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科学的元气论

 青柠檬20230520 2024-05-17 发布于浙江

🎋 【1000天阅读挑战赛】

时间:2024年5月17日

进度:754/1000

分享者:青柠檬

分享书籍:《郑钦安卢铸之医学讲授》

作者:彭重善主编

分享章节:第十二讲 中医科学的元气论

————————————

【重点摘抄】

🌱二、中医科学的元气论-一一元气论是中医理论的根基

我们以前学习和研讨了《易经》《内经》《伤寒论》的有关内容,并联系这些经典著作,把郑钦安、卢铸之医学结合一起进行了研究,这个研究都是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

今天我们讲元气论,元气论是中医理论的根基。

【我的思考】

 🌱重点内容:


补充内容:

一、《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这里的太虚就是太极,指的元气。

寥廓,天地广大,空阔。太虚在哪里?就是在广大的天空。肇,初始、开始、创造的意思。太虚寥廓,创造了化元,事物就开始发生变化。

二、《素问·天元纪大论》曰“阴阳流行,相生不已,天地未有,便无形可言,只有气机,天地一有,便有形可言,寓气于中。”有了形,气就寄寓在里;没有形,只有气的流动、元气充满宇宙,人也是这样,当你父母给了元阴元阳,有了先天之气后,就有了生命,就有了形,这种气就寄托在你的形上,然后就被生下来。不论男女,都是真气寄托在身上才能活。

《内经》曰“行气有余脉气不足者死,脉气有余行气不足者生”。气断定人的生死。如果外形上看样子还在走路、说话,但是脉气已经弱了,已经处于危脉了,那么这个患者的时候也就到了。为什么?因为气已经快绝了。脉气有余,虽然整个人看着很弱,身体行动困难,人还是可以活,因为内在的气是足够的!

所以,治病的时候要注重患者的正气。

三、郑钦安先生体现和运用真气的思想主要体现在4点上:

真气与元气都是同为一,这个一就是整体思想,大至宇宙、小至人体,人活一口气,就是活在这个一。

这个一在运动。什么在运动?就是元气本身在运动,这是元气论的思想。

形和气要结合看待,郑钦安先生说过“有形之躯都是一团死机,全赖一团真气运行于中,死机遂转成生机。”

必须要达到以上这些,要正确地判断正邪。什么是正气,什么是邪气,要正确判断。

可以看一下郑钦安先生的《邪正论》。邪气和正气是有严格区别的,所谓的阳虚、阴虚,是指邪气的偏盛使其阴阳偏弱,指的是邪气。治病是祛邪,而不是治正。

《中医药物之“特效药”》

《牙周脓肿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法之治本和治标》

《如何制定扶正祛邪的战略?》

《家里面招贼的时候怎么办?》

宣传中医至高无上的科学地位,才能振兴中医,才能保障人民健康。欢迎好友转发。

注:本公众号所有方、法,请务必在执业医师指导下使用,后果自负。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的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