b) 图像显示第一尾间椎间盘(箭头)以及上覆软组织(箭头)的 STIR 信号高信号,提示与机械刺激和异常运动相关的水肿。

图片

图 17b.一名 37 岁女性的尾骨痛和水肿。矢状面 T1 加权 (a) 和矢状面 STIR (b) 图像显示第一尾间椎间盘(箭头)以及上覆软组织(箭头)的 STIR 信号高信号,提示与机械刺激和异常运动相关的水肿。

Balain等人在接受尾骨切除术的尾骨痛患者中发现,在近一半的研究中,骶尾骨和尾间盘的组织学变化可能与MRI上的T2高信号区域相对应。这些组织学改变包括退行性裂隙、囊性和纤维囊性改变或滑膜骶尾关节。对于浅表刺激,例如在后针状体患者中,水肿可见于尾骨后部或尾骨尖端,并可能汇合(图 18)。    

图片

图 18a.一名 74 岁尾骨痛女性出现水肿。矢状面 T1 加权图像 (a) 和矢状面 STIR 图像 (b) 显示覆盖远端尾骨背侧的 T1 低信号 (a) 和 STIR 信号高信号区域(b,箭头),代表水肿或不定滑囊形成。    

图片

图 18b.一名 74 岁尾骨痛女性出现水肿。矢状面 T1 加权图像 (a) 和矢状面 STIR 图像 (b) 显示覆盖远端尾骨背侧的 T1 低信号 (a) 和 STIR 信号高信号区域(b,箭头),代表水肿或不定滑囊形成。

治疗  

图片保守治疗对大约 90% 的特发性或创伤性尾骨痛患者有效,通常包括手法治疗、锻炼和口服镇痛药的疼痛管理,以及坐着时使用甜甜圈形尾骨枕。

手法治疗通常由脊椎按摩师、整骨医生或物理治疗师进行,成功率很高,包括软组织治疗或按摩,有或没有操作尾骨 。可以通过头侧牵引覆盖骶骨和尾骨的浅表组织在外部尝试操作,或者通过尾骨的直肠内接触在内部尝试操作,并用另一只手分散骶骨。按摩附着在尾骨上的邻近肌肉组织(外部或内部按摩)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作为促成因素的疼痛,这是非常常见的。对于后半脱位或BMI升高的患者,应解决体重管理问题。    

图片在保守治疗难治的病例中,类固醇或麻醉剂注射可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并且通常需要图像引导(通常为 CT)。

注射靶点包括尾骨前方的鞘骨节、直接位于报告疼痛部位的髌骨周围 (23),或骶尾骨或尾间盘。

在CT引导下神经节穿刺阻滞后,高达75%的患者在6个月的随访中报告疼痛完全或显着减轻。该手术包括将患者俯卧,臀部略微弯曲,方法是在腹部下方放置一个枕头,双腿向内旋转。准备一个典型的无菌部位,并将针头从中线侧向引入至少 6-9 cm(侧向入路可降低直肠穿孔和粪便污染的风险),针对骶尾关节处或略低于骶尾关节的神经节,或在注射前计划中确定。

一旦针到达目标,通过注射少量非离子造影剂,确认针尖位置位于腹膜后间隙的骶尾关节前方(图 19)。确认后,注射 40 mg 曲安奈德和 3 mL 0.25% 布比卡因的混合物 。经骶尾骨入路可在透视或超声引导下进行。一些从业者提倡在暂时阻滞后疼痛复发时进行神经消融(乙醇、射频或冷冻疗法),会阴疼痛患者的成功率为 80%-90% 。    

图片

图 19.51岁男性跌倒后尾骨疼痛。轴向 CT 图像显示后外侧(经臀)入路,针头(箭头)指向尾骨前方,靠近骶尾交界处,位于神经节的预期位置。造影剂用于确认针尖在性早熟软组织中的位置(直箭头),不延伸至耻骨直肠吊带之外。

对于持续性和使人衰弱的尾骨痛病例,已成功使用背根神经节神经调控或脊髓刺激,或可考虑尾骨切除术。已报道的成功神经调控实施病例针对圆锥区以及 L1 和 S2 背根神经节,但数据有限。

据报道,尾骨切除术的成功率为 60% 至 92%,严重退行性改变的患者往往比变化不太严重的患者疼痛缓解率更高。与任何手术一样,感染是一个危险因素,但在尾骨区域尤其如此,因为靠近肛门。尾骨切除术的感染和皮肤坏死风险高达 50%。然而,手术前48小时的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可显著降低这种风险。

