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设计综合评价体系,助推学生思维与素养的生成?

 桃李守望者jhw 2024-05-17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图片

本文共3637字,仔细阅读10分钟
编辑/肖静   统筹/孙习涵

周五

实践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构建科学、全面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尤为重要。它不仅关乎学生全面发展,更是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关键。本文分享了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附属学校的评价体系建设路径与实践成果,相信能给一线教育人带来一些启发与思考。


评价如何做才能促进素养、促进学生成长、进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是每个学校都需要关注的命题。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附属学校基于新课改的理念以及学校自身的发展规划,基于科学质量观、整体思维观与内在发展观三条理念,构建了“五慧少年”综合评价体系坚持育人为本,旨在建立面向全体学生、体现素养导向、强化过程体验、促进主动学习的综合评价改革。

科学质量观——学习品质是核心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不能够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与思维能力,为后续的学习与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因此,在科学质量观的指导下,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品质。


图片

具体来讲,学习品质包括全面性、系统性、成长性和深刻性四个特征,也是我校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的依据。

同时,在整个综合评价体系的设计中,我们依据思维型教学原理,通过动机激发、自主建构、自我监控、迁移运用的系统实施,激发了学生学习活力,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增量,发挥出了综合评价的育人功能。

1

系统性·全面性:“启慧成长树”一体化评价系统

基于素养和学习品质的培养,学校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运用整体思维构建“启慧成长树”综合评价管理体系,包括学校、教师与学生三个主体的三个智慧平台,充分体现在共同成长中的生命活力、价值追求和成长印迹,体现了“三个主体”共融共生的关系,体现了校本实践的个性特色,让成长之路成为可见的风景。

图片

(1)彰显使命的“学校成长树”:学校发展评价体系

在构建现代化学校的道路上,我们秉持“求源·启慧”的办学理念,以“健康·智慧·善良·尚美·创新”为育人目标,全面整合并规划学校工作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凸显了儿童的天真烂漫、书香的浸润和学术的严谨,更塑造了学校独具一格的现代化样态。

其中,学校发展评价体系作为衡量学校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标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全面的视角。通过这个体系,我们能够明确地看到学校所追求的目标和愿景,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具体指标和规划。

它涵盖了近三年的发展目标、指标规划以及学校的基本概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综合、全面的信息平台,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成长历程和发展动态。

因此,这棵“学校成长树”不仅彰显了我们的使命和愿景,更成为了推动学校不断前进、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2)促生价值的“教师成长树”:特色教师成长评价体

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内生动力来自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方式。因此,学校从教师的个性特点、专业需求出发,建立了“五型五力”特色教师成长评价体系,促进教学风格与教学思想的塑造,激励教育梦想的实现。

通过智慧评价平台,我们为每位教师建立了一个专属的成长档案,每位教师都可以对照自己的成长轨迹。这些档案不仅记录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历程,更体现了他们在“五型五力”评价体系下的进步与成就。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既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路径,也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内生动力的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

(3)激发活力的“学生成长树”:“五慧少年”综合评价体系

基于国家以及浙江省整体架构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我们精心打造了一个多维、立体、动态的具有鲜明校本特色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这一体系旨在最大化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的深度融合,从而助力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们提出的“五慧少年”综合评价内容,不仅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量,更是对他们未来发展的精心引导。

其中,“向善少年”强调品德表现,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智慧少年”聚焦学业水平,激励学生追求卓越的知识和技能;“健康少年”关注运动健康,引导学生养成强健的体魄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尚美少年”着重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创新少年”则聚焦于劳动与实践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这一评价体系,我们期待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图片

此外,“五慧少年”综合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目标、评价载体和评价运用三个维度,下设评价标准、评价领域、素养指标、评价学科、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结果呈现与评价运用八个要素,体现严密的逻辑性、清晰的操作性、学评的进阶性、实施的回环性,以实现对学生素养测评的科学组织、综合测评与个体提升。

图片

2

深刻性·成长性:命题设计促进思维进阶

为了体现学习品质中的深刻性与成长性,我们必须强调评价过程中命题设计的重要性,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学生思维的进阶。

