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礼器碑》为基如何投展?听听专家点评

 朝歌淇水悠悠 2024-05-17 发布于河南

Image

 全国第三届老年书法作品展·集评 

Image

彭国亮 江西
隶书文待诏题跋二则中堂

创作小记:此次投稿我使用了平时惯用的宣纸。形式简单,以六尺三条屏拼接。墨汁也是平时惯用的红星墨汁与玄宗墨液混合使用。毛笔是王氏纯狼毫。书写工具都是平时常用的,习惯了自然写得更顺手。不要为了展览创作就用好纸、好笔、好墨,这样或许会适得其反,心里有挂碍,就写不出好作品。

书法作品的内容是关键。我平常作书多选择唐宋以前的散文与题跋,这次选择的内容是文徵明跋文二则。书体选择上,平时我对小隶书用功最勤,感觉更有把握。所以这次的投稿作品也是以小字隶书书写。风格上,现在“写像写纯”某一家或某一帖,基本入不了国展。集字的作品含金量也不高,被淘汰的可能性极大。平时临帖,怎么融是我一直在思考的,这次的投稿作品,我以《礼器碑》为基,整合《张迁碑》《石门颂》的元素,把清雅的《礼器碑》写得更厚重与俊逸。

书法学习是慢功,急不得、躁不得、俗不得!方法没错,离成功只会越来越近。写字是写心境,心里平静,字也优雅。多临古帖,就能除俗。很多老年同志都是临近退休才开始学书法的,书法不同于平时的写毛笔字。书法是艺术,就要用艺术的规律与方法去写。不然,书法的大门就永远迈不进去。另外,常与名师交流,自然就不会走弯路了。

    
 评委点评 

林峤(中国书协理事、四川省书协副主席):瘦硬劲健、端庄俊逸的《礼器碑》,是经典汉碑,学习者甚多。这件作品深得《礼器碑》之精髓,端庄、疏秀、和谐。用笔变化丰富,笔意清新、自然、奔放、飘逸。其字势收放、虚实变化出自碑阴,章法布局的纵有序、横有列出自碑阳。

此作以三条屏组合的形式呈现,水平较高,点画准确到位,变化丰富。作者在《礼器碑》的基础之上,掺入《张迁碑》《石门颂》等优秀汉碑的元素。墨色变化丰富自然,即用红星墨汁和玄宗墨液混合得来。结字上也有特点,大小变化自然而协调。作品整体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审美视野开阔,书风纯正,取法多元,广泛涉及经典法帖和历代诸家;二是精工典雅,多方融合,自觉追求视觉艺术,兼备风格多样的时代气息。

作者在创作中稍显拘谨,如能自然书写,定会增色不少。书法体现的是人格与精神,还原的是人的本性。“故智者之书,必然书道”。道法自然,自然生变,变而通,通而达,达而能化,乃艺术创造终极所指。



贺炜炜(中国书协行书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书协副主席):从此作来看,作者对《礼器碑》的点画结字、章法布局驾轻就熟。结字总体上中宫紧收,四周舒展,又能因字赋形,或纵长挺拔、或宽绰大度、或昂首阔步、或依偎长谈,如此种种,妙趣十足。此外,作者在结字和用笔上还大量汲取其他汉隶养分,厚重朴拙处颇似《张迁碑》,疏密聚散处近乎《鲜于璜碑》,开张舒放处类于《石门颂》。作者在书写上呈现较强的个人用笔结字特征,比如横画,多采用从左下往右上的逆顶斜切方式入笔。结构上,大部分的“口”“日”“厶”等部件以重笔处理成封闭的块面,作品中单字的“丶”则以轻巧、细挺、迅捷的短促笔画写就,与其他长细线笔画形成强烈的点、线、面对比关系,可见作者之匠心。整体形式运用浅仿古色纸,与淡色界格三条屏进行拼接,款字与正文统一,以隶书名款,简约大方,有朴素典雅之趣。


 学术点评 

向彬(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此作形式简明,字距舒朗。字形以《礼器碑》为基调,厚重处又近于《张迁碑》《鲜于璜碑》等。用笔方峻劲挺,有如刀锋外露,而横画、撇画等中段间有提按律动,并不僵板。横画起笔较多自左下露锋入纸,在长横、弯竖、撇画中段仿刀刻接笔的极细处也大量运用,重复既多,稍显雷同乏味。作者在单字中对宽窄、轻重的对比处理非常突出,如第二行“云”字上轻下重,虚实相安;左右结构常左重右轻,如“时”“谢”“议”等字,效果出彩,但偶有如第四行“能”字左上写得过重,显得突兀。通篇墨色以沉实为主,然而各字随字形长短、笔画多寡有轻重区分,故整体效果实而不闷。


王晓光(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此作书文徵明题跋二则。以《礼器碑》为基,整合《张迁碑》《石门颂》等汉碑写法,把《礼器碑》的清雅与《张迁碑》《石门颂》等碑铭的厚重与放逸融合起来,技术内涵较丰富。就隶书而言,应该说东汉碑隶仍是基本,筑好碑隶基础,再谋求与汉简帛等写法的结合,并上溯秦以上三代篆籀精神,不失为隶书创作变化的一条路径。作者对相关东汉碑版有很好的审美认识与技法基础,此作结字平和工稳,点画用笔灵活多变,每字内大都有粗重与细轻的对比变化,单字内含有节奏起伏性。布局上有界格,通篇书写统一、秩序感强,章法整体一致。如果题款改用行书等书体,则全篇更能产生视觉变化。

来源:2024《书法报·书画天地第18期 18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