尾骨痛的其他原因  

肿瘤    

在尾骨区域可能发现许多良性和恶性肿瘤,通常表现为尾骨痛。由于机械性尾骨痛的患病率相对较高,肿瘤的患病率相对较低,因此诊断可能会延迟到进行高级影像学检查。即使在高级影像学检查中,检查结果也可能显得非特异性,并可能被误解,这可能会进一步延迟诊断和治疗(图20)。

图片

图 20a.脊索瘤见于一名有淋巴瘤病史的 30 岁男性,他主诉尾骨疼痛。矢状面 T1 加权 (a)、矢状面 STIR (b) 和轴向对比增强 T1 加权脂肪抑制 (c) 图像显示第一尾骨体(直箭头)中的液体信号强度区域延伸到骨骼前方(箭头)但不增强(圆圈)。这些影像学特征最初被解释为骨折。然而,保留的骨髓脂肪信号强度的外周缘和前方的小叶肿块提示不同的病因。这在活检中被证明是脊索瘤。尾骨顶端还存在液体信号强度的焦点(波浪形箭头),可能代表脊索瘤的第二个焦点。    

图片

图 20b.脊索瘤见于一名有淋巴瘤病史的 30 岁男性,他主诉尾骨疼痛。矢状面 T1 加权 (a)、矢状面 STIR (b) 和轴向对比增强 T1 加权脂肪抑制 (c) 图像显示第一尾骨体(直箭头)中的液体信号强度区域延伸到骨骼前方(箭头)但不增强(圆圈)。这些影像学特征最初被解释为骨折。然而,保留的骨髓脂肪信号强度的外周缘和前方的小叶肿块提示不同的病因。这在活检中被证明是脊索瘤。尾骨顶端还存在液体信号强度的焦点(波浪形箭头),可能代表脊索瘤的第二个焦点。    

图片

图 20c.脊索瘤见于一名有淋巴瘤病史的 30 岁男性,他主诉尾骨疼痛。矢状面 T1 加权 (a)、矢状面 STIR (b) 和轴向对比增强 T1 加权脂肪抑制 (c) 图像显示第一尾骨体(直箭头)中的液体信号强度区域延伸到骨骼前方(箭头)但不增强(圆圈)。这些影像学特征最初被解释为骨折。然而,保留的骨髓脂肪信号强度的外周缘和前方的小叶肿块提示不同的病因。这在活检中被证明是脊索瘤。尾骨顶端还存在液体信号强度的焦点(波浪形箭头),可能代表脊索瘤的第二个焦点。

脊索瘤是骶骨或尾骨最常见的肿瘤,大约 50% 的脊索瘤发生在那里,占所有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 2%-4%。    

脊索瘤的信号强度与其正常脊索对应物(椎间盘髓核)几乎相同,具有中低 T1 信号强度和高 T2 信号强度。中度异质性增强是最常见的。然而,也可能会遇到很少或没有增强或厚厚的外周和鼻中隔增强。

通常,肿块呈小叶状,由纤维隔  分隔(图 21)。其他影响尾骨或尾骨区域的肿瘤和肿块包括软骨肉瘤、副神经节瘤(图 22)、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浆细胞瘤、转移(图 23)、脂肪瘤、发育性囊肿、骶尾部畸胎瘤(成人罕见)、骨肉瘤和尤文肉瘤。

图片

图 21a.脊索瘤,一名 22 岁女性。矢状面 T2 加权脂肪抑制图像 (a)、轴向 T1 加权图像 (b) 和轴向 T1 加权脂肪抑制非增强 (c) 和对比增强 (d) 图像显示尾骨和下骶骨出现大的 T2 高信号多分叶中线肿块,无明显增强。这被证明是脊索瘤。

图片

图 21b.脊索瘤,一名 22 岁女性。矢状面 T2 加权脂肪抑制图像 (a)、轴向 T1 加权图像 (b) 和轴向 T1 加权脂肪抑制非增强 (c) 和对比增强 (d) 图像显示尾骨和下骶骨出现大的 T2 高信号多分叶中线肿块,无明显增强。这被证明是脊索瘤。    

