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小学“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是知行合一思想品德教育需要

 zilixy 2014-05-05
中小学“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是知行合一思想品德教育需要
-------兼回复网友“学校或教师或家长强制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志愿服务的一种变味行为,但是将志愿服务作为高考录取的参考指标以拉学生进行“志愿”服务,难道就不是变味行为吗?”
http://www./thread-62001-1-1.html
      每逢抗灾救灾的时期,各单位领导为了完成上级规定捐款任务(政绩工程),限定时间限定金额要求干部职工缴纳甚至从工资扣除,这种行政手段带有强制性质的所谓扶贫救灾捐款确实不妥。
       但是,我们根据在秦巴山区多年科教扶贫情况,志愿者从东部从城市来偏远山区寻找贫困学生,然后介绍爱心人士对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结对助学,从小学到高中每学期受助学生几个县区由30多人上升到300多人。开始几十个人范围不大还可以组织志愿者走访,现在范围大人数多距离远志愿者已经无法及时完成。
       尤其使志愿者困扰的是,本学校本班级贫困学生学校老师和校长同学最知情,但是学校校长老师认为救助贫困学生是志愿者的事情,学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开始不愿配合结对助学的有之,后来助学中汇款单滞留甚至退回原处者有之,从来没有一个学校校长把结对助学当做自己的职责。
       每个学校都设有政治思想品德课程,每个学校都有少先队共青团组织,这些课程和组织都是列为学校工作拨给经费的,团委书记和少先大队负责老师享受学校中层干部待遇,他们的任务就是培养青少年成为思想品德高尚和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现代化接班人。
       但是,这么多学校的团队干部,这么多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们,他们眼看着志愿者和各地爱心人士来帮助自己同学校同班级家庭贫困的同学,或者眼看着自己身边的同学因为家庭贫困而濒临失学,自己就毫不同情毫不怜悯毫无恻隐之心吗?助学款已经送到学校老师为什么不及时发给家庭贫困学生呢?受助学生班级或者学校变动,只要学校老师或者同学一个短信就可以告诉汇助学款的爱心人士,为什么要把助学款退回原处呢?班主任老师或者同学,眼看着因为家庭经济贫困的同学吃不饱饭上不起学,只要走访填表找到志愿者就可以救助身边的同学,这样的举手之劳为什么都不愿去做呢?
       这样对自己身边家庭贫困的同学,对自己本村经济困难的村民,毫无同情和帮助之心的青少年,逐渐思想麻痹精神颓废为人冷漠道德退化,我们的家长和有良知的父老乡亲难道不为我们的未来希望不寒而栗吗?我们的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我们的中考高考的考试题目,五讲四美三热爱和八荣八耻,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我们能说会道的校长老师班主任,肩负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党团组织少先大队,我们说的一套和做的一套还联系得起来吗?
       我们主张城乡中小学开展“诵经典、学雷锋、献爱心、送温暖”,就是希望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和老师,把青少年的思想品德课教育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结合起来,在规定的团队活动时间老师带领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关心自己的同学、关心同村的村民、关心一切需要帮助的人,进而关心校园、关爱班集体、关爱家乡、热爱祖国,为繁荣家乡振兴中华而刻苦读书奋发图强!
        我们把这叫做立足于大爱的教育,也就是人性化的教育,这就是我们提倡推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所在。我们希望在社会道德滑坡的时候,维护学校青少年心灵净化传播爱心的园地。协税镇科教扶贫基地得到全国各地支援,筹建和直接管理协税镇爱心超市和高台镇爱心超市,任何学校团队组织活动都可以领取捐赠物品,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和村民。也可以领取助学登记表帮助家庭贫困的学生填写和走访,各级各类学校的团队组织都行动起来,才能够真正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
        我们主张物质救助与智力扶持相结合,在开展科教扶贫活动中坚持诚信团结和雪中送炭的原则,各级各类学校的党团队组织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必将成为最有生气最有活力的青年志愿者生力军,他们才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理想远大勇于担当时代重任的希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