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外自闭症顶级经验分享,什么是考特花园策略,为啥它能让自闭症注意力明显提升?

 阳光语言 2024-05-17 发布于吉林

难以集中、难以转移,是注意力缺陷的2个主要特征。一个3分钟的干预小作业,因为注意力缺陷,经常被拖延到5分钟、10分钟。干预训练效率低下,自闭症孩子很难学会技能。

为什么自闭症孩子注意力不好?

大部分自闭症孩子一个人的时候,不哭不闹,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无动于衷。独自玩耍的时候突然走神,似乎忘记了上一秒自己在做什么,以至于无法继续操作。

另外一些孩子,则过度注意一件事情,无论外界如何打扰,他们都像没有听到一样,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空间。这并非说明他们有良好的注意力,而是对注意力的控制力抑制过度,就像一个人无法控制自己的力量大小,总是打破东西一样。对注意力失控的结果就是,刻板行为越来越多。

自闭症孩子的注意力不好,主要是他们大脑中的功能模块出了问题,神经发育障碍是妥妥的硬伤。

考特花园理论——丢失的注意力

有个关于注意力的著名实验——考特花园理论。实验中要求孩子看一个动物和一栋楼房叠加起来的图片。让动物和楼房分别投射到孩子左右眼中,这就造成了双眼对图像的竞争。

这时候,孩子会出现什么反应呢?他的视线会在两幅图片间来回交替。当视觉感受到房子图像时,大脑中海马旁回位置区被激活,当感受到动物时,大脑中的梭状回面孔区被激活。

实验说明一个结果:只要外界信号给出刺激,大脑中的某个区域就会被激活,不同信息会激活负责该类信息的脑区。陆续的实验中,科学家发现,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或是触觉,都会一瞬间刺激出“注意力”,这些注意力也都会激活大脑中相应的功能模块。

以上的研究对自闭症干预很重要!以往我们谈到结构化干预时,会重点提到2点,

1、家庭训练场地特殊安排,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

2、注重视觉暗示,促使孩子增加良性行为。

但是很多家长都理解错了,给孩子买了很多玩具和训练器材,把家里布置的像游乐场。这绝对不是结构化。对孩子不但没有帮助,反而严重的干扰了日常训练。


从家庭景观布置来看,想要吸引自闭症孩子产生更多注意力,一定要注意四点。

1、吸引性。

2、异常性。

3、和谐性。

4、拓展性。

1、布局特点:

包括各种训练功能区域,比如沙盘游戏,手工操作,游戏娱乐,绘画音乐等不同空间。每个空间都要摆放1-2个孩子最熟悉的物品。物品不要过多,否咋在视觉上会给孩子压迫感。

2、场地特色:

入口要多,视野开阔,有私密角落,也有开放区域,经常更换对孩子有吸引力的物品,能够在训练中随手可得作为强化物使用。多准备一些互动类的玩具,对社交类干预有帮助。

3、操作特色:

多准备一些小凳子,小摊子,小枕头等家庭设施模块,孩子能够自由的移动摆放,让孩子有机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布置空间。这对思维和逻辑的提升有帮助。

4、辅助特色:

多放一些平时训练的教具,尤其是辅助沟通教具,各种沟通卡片,计划图表,指物名词卡片等等。对有些无语言的自闭症孩子来说,随时用得上。

5、其他注意事项:

康复景观设计没有固定模式,一切从孩子的需求出发,如果孩子对声音和光线的刺激比较敏感,那我们就避开它。如果孩子喜欢设计,色彩,那就多准备画笔和画板。

总之一句话,能够促使孩子产生新的体验,他的注意力自然就上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