图片

图 21c.脊索瘤,一名 22 岁女性。矢状面 T2 加权脂肪抑制图像 (a)、轴向 T1 加权图像 (b) 和轴向 T1 加权脂肪抑制非增强 (c) 和对比增强 (d) 图像显示尾骨和下骶骨出现大的 T2 高信号多分叶中线肿块,无明显增强。这被证明是脊索瘤。    

图片

图 21d.脊索瘤,一名 22 岁女性。矢状面 T2 加权脂肪抑制图像 (a)、轴向 T1 加权图像 (b) 和轴向 T1 加权脂肪抑制非增强 (c) 和对比增强 (d) 图像显示尾骨和下骶骨出现大的 T2 高信号多分叶中线肿块,无明显增强。这被证明是脊索瘤。    

图片

图 22a.一名 68 岁女性的副神经节瘤,骶尾部疼痛加重 2 年。矢状面 STIR (a)、T1 加权 (b) 和对比增强 T1 加权脂肪抑制 (c) 图像显示尾骨周围有增强的占位性病变(箭头),将头颅延伸到骶前脂肪(箭头)。这被证明是副神经节瘤。    

图片

图 22b.一名 68 岁女性的副神经节瘤,骶尾部疼痛加重 2 年。矢状面 STIR (a)、T1 加权 (b) 和对比增强 T1 加权脂肪抑制 (c) 图像显示尾骨周围有增强的占位性病变(箭头),将头颅延伸到骶前脂肪(箭头)。这被证明是副神经节瘤。

图片

图 22c.一名 68 岁女性的副神经节瘤,骶尾部疼痛加重 2 年。矢状面 STIR (a)、T1 加权 (b) 和对比增强 T1 加权脂肪抑制 (c) 图像显示尾骨周围有增强的占位性病变(箭头),将头颅延伸到骶前脂肪(箭头)。这被证明是副神经节瘤。    

图片

图 23.一名 47 岁男性的肾细胞癌转移。矢状面 STIR 图像描绘了骶尾骨区域的肾细胞癌转移(箭头)。

感染  

累及骶尾部区域的感染通常是由活动受限患者上覆的压力相关褥疮直接播散引起的(图 24)。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压力相关损伤的患者中,22% 的重症监护患者和 25% 的非重症监护患者累及骶尾骨区域 。其他邻近感染包括肛周脓肿和肛周瘘,可能累及尾骨,以及感染的藏毛或其他囊肿,详见下文。    

图片

图 24a.75岁男性,临床上患有压疮。矢状面 T1 (a)、矢状面 STIR (b)、轴向 STIR (c) 和轴向 T1FS 对比 (d) 显示整个臀下部区域的中线水肿和增强,包括尾骨和骶骨的浅表和深部。存在窦道(箭头),内衬增强的肉芽组织,终止于取代 C2 体的非增强液体收集(箭头)。T1 降低和高信号 STIR 信号存在于尾骨的其余部分和 S5 体中,表明这些区域存在骨髓炎。    

图片

图 24b.75岁男性,临床上患有压疮。矢状面 T1 (a)、矢状面 STIR (b)、轴向 STIR (c) 和轴向 T1FS 对比 (d) 显示整个臀下部区域的中线水肿和增强,包括尾骨和骶骨的浅表和深部。存在窦道(箭头),内衬增强的肉芽组织,终止于取代 C2 体的非增强液体收集(箭头)。T1 降低和高信号 STIR 信号存在于尾骨的其余部分和 S5 体中,表明这些区域存在骨髓炎。    

图片

图 24c.75岁男性,临床上患有压疮。矢状面 T1 (a)、矢状面 STIR (b)、轴向 STIR (c) 和轴向 T1FS 对比 (d) 显示整个臀下部区域的中线水肿和增强,包括尾骨和骶骨的浅表和深部。存在窦道(箭头),内衬增强的肉芽组织,终止于取代 C2 体的非增强液体收集(箭头)。T1 降低和高信号 STIR 信号存在于尾骨的其余部分和 S5 体中,表明这些区域存在骨髓炎。

图片

图 24d.75岁男性,临床上患有压疮。矢状面 T1 (a)、矢状面 STIR (b)、轴向 STIR (c) 和轴向 T1FS 对比 (d) 显示整个臀下部区域的中线水肿和增强,包括尾骨和骶骨的浅表和深部。存在窦道(箭头),内衬增强的肉芽组织,终止于取代 C2 体的非增强液体收集(箭头)。T1 降低和高信号 STIR 信号存在于尾骨的其余部分和 S5 体中,表明这些区域存在骨髓炎。