如下图所示,评价分为高认知评价与低认知评价,如果我们仅采用低水平的评价方式,如过度依赖简单的、低认知层次的评价题目,那么学生所展现的学习成果将可能以低认知水平为主,这无疑会限制他们的全面发展。

相反,如果我们引入高认知层次的评价方式,这不仅会对学生的要求提出更高的标准,也会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因此,设计一套科学、合理、能够反映学生真实学习水平的命题,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图片

秉持着建立高认知评价的理念,我们设计的评价题目与以往单纯的解题练习有着显著的不同。举一个例子,在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学完之后,教师设计了以下题目:

圆周率(π)是一个固定的数。请你回忆一下,在数学课上,你们是怎么得出圆周率的?把探究过程简要地写下来。

基于此题目,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做出的回答都不同,如下图所示。通过观察不同学生的答案,教师可以发现不同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哪一层级,从而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能力表现。

图片

相关数据显示,从学习品质的角度来看,学习策略在小学生学业成绩中的贡献率尤为显著。实际上,这背后反映的正是学生思维过程的核心问题。

图片

因此,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关注高认知评价,并在教学设计时融入相应的命题意识,那么学生的思考过程便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展现。当我们有意识地抓住学习思维的关键点,便能真正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深度学习,使他们的思维过程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整体思维观——过程评价是关键

学生综合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综合评价”是引发学生活力和家校活力的激励过程,是恒守常量和发展增量的进阶过程,是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的融合过程。

同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中也强调过程即评价,评价即学习,把实践性学习纳入评价要素。

因此,我们在整体思维观的理念下重点关注过程性评价,充分运用鲜活的校本资源,开发有生命力的跨学科学评项目,通过跨学科实践来来给学生进行评价。

例如,学校开发了“最美蔷薇”跨学科主题课程,该项目以问题主导+学科联结的方式推进,教师在项目前设计评价框架,项目中重视评价反馈,于项目后基于素养导向开展多维度评价。整个主题课程旨在让学生于真实的情境任务中发展语言和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探究其美的意义和价值。

图片

此外,各学科会结合自身特性,在项目化学习中进行自主素养、反思素养、组织素的测评,实现学科育人。

图片


内在发展观——自主学习是本质

“综合评价”改革实践必须从“重外部显现”走向“促内生发展”,从“单一评价管理”走向“教学评用融合”,以“教学评”素养点对应联结促进学生的进阶学习。

因此,基于杭州“赋能成长”的综合评价体系,我校以评价结果的运用为突破点,构建了“一生一指导:'五慧少年’综合评价结果增值性运用体系”,让评价结果赋能学习动机、学习增量和全面成长,引导学生开启新的学习征程。其主要成效是培养元认知高阶思维能力,主要特点是突出自主、突显过程、突出指导、突破原点。

图片

素养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自主发展的结果。“一生一指导:'五慧少年’综合评价结果增值性运用体系”科学运用测评结果,提供多次测评机会,将测评结果转化为学习起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阶段

1

结果呈现

将学生的综合评价成果进行分项等级的呈现,最终合成一个综合报告,重视学生优等部分的呈现。

图片

2

评价诊断

根据综合报告,学生先自行诊断,侧重分析目标达成度,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与提升点;接着教师进行诊断,侧重综合分析,把握素养点掌握情况,确定提升策略;最后家长进行诊断,侧重全面了解学情,给予激励与支持、改进家庭教育方式。

图片

3

线上问疑、导师答疑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导师,因此评价报告生成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报告进行问疑,教师将有针对性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出行动建议与具体指导。

4

自主计划、自主提升

学生基于问疑与诊断,根据结果与目标的对照和结果诊断确定自己的提升计划,充分体现自主性和个体需要。

图片

5

成果展评

学校积极肯定学生的努力与成果,组织班级、校级成果展评,推荐优秀成果参加区级展评。从健康、阅读、反思、整理、自主的能力素养方面评选“潜能艺术家”、“少年文学家”、“奇思妙想家”和“活力实践家”,将结果纳入“五慧少年”综合评价系统。

图片

综上所述,“五慧少年”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让我们对教育成果有了明晰的期盼,对深化课改有了清晰的思路,对办学样态有了新的创造,我们会不断深化,让评价面向未来,赋能成长。


作者丨魏强  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附属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
编辑 | 肖静
统筹 | 孙习涵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