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报告老师:6点半活动的志愿者,大家起不来,但可以这样搞定

 工大洪哥 2024-05-17 发布于山东
01

最近几天,气温飙升,不到小满,似乎就进入了盛夏,35度的高温来了。

518的热血跑赶上了35度的高温,519的毕业跑也是34度的热辣。

原定8点钟进行的活动,该提前了,但也只能提前到7点半,更早一些其实更舒服些,但同学们起不来啊!

一场400多人的活动,需要大批的志愿者。

之前的跑步活动,志愿者比较容易招募,本身学校鼓励同学们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评各种先优,都要比拼志愿服务参与情况。有了第二课堂学分之后,操作更容易些,二课发布一下,大家报名,完成任务后确认一下,就可以了。

所以,一定时间以来,志愿者招募从来没作为一个问题去研究对待。但形势很快发生了逆转和改变,招募志愿者变得困难起来。志愿服务工作挺劳神费力的,远不如呆在宿舍舒服,即便如跑步活动的志愿者,也就是给大家发发号码布、T恤,结束后登记一下成绩,发发完赛奖励。工作量并不大,但是要靠点靠时间,是要耗费精力的。

本身志愿者就是付出自己的劳动来为某一项事情的完成提供帮助和支持,属于奉献,当然在奉献中能体会到收获和成长。学校为了鼓励同学们参加志愿服务,有加分的政策。另外,作为跑团的活动,一般会有一些T恤赞助等物资的剩余,只要数量充足,都会给志愿者留一份,作为他们劳动付出的肯定和奖励。

一年下来,要搞若干场跑步活动,需要志愿者十几个人到几十人不等。

02

这次活动,希望有20个人早上6点半开始工作,负责招募的同学说真的不好招募,大家都起不来。确实如此,齐鲁工大早6点半能出门的,超过不了3%,而8点后出门的,占到了90%以上。

那怎么办呢?还真有些害愁了。找老师们去?老师们参加活动的不够多。加大奖励的力度,多发纪念品?这与我们推广跑步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这时,还是负责招募的同学给出了主意:老师,你可以从晨跑队中召集啊!

对啊,我的晨跑队已经有90多人在群了,这些人是习惯于早起的,何况近期给所有的人都发了工大蓝跑步T恤,于情感上,大家也能在志愿服务中找到共同点。

可行,趁着早上跑步的时间,跟几个同学个别交流,他们都愿意去做志愿者。

有了这几个人接招,心里就有底了。

群里发个公告接龙,把给大家的政策讲清楚,有济南马拉松T恤(主要目的是区分跑者志愿者),有奖牌,还有小纪念品,还给二课加分,算是以利诱之的做法,但大家很理解认同,一下子报了30多,够用了。

一个看起来很难的问题,找对了群体就迎刃而解了。

这次活动,希望有20个人早上6点半开始工作,负责招募的同学说真的不好招募,大家都起不来。确实如此,齐鲁工大早6点半能出门的,超过不了3%,而8点后出门的,占到了90%以上。

03

但这个群体人数太少了,一所3万人的学校,每天7点之前晨跑的,不足1%,能在这个时间之前离开宿舍的,恐怕也只有1%左右,大家可能都习以为常了,但绝对不是一种正常现象,这不是人才成长的好环境。

看过一本书,《瞬变》,其中有几句话,讲的特别好。

很多改变难,看起来是人的问题,实则是环境问题;
看似懒于改变,实则是缺乏动力;
看似心生抗拒,实则方向不明。

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是出于懒、缺乏动力、心生抗拒、方向不明上。

最重要的是,缺少向上生长的环境。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没有发生,反而是一些本来积极的同学被拉下马来,一起摆烂躺平。

这种状态是不对的,应该有的状态是什么样子?

抓住各种机会,主动锻炼成长。

你能做到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