尾骨骨髓炎的发现是其他部位骨髓炎的典型表现,X线片和/或CT显示溶解破坏,MRI显示T1低信号,T2/STIR高信号,周围炎症改变。

囊肿    

尾骨区域可能会遇到一些浅表囊性病变,但最常见的是藏毛囊肿或鼻窦。表皮包涵体和皮脂腺囊肿以及其他皮肤病实体也可能在该区域以及神经周围或Tarlov囊肿中发现

藏毛囊肿和鼻窦继发于异常毛发或毛发群被卡住,形成充满角蛋白和皮脂的囊性空腔。MRI 和 CT 通常显示皮下脂肪中线充满液体的管状结构,其具有尾骨后或骶后皮肤开口(图 26)。    

图片

图 26a.藏毛囊肿。矢状面 STIR (a) 和对比增强 T1 加权脂肪抑制 (b) 图像显示沿臀上裂、皮下脂肪和尾骨覆盖的 STIR 高信号局灶性区域(箭头),与藏毛囊肿一致。周围弥漫性增强(箭头)表明叠加感染。    

图片

图 26b.藏毛囊肿。矢状面 STIR (a) 和对比增强 T1 加权脂肪抑制 (b) 图像显示沿臀上裂、皮下脂肪和尾骨覆盖的 STIR 高信号局灶性区域(箭头),与藏毛囊肿一致。周围弥漫性增强(箭头)表明叠加感染。

藏毛囊肿最常见于超重、多毛和男性患者,男女比例高达 10:1。如果感染,囊性腔可能会出现急性症状。然而,无症状结节不需要治疗,但可能建议剃须和定期卫生。对有症状的病例进行手术切除。由于发病率和复发率高,应避免中线切口。通常,藏毛窝的存在有助于做出明确的临床诊断,但在临床诊断不明确(即与肛瘘的鉴别)或需要额外的术前信息进行规划(如颅骨和外侧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影像学检查。    

晶体沉积  

在骶尾骨关节或尾骨间关节中,很少发现钙沉积(图27)。当钙沉积引起尾骨痛时,其病程与典型的尾骨痛不同。其发病急性,通常无外伤,然后自行消退或口服或注射皮质类固醇治疗消退。在其中一些报告的病例中,观察到钙沉积物的再吸收,表明磷灰石晶体是组织学实体,但尾骨钙晶体组成尚未得到验证。

图片

图 27.一名 31 岁伴尾骨疼痛的男性尾骨侧位 X 线片显示沿骶尾关节背侧钙化(箭头),关节面在同一水平上不规则和硬化。    

据报道,在脊柱中,影响椎间盘的钙晶体包括磷灰石、焦磷酸钙二水合物和草酸盐晶体 。此外,尾骨周围钙沉积可被视为钙化性肌腱病的一部分,涉及该区域的附着物(图 28)。

图片

图 28a.一名 69 岁男性的中轴 (a) 和矢状 (b) CT 图像显示第一尾骨体前方有两处局灶性钙化,尾骨体背侧半脱位。该影像学检查结果推测为骶尾前韧带或肛提肌腱钙化性肌腱病。    

图片

图 28b.一名 69 岁男性的中轴 (a) 和矢状 (b) CT 图像显示第一尾骨体前方有两处局灶性钙化,尾骨体背侧半脱位。该影像学检查结果推测为骶尾前韧带或肛提肌腱钙化性肌腱病。

牵涉和神经源性  

在某些情况下,尾骨痛可能是由远端过程引起的,该过程被认为是发生在尾骨处(牵涉痛)或累及为骶尾骨区域提供伤害感受的神经。牵涉痛在盆腔恶性肿瘤中并不少见,是进行神经节穿刺阻滞或消融术的常见指征[36]。神经源性疼痛通常源于上腰椎,上腰椎间盘疾病或上腰部的其他疾病是尾骨痛的潜在病因,值得考虑和可能的检查    

结论  

了解尾骨痛的动态性质及其相关解剖结构对于准确评估潜在异常非常重要。建议的影像学检查包括急性创伤时进行动态 CT 摄影和动态 X 线检查,以及当动态 X 摄影无法描述病因时进行 MRI。了解与尾骨痛相关的细微影像学检查结果和鉴别因素,可提高放射科医生在这些通常疑难病例的会诊中的作用。放射科医生可以通过微创图像引导程序为慢性尾骨痛患者提供疼痛